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诗文天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党建 - 诗文天地
建局70周年征文| 陈旭红:七秩铜煤忆芳华
作者:陈旭红   来源:供应分公司    发布日期:2025-11-20   点击次数:
分享:



当一个人,经历跌宕起伏,穿越春华秋实,步入七秩年华,回望心路历程,最难忘的往往是青葱岁月,如歌年华。当我魂牵梦绕的栖息之树迎来七十载春夏秋冬的年轮之歌,竟然有点不敢相信,因为心中难忘的,永远记忆中的还是“她”年轻时冠绝三秦的模样,我心目中永远的“铜煤”。

                                                                                                                                                                                              —题记


清幽静谧的夜晚,独坐在院中的树下仰望星空,我的心绪飘荡在了朦胧夜空的温柔空白里,尘封在心底的那些往事如同璀璨的星辰,在记忆的天空中熠熠闪烁,照亮了那片美丽悠远的梦境,迷蒙而又清晰。

我是铜煤子弟,父母都在铜川矿务局工作。记得在我年幼时,跟随父母举家从大荔老家迁到铜川生活,四十多年里,父辈的煤矿生涯、我的人生印迹,都深深烙印在这方热土上。

依稀记得我五、六岁时,哥哥领着我和邻家几个小朋友,到桃园矿爬山玩耍。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半山腰,望着山下远处一条黑色的巨龙似的“家伙”在奔跑,头顶冒着浓烟,发出咕呜呜、轰隆隆、哐当当的声音,我好奇的问哥哥,那是啥,咋长得那么长,声音那么大的,有时晚上睡觉好象也能听到这声音。哥哥告诉我“那是拉煤的火车,要把矿井挖出的多多的煤运送到好远的地方去的。听人说拉煤火车偶尔还是咱矿区人外出远行的免费车呢,还有那种封闭式的罐笼车皮,也能拉人,就是闷的很。那边远处的火车站还有专门拉人的绿皮火车呢,火车长得很,能装下那么多的乘客,跑起来还快得很”。说完用双手捂住嘴“呜--窟--突--”模仿火车的声音,像极了,引得我们几个小孩子兴奋的拍手欢笑。“来,我当火车头,你们挨个手搭前面人的肩膀,咱们也开火车”,说完哥哥站在前头,我们几个一前一后,一手搭前面人的肩膀,一手划圆当作车轮,一起跑动,嘟--哧--呼--,玩儿的不亦乐乎,其乐无穷。

玩儿累了,我们几个坐在山坡地上,望着远方,我对哥哥说,我啥时候也能坐上火车,去好远的地方呀。哥哥笑着摸着我的头说“等你长大了,肯定可以的,咱们一起去看世界”。

“嗯!”我使劲地点点头。

从此以后,我就爱听这串串长鸣的火车鸣笛声音,这是矿区特有的人间烟火,是矿区蒸蒸日上的独特风景,激励着矿区人勇往直前追逐梦想。

记得小学二年级的暑假,老家的表姐来家里做客,经爸妈同意,要带着我一起去探望她在金华山矿工作的新婚女婿。我们坐着班车行至金华山的山顶,看着车窗外蔚蓝如洗的天空上飘荡着朵朵白云,自由飘逸、灵动有趣,像棉花糖一样润化了我的心田。远处山峦叠翠、满目蔚然,窗边绿树成荫、草木葱笼,一阵清风吹过能闻到花草的清香,空气清新鲜爽,令人心旷神怡。

我和表姐在矿井口见到了姐夫,只见他头戴红色安全帽,高大的体形身穿灰黑色的厚厚的棉袄棉裤,脚踩靴子,包裹的严严实实。一脸漆黑只有双眼闪烁着光芒,笑着说话时露出了洁白的牙齿“信上说要来,也不知道具体时间,刚升井还没来得及洗澡哩”表姐笑道“我俩都快认不出你了”,我上前拉着姐夫的衣袖问:“哥,你在井下干啥呢么,这么热的天气你咋穿得这么厚,热不热么”“井下冷的很,必须得穿厚。我呀,开的火车不冒烟,司机坐在车后边,你猜我是干啥的,小花猫”说完他蹲下身子,用手指在我鼻子上轻点了一下,表姐嗔怪道你手黑别把娃也弄黑了么,说完掏出手绢给我轻轻擦拭。姐夫笑道“好吧,一会儿洗完收拾好后,我领你们去食堂吃饭,晚上咱们去看电影吧”。

令我最难忘的是职工食堂里的炸油饼的独特的味道,酥脆的表皮、柔软的饼心,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吃起来既有丝丝的甜意,又有淡淡的咸香,那是矿工们辛勤劳作后的能量补充和思乡念亲的心灵慰藉,也是我儿时味蕾的最顽强的记忆,留在了舌尖和心底。

夜幕降临,我和哥姐来到了矿区的小广场,看到广场的中间已经拉起了一块白色的幕布,孩子们早早地把自带的板凳摆放在正面、中间好的位置,来的晚想要看清楚的,估计要跑到幕布的后面去看镜像的影像了。

