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工作要讯 光辉历程 基层动态 团史资料 工作研究 活动图片
公告栏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铜煤青年>> 光辉历程>> 正文
欣塑公司:闫丽晨读好政治理论 专业技能 文学艺术 历史故事 哲学思想 法律法规六本书交流座谈会 发言材料
2017-09-30 10:32     (点击:)

欣塑公司:闫丽晨

 

“尚能生存,我当然要学习。”这是鲁迅先生在病榻上写下的话。鲁迅,这位曾被毛泽东称赞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伟人,把读书、战斗与生命相始终。正是他的读书不辍、笔耕不断,才写下了“如匕首、如投枪”的传世之作和脍炙人口的不朽诗句: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先生向我们阐释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伟大精神。而作为新一代青年的我们,要努力成就最优秀的自己,同样要从读书做起。阅读优秀的书籍,就是和人中俊杰交流,就会受优秀思想的熏陶。好书读的越多,接触的优秀人物就越多。

毛泽东一生就特别爱读书。他青年时期曾在繁华的马路旁、昏暗的路灯下看书,甚至躲在厕所里看书。新中国成立后,他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他的住所里,床上、办公桌上、休息间里,甚至卫生间里都放着书,一有空闲他就看书。直到晚年的他虽重病在身,仍不忘阅读。一次,他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的难受啊!” 1975年,他的眼睛做手术后,视力有所恢复,又开始了大量阅读,有时竟然一天读上十几个小时,甚至躺在床上量血压时仍手不释卷。据毛主席身边的护士说,直到逝世前,他都在读书。

读书中他结识了杨昌济、蔡和森、杨开慧等诸多才俊,成为志同道合的同志和良师益友;读书让他找到了拯救危亡中的祖国的光明大道。鲁迅、毛泽东的事例告诉我,无论是现实生活中还是读书中,经常与优秀人物对话,聆听他们的教诲,借鉴他们的经验,学习他们的品格,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与修养。

有人说:“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我相信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可能受了家人的影响,我个人很喜欢读书,读过“青青子矜,悠悠我心”,读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读过“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还读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感受到了古典的浪漫、美丽、哀伤、豪放,它比现代风,现代潮更强烈的,更经久不息的撞击我的心灵。

书浸润着我,改变着我。

读书能够洗涤浮躁的尘埃与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能使我们拥有诚实舍弃虚伪,拥有充实舍弃空虚,拥有踏实舍弃浮躁,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一个晨曦每一个黄昏。一个人的一生之所以能不断提高,与其始终如一的学习是分不开的,读书与工作是一样的,专业书是基础,能够加强对专业的认识,可光是阅读专业书籍是不够的,现代社会的知识更新是非常快的,需要的是理论知识,整体专业知识结构的综合性人才,就需要我们不断的读书学习,只有长期阅读才不会被淘汰,只有长期阅读才会保持一个积极的工作态度,读书是一种无法代替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手段。

或许会有朋友说,年少时,读书是为了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将来有个好的前程。长大后“好饭碗”已经稳稳在手,何需再把感情、精力浪费在读书上?其实不然,无论从哪个方面、哪个角度看,读书都是天下极好的事情。读书之人是世界上最有气质、最有品位、最有价值的人。知识的储备量越多,在于别人交谈中就会越顺畅,有时候评价一个人肚子里是否有墨水,往往在你一张口就知晓。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例,很多人在表达事情的时候来来回回说了一大推,最后你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没有重点,没有条理,也没有逻辑。也时时体现在跟领导汇报工作上,精简自己的语言,以最准确最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然而这就需要在日常大量的阅读积累。

这次团委开展的“读六本好书”的活动,又成为我读书的助推器,让我再一次投入到书的世界,我要用行动践行徐书记在2017年团委年度工作会上的号召,抓住青年时期的有利时机,只争朝夕,读更多的书,读更好的书,读更有用的书。

一本本好书,一篇篇文章,一个个思想,如同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我前行的路,映照着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激励着我奋勇前进的每一步。让读书成为习惯,让读书成为生命的必需,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更让自己今后的生命因找到读书这一支点而更加精彩!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铜煤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