
在“全灾种、大应急”的使命召唤下,矿山救护大队直面井下环境极端复杂、灾害类型多元交织的严峻挑战,以“五能”硬核实力为刃,锻造出一支反应敏捷、本领过硬的钢铁劲旅,在千尺地心筑起守护矿工生命的钢铁长城。
淬炼政治的能力 永葆忠诚的本色
大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救护业务深度融合。在队伍中织密建强党组织体系,实现全覆盖,确保每名队员在组织的引领关怀下成长。设立“党员先锋岗”,让党旗在训练场和救援一线高高飘扬,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全员奋进力量。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铸牢思想根基。通过党员示范引领,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引导队员深刻领悟矿山救护工作的神圣使命与价值,增强队伍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
淬炼实战的能力 锻造全局的视野
面对智能化矿山建设催生的新技术与新风险,大队立足长远,紧盯救援技术发展前沿,密切关注矿山救援技术的最新动态,构建智能化体系,全面提升队伍的实战能力与安全保障水平。着力构建常态化学习交流机制,组织网络学习专家讲座、研讨先进技术、开展内部经验分享,确保全员洞悉行业动态、前沿技术与安全新规,拓宽战略视野。同时,积极引进新装备、新技术融入救援体系中,构建了智能化救援体系,利用侦测搜寻、破拆支护、卫星通信、多参数气体快速检测等先进装备,构建起集实时监测、信息汇聚、辅助决策一体的现代化指挥平台,极大的提升了对灾害现场精准研判,指挥决策显著增强。
淬炼硬核的能力 夯实救援的基石
大队严格按照《矿山救援队伍训练大纲及考核要求》,细化训练细则,固化“日常测评、月度抽查、季度考评”的练兵机制,涵盖理论知识、体能训练、技能操作等多个方面,确保队员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在体能训练方面,通过高强度的训练,增强指战员的灵活性、协调性和爆发力,为应对各种事故打下坚实基础。在技能操作方面,要熟练掌握各种救援装备的使用方法,反复练习心肺复苏、破拆救人、井下支护等救援技能,做到精益求精。同时,深化“师带徒”活动,帮助业务不熟练的队员快速掌握救援技能;常态开展技能比武与考核,激发比学赶超热情,驱动整体技能跃升,促进队伍整体技能水平的提升。此外,大队狠抓作风养成,锤炼队员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苦练基本功的品质,确保队伍在救援工作中能够严谨规范地执行每一个操作流程,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铸就过硬本领。
淬炼苦干的能力 勇于攻坚的锐气
大队针对近年来国内省内频发的矿山事故,迅速反应、主动作为,将“实战化、场景化、专业化”训练作为提升核心救援能力的根本途径,科学研判事故规律,系统梳理近年典型事故案例,制定周密详尽的年度及专项应急演练计划,针对瓦斯爆炸事故频发态势,模拟井下瓦斯积聚、引爆、蔓延等复杂场景,组织队员开展井下的生命探测、通风系统恢复、伤员转运等专项训练;面对矿井透水事故威胁,在模拟巷道中制造突发涌水情况,锤炼队员快速封堵、排水抢险、安全撤离被困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针对矿山火灾事故的特点,增设了高温密闭空间救援训练项目,模拟高温、浓烟、缺氧等极端环境,让队员在实战化训练中提升应对火灾的能力。同时,大队通过宣传先进事迹、表彰优秀队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励队员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退缩,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完成每一次救援任务。
淬炼自省的能力 激发奋进的动能
大队建立长效的反思、总结改进机制,定期开展全面的工作评估,对队伍的训练、救援、技能、装备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深挖经验、精准补短,永葆队伍发展动能。在训练管理方面,定期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了解队员对训练内容和方式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在救援装备管理方面,大队建立装备使用动态评估机制,每月对呼吸器、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等设备的使用频率、故障率、维护记录进行数据分析,精准定位装备短板;在实战演练方面,大队坚持“一案一复盘、一练一总结、一战一评估”的原则,利用监测平台、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深度剖析救援流程、协同配合、装备使用、战术运用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将反思成果转化为后续训练与实战的精进动力,推动队伍不断进步。
矿山救援,责重如山,使命荣光。矿山救护队将持续深化“五能”硬核实力淬炼,锻造一支矿山救援铁军,为矿山安全生产与矿工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在千尺地心续写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