哥对我们说“这个地方可是咱矿上人休息纳凉的好去处,矿上有啥活动、演出和比赛都在这儿,我参加的篮球队打比赛也在这儿,看的人多得很热闹得很”。我忙问:“你个子高,是不是站在栏下准备投篮的那个”。哥笑道“我打前锋,得来回跑动运球”“那你不但个儿高,跑得还快呢”一句话逗得哥姐哈哈大笑。

当放映机的光束投射到幕布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具有魔力一般的电影把矿工和家属们深深吸引。

《甜蜜的事业》是一部以计划生育为题材的喜剧影片,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新风尚的树立的佳作,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教益。影片中女跑男追的慢镜头的经典画面,开放创新、温情唯美,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尤其是那首主题歌《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让观众感受到幸福与甜蜜的同时,也憧憬着更加美好的希望和未来。

时至今日,无论在哪里,每次听到这首充满浪漫理想、青春活力、欢乐明快的歌曲,我都会想起和哥姐在矿区共度的温馨、美好的时光。

“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一个小心愿常在我心间,愿那小雨洗去尘烟,烦忧都洗遍”......当她的歌声如春风般从海峡对岸吹来,沁润了无数人的心田,也悄然触动了我的心弦,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温暖的力量。

当我第一次听到她的歌声,是在局办公楼左侧边的文艺宣传队的排练室。当年杨勇哥是宣传队的手风琴演奏员,经常带我去看他们排练和演出。有一次在门口遇见他,他拉着我说要带我去看一个好东西。

来到排练室,他拿出个砖头块似的东西说“你知道这是啥不--录音机,能放磁带听歌听戏听音乐,还能录音呢,我同时按下前面两个键,你试着说话”。我喂喂喊了两句,放出来的果真是自己的声音。杨哥见我一脸惊奇和诧异,“你再听听这个”,“我张开一双翅膀,背驮着一个希望,飞过那陌生的城池,去到我向往的地方......”

当时的我虽不能完全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却被她的纯净清亮、温婉柔美、像裹了蜜一样的独特的、甜美的嗓音深深吸引,她用音符编织的梦境,令我如痴如醉、迷恋不已。

过了许久,我问杨哥,这人是谁呀,声音咋这么好听的。杨哥说:“她叫邓丽君,是台湾人,她演唱的歌曲可受欢迎了,但不知道啥原因说是靡靡之音,大家只能私下悄悄的听,我还学了几首呢,啥时候我能用手风琴弹出来,效果肯定特别好的”。看着他眼中闪烁的光芒,我低头沉思了好久。

多年之后,邓丽君的歌曲已经成为华语乐坛的经典之作,被无数人广为传唱,影响深远。青春的的铜煤为懵懂年幼的我播撒了一颗向往艺术与美好的心灵种子,期盼未来与精彩。

记忆深处难忘的是,局办公楼的右边有一间大的理发室,它不但为职工家属带来了朴素贴心、真挚热情的服务,而且也为爱生活、懂展示、追求美的铜煤人带来了时尚新体验。

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理发室里的专用转椅,高大厚重的转椅看着都是结实牢靠、稳固耐用的。理发师把椅子调节到倾斜角度后,顾客躺着微闭双眼,先从温箱里拿出热毛巾,往顾客脸上捂着,再涂上白色的剃须泡沫,使脸皮温润光滑,然后慢慢地刮着脸毛,掏耳朵,这种舒服感觉没有亲临估计是难以体会的。

每到春节前夕,理发室的门前总是门庭若市、拥挤不已,爱美顾家的女人带着自家孩子早早地过来排队等候。先让师傅给自己烫发,夹上夹子、上好定型药水、罩在烫发机下时,再给孩子洗发剪发,不浪费时间和资源。等孩子收拾停当后,她也就可以拆杠清洗、吹风造型了。孩子问妈妈,这喷雾的是香水吗,妈妈笑着说,这是定型发胶,固定发型的。理发师傅开玩笑说,你们俩要是走出门,别人不会认为你们是母女俩,绝对是姊妹花,身后响起了阵阵笑声。

记得电影《小街》上映后,影片里张瑜扮演的女主角的男式短发头就在这里流行开来了。爱新潮的姐姐也领着我到理发室剪了个“张瑜头”,这种发型造型简单、时髦活泼,给人一种清爽利落、朝气蓬勃的感觉,成了那个年代的时尚标志。

从理发室出来再往后走,挨着职工食堂还有一个大的图书阅览室。那里的藏书很多非常丰富,至今我都记得管理员杨阿姨的样子。她留着烫发短头,个子不高,走路很快,说起话来带有浓重的、好听的南方口音,而且语速很快,尽显干练利落。每次局里搞活动,杨阿姨都是站在舞蹈队的头排、最前面的,一展爽飒风采。我和要好的同学去阅览室借书,她都十分热情,还帮我们热心推荐。《十月》、《收获》、《人民文学》我都囫囵吞枣地读过,《大众电影》、《读者文摘》、《黄金时代》是我最喜爱的,文学作品和电影艺术为我展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深深地影响了我,自小热爱文艺估计就缘于此了。

