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东坡煤矿党委书记 李新中
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在重要的时间,重要的中央台播放,彰显出了国家对于反腐倡廉的重视。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反腐的细节,也确实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让大家从细节中吸取教训,以便警钟长鸣,也从中告诉一些还在执迷不悟的官员,反腐败“永远在路上”。近四年来,党中央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多位因严重贪腐、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下面谈谈我观看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后的心得体会:
在专题片第一集《人心向背》中,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河北省委原书记周本顺和四川省委原副书记李春城等三名落马的原省部级官员同时“亮相”,现身说法。镜头中,他们对自身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自我剖析和忏悔。在周本顺、白恩培、李春城这些曾经的高官讲述中,我们还看到了腐败之所以发生的内在逻辑。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郭佰雄、苏荣、白思培、周本顺、蒋洁敏……这些官员曾经权倾一时,玩权钱于鼓掌之间的人物,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们的腐败没有“软着陆”,只有“硬手铐”,从这些贪官的讲述来看,腐败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技能,无非给商人站台、亲朋“搭权力便车”等,这就意味着制度还不够严密,反腐还极有必要“永远在路上”。
在《把纪律挺在前面》、《拍蝇惩贪》、《天网追逃》、《标本兼治》这几集中。向我们展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决反对腐败的一面、刮骨疗毒全面从严治党坚定决心的一面。纵观贪官堕落之路,不难看出,金钱诱惑、道德沦丧、信仰缺失使得这些人党性严重蜕变。这些官至正国级、副国级、正部级、副部级的贪官们,达到了人生仕途巅峰之时,灵魂却坠落到谷底,甚至人格人品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对于腐败,绝不容忍,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不仅是对普通人说的,高官也不例外!所以,实施有效监督,合理分配权力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再有第二个周永康,不能再出现第二个周本顺。遏制权力过度集中,让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下行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素。这么多官员落马,今天看到他们流下悔恨的眼泪,留下对党对人民的愧疚。但是,一切都晚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手握大权,却不自尊自重。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一旦伸手就可能被捉,一旦贪腐就会身败名裂。正因如此,该系好第一颗扣子,别让自己变为当初厌恶的模样。
在观看《永远在路上》过程中,对我的震撼最强烈的。公开的反腐通报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因此,社会对腐败的认识往往隔着一层纸,对“大老虎”和“苍蝇”之类的概念其实比较抽象。今天把这些4年来的成果集中起来,观看之后心中有一个强烈的触动:那就是中央反腐败的决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扫清前进道路上腐败分子的决心!再大的老虎,只要违纪违法,都没有护身符,必将会受到党纪国法严惩!
中央纪委亲自出手抓反腐剧,这是十分罕见的重要举措,显示了对反腐剧创作的高度重视。这远远比一些反腐题材电视剧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这让公众真正的看到了反腐败工作的真实案例情况,远远比一些带有虚构情节的反腐败电视剧要实在的多。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的播出,不容置疑,是中纪委敢于亮丑,敢于查处害群之马的有力的亮剑,不仅向世人表明一种查处腐败的决心和信心,也向人民群众表明,反腐没有死角,只要有腐败的地方,就会有我们正义的之剑所在,这同样也是一种承诺!在看完专题片后,我感到责任与压力,也增强信心!同时也给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上了一堂心灵的党课。十八届六中全会研究了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订了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 这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制度化方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式的意义。如果把全面从严治党比喻成“千斤重担”,最给力的就是落实主体责任这个“支点”。只有将“支点”立起来、实起来、硬起来,才能真正把这个“千斤重担”扛起来,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期望。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只要我们管党治党不放松,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就一定能赢得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