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路沿线有一抹黄,洒落在山坡上、烙印在铁道边,像极了铜煤铁运人,平凡而坚韧,人们都叫它硫华菊。
正值末伏,虽已立秋,但夏日的余热仍炙烤着大地。
“车体经过炙烤,跟烧烤没啥区别,打个鸡蛋在钢轨上都能煎熟。”铁运分公司北区段陈家山火车站调车员王小东刚跳下机车,满头大汗戏言道。
39岁的王小东是该分公司陈家山站的一名调车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和同事一起负责车站列车的解体、摘挂、取送等作业。从2004年退伍至今,他已从事调车工作十多年。
“试验停车,起动”“1号试机,2号试机”“试机完毕,开始作业”。随着0号调车员王小东最后发出的无线电台指令,调车作业开始了。只见王小东双手抓住车梯,全神贯注眺望股道前端的信号,随着车辆前行,空气中热浪滚滚,汗水顺着脸颊、鼻尖、后背止不住流淌,王小东转眼就汗流浃背。
“今天地面温度40℃,烈日暴晒下车厢可能到60℃左右。”11时,第一批调车作业完毕,王小东跳下机车拿起水杯,不一会一大杯水全部喝下。烈日下的调车员通常要做的防护,就是戴帽子、戴手套、穿长袖、带藿香正气水、带矿泉水等这类方法来防暑降温。

“减速...停车...”下午14时许,车辆翻排空连挂作业开始,王小东通过无线电台呼叫停留车距离,双方配合默契,车辆连挂作业完成。10分钟后,王小东爬上车辆上的闸台,挂好安全带挂钩站稳,双手紧握人力制动机闸盘,再使劲松开,然后又一步步从炽热的车梯下来,再蹲下弯腰撤除车辆的防溜措施。
“调车员每次上线作业都要带两瓶水,烈日下调车真的很累很辛苦!但为了火车安全正点开行,我愿意坚守这份职业。”在调车间休时,王小东一边擦汗一边说道。
高温下的铁路调车员,他们就像铁道边盛开的硫华菊,不与春花争宠,不与夏荷比艳,不与秋桂斗香,不与冬梅较酷。抱着“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乐观与顽强,用行动在“烤”验中体现担当,用汗水在烈日下坚守奉献,做铁运安全生产的“汗”卫者和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