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柴家沟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铜煤“四坚持、两强化”特色安全管理体系,以实现安全“零”目标为首要任务,以“全员参与、规范运行、杜绝违章”为主线,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不断夯实矿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基础,坚决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学习重要论述精神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该矿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制度,分层级开展学习讨论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将精神实质落实到本职工作中。通过专题会、调度会、安全分析会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宣贯《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煤矿安全生产条例》《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切实把意见和条例转化为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的行动自觉,定期开展全面自查自改工作,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持续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动意见和条例落实落地。认真执行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要求,常态化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学习活动,重点对《矿山安全法》《煤矿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陕西省煤矿安全整改提升基本标准》等六项煤矿安全管理规定进行培训学习,不断修订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重大风险管控措施,不断提升矿井安全生产意识。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强化安全履职考核
“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是防范和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关键环节”。 该矿牢牢抓住“责任”落实这个“突破口”,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一次全面梳理,逐岗完善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形成自上而下分解到人、自下而上逐级落实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生产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和每名职工,形成常态化抓安全、全员抓安全的格局。同时,该矿各单位结合各个岗位安全责任清单,每月开展一次全员安全履职能力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安全结构工资挂钩,严格兑现奖惩,激励职工严格履行安全职责。

深化双重预防机制 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该矿始终把“控风险、治隐患”作为安全生产的主要抓手,对井上下所有生产场所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评估,把职工的不安全行为纳入辨识评估范围,深入辨识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加强对突发性、零散岗位、高风险作业等风险辨识,对辨识出的各级风险,制定科学有效的管控措施,并抓好现场落实,严防“想不到”事故发生。定期辨识评估梳理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建立日、周、月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清单,跟踪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和隐患整改情况,每天坚持召开区队安全分析会,分析梳理当天及近期区队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安全风险和问题隐患,制定针对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定期入井检查,强化落实,评估管控效果,建立事故隐患溯源分析机制,每月对隐患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追溯倒查安全责任履职情况,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分级管理,按事故隐患等级进行治理、督办、验收,完善管理制度和管控措施,着力解决“重大隐患查不出来,一般隐患反复出现”的老大难问题,切实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效果。
加强生产现场管理 防范各类安全风险
“现场管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只有不断加强和提升现场管理,才能筑牢安全生产管理基础”。 该矿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下井、区队干部跟班等制度,坚持特殊时段“双值班、双带班”,抓薄弱环节、关键部位、岗位人员,强化安全风险辨识,加强制度、规程、措施现场落实。紧盯重大灾害治理、零散岗位、多人协同作业、辅助运输等重点区域和环节,严肃查处各类“三违”行为,及时制止和消除现场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冒险蛮干及违法行为。充分发挥“四员两长”在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作用,督促职工人人查隐患、人人控风险,形成全员联保互保的安全管理合力。

落实安全培训教育 增强全员安全素质
“人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要素,安全意识良好、安全知识丰富和安全技能娴熟的从业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保障。实现从意识、知识、技能三方面同步提升员工安全素质,夯实责任是动力,教育培训是途径,必须双管齐下,共同发力”。 该矿本着“实用、管用”的原则,根据不同工种、不同特点、不同工作内容,开展针对性安全培训教育,强化岗位风险管控措施、不安全行为判定、相关事故案例教训的培训,更多地采用现场实操生动形象和直观的培训方法,进一步增强培训效果。以考促学、以奖促学,充分利用“素质兴安”全员安全培训考试系统,严格落实“逢查必考”要求,常态化开展每月一次的全员安全知识培训和考试,构建考核奖惩机制,对考试成绩优异的职工进行奖励,对考试不合格的进行通报,进一步激发职工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技能。
该矿常态化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设立安全警示教育日,开展历史上的今天、安全知识竞赛、典型案例讲评等形式多样的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切实吸取事故教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
接下来,柴家沟井将在公司党政的坚强领导下,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斗志、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落实、落细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强力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