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铜煤绣园小区,面对一万多户居民的照明维护需求,物业团队以“过紧日子”的精打细算,撬动“过好日子”的服务升级,一项由物业维修工作人员自主设计、利用废旧材料打造的电灯泡安装器,正式“上岗”,这项源于维修一线的“五小”发明,不仅让高空换灯从“两人协作”变为“单人秒换”,更成为绣园物业践行“降本增效”理念的生动实践。
“紧”在源头:变废为宝,小投入撬动大效益。
“过去换灯泡,扛梯子、爬高、小心翼翼,一个活下来汗流浃背不说,效率还低。”维修部工作人员道出了工作中的难点。面对这个看似寻常却存在安全隐患、消耗人力的难题,物业团队没有选择申请经费购置设备,而是想方设法精打细算,资源挖潜。“我们琢磨着,能不能不花钱,或者花最少的钱解决它?”带着这个朴素的想法,维修工们化身“发明家”,他们翻找仓库角落,利用废弃拖把的伸缩杆加上矿泉水瓶子剪掉一半,刚好能放进去节能灯泡,矿泉水瓶外部缠电工胶带进行绝缘,内部贴有双面胶及电工胶带,增大摩擦力,抓握灯泡,更换灯泡时不用梯子,直接将前端伸向坏掉的灯泡,拧下进行更换。整个制作过程,几乎没有产生新的物料采购费用,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这个“换灯神器”设计通过反复调试、动手组装,全部由维修团队利用工余时间完成,这省出来的每一分钱,都是对过“紧日子”理念的见行见效。
“好”在实处:安全高效,小工具带来大幸福。
“现在好了,脚踩实地,举着杆子轻轻一转,灯就换好了!”“刚打电话报修,不到半个小时灯就亮了!看师傅就站在地上那么一弄,又快又稳当,真是神了!”居民群众对这个神器赞不绝口。物业维修工作人员操作着安装器,轻松便捷,彻底消除了攀爬梯子带来的摔落风险。以前接到报修,扛着梯子跑一趟可能就处理一户。现在工具轻巧,揣着就走,一上午能处理十几户的灯泡问题。更换一个灯泡的时间,从过去平均需要十几分钟(含取送梯子、攀爬、操作),缩短至令人惊叹的一分钟。快速的响应和安全的操作,让居民真切感受到服务的便捷,维修效率的提升立竿见影。
“小”器大用:紧日子过出好日子的生动诠释。
这支凝聚着智慧的“小神器”,成本微乎其微,效益却辐射整个小区,用巧思妙想和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以技术创新(工具创新)促进物业服务品质升级。 将“紧”出来的效益(节省的时间、人力、安全成本)直接转化为居民可感知的服务提速、安全保障和满意度提升。
一盏灯的光晕在楼道里铺开,照亮了居民晚归的路,微创新藏大智慧,小工具见真章。当废弃拖把杆化作点亮小区的“光之杖”,小发明便成了撬动大幸福的支点,支点虽小,却稳稳托起了万家灯火里的幸福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