多年前,铜川矿务局机关门前曾是铜川市最中心、最热闹、最繁华的地带,每逢有重大节日或庆祝活动,局里都会在这里举办社火、焰火、灯展等文化娱乐活动。来自局内的各个矿区和市区单位的表演队伍到了这里,表演得最起劲、最出彩、最爆棚,四周人山人海,万人空巷,职工群众沉浸在锣鼓喧天的欢乐海洋,尽情享受着美好的幸福时光。

不远处的矿工俱乐部,是矿工和家属们的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和精神家园。记得小时候,俱乐部每隔两三天都放电影,当年的好多电影我都是在那里看到的。《斗鲨》《今夜星光灿烂》《追捕》《绝唱》《小花》等,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年的冬天,看完电影《天云山传奇》,走出影院时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凛冽的寒风中,父亲拉起我的手放在他的棉的长大衣斜插兜里,我们踩着厚厚的嘎吱作响的积雪,回家路上边走边聊影片的内容,那温暖幸福的情景,应景地和影片中的雪景戏一样,令我记忆犹新、难以忘记。

俱乐部还时不时有秦腔、豫剧戏曲专场,有时还有文艺演出。上级安排的慰问演出、邀请外地文艺团体的演出,都极大地丰富了广大职工家属的文化生活。局内自己文艺宣传队的演出是最有观众缘最为热闹的。王刚老师演唱的《卖汤圆》,潇洒挺拔、俊朗帅气的外型、磁性华美的嗓音、沉稳大气的舞台风格,不知成为了多少女人心目中的偶像和男神;邱玉琴老师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了;车周兴老师的戏剧、曲艺创作,多次获得全国、省级奖项;周立文老师的快板赢得满堂彩;高锡九老师的相声逗得大家前仰后合、大笑不止;杨勇哥的手风琴演奏《西班牙斗牛士》,一直是他的保留曲目;李继爱、吴树民、杨建国等老师塑造的话剧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深入人心。

当年省戏曲研究院来铜川招生,考点就设在俱乐部。邻家大姐的舅舅是负责招生的秦腔导演,姐姐领着我没少去看考生表演,看他们亮嗓子、展身段,心里满是羡慕,老师出题即兴表演小品,考生们个个摩拳擦掌、争先恐后,都想成为幸运儿。当年戏曲研究院不是每年都招生的,学员班好象期满五年后才招。当时我的年龄没到演员班的招生要求,导演伯伯给我母亲建议让我去学扬琴、二胡、琵琶类的乐器,母亲踌躇犹豫,错失了良机,直到现在一提起,已然成了她心里过不去的一道坎儿。

早年前的铜川矿务局家属院,没有那么多的高楼,但是位置核心、人口集中,拥有很大的集聚效应和影响力,每当局里放映露天电影或矿区巡回展演时,这里便成了欢乐的海洋。

记忆里一进院子大门的右侧面,楼栋间有片大点的空地,印象里挨墙垒着个大的木头匣子,放了台超大的彩色电视机,那时候彩色电视稀罕,整个家属院就这一台,白天柜门是用锁子锁着的,到了晚上由专人打开。每当夜幕降临,这里就成了整个院子里的焦点。附近的住户也赶过来,有蹲着的、站着的、也有坐着的,大家围拢在一起看电视。不是他们家里没有电视,而是在这里能乘凉畅聊、能争论热闹、能欢呼说笑。还有的居然能充当起排球、篮球、足球等比赛的解说员,给大家详情细说,头头是道、津津有问、人缘极好。

这里不仅是看电视、电影的娱乐场所,更是矿区人交流的桥梁和情感的纽带,承载着淳朴的社风民风与和睦的邻里关系。那份简单纯粹的开心快乐、邻里共享的温暖时光、电视相伴的静好岁月,早已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电视剧《上海滩》《霍元甲》《排球女将》《铁臂阿童木》《聪明的一休》《夜幕下的哈尔滨》.....都留下了太多的美好的童年回忆。

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热播时,更是引起轰动、盛况空前。山口百惠与三浦友和这对金童玉女在戏内演绎了凄美的爱情故事,宇津井健塑造大岛茂的外表冷漠、内心火热的父亲形象也备受观众喜爱。幸子与光夫的深情对望、大岛茂带有浓重鼻音的配音特色也定格在了一代人的心中。

清楚地记得我在院子看这个剧时,旁边的邻居阿姨盯着我说:“我看小红长得就象这幸子,尤其是那眉眼最像了”,那个说“头型也像”我说“才不是呢,虎牙最像”,说完我龇着牙让他们看,引得大伙儿哄堂大笑、开怀不已。

院子里的笑语欢声似乎惊动了天上的星星,他们在空中好奇地眨着闪亮的眼睛,仿佛对着我们也快活地微笑,月亮姐姐也好似高兴地笑弯了腰......

铜煤,我的心灵港湾,

铜煤,我的精神图腾,

铜煤,我的情感家园......

岁月流转不改情依旧,沧海桑田怎掩爱入魂。一眨眼马上就是您的七十岁华诞,您依然默默守护滋养着我们千千万万的铜煤儿女,用高高的井架、深深的巷道绘就了“太阳石”风采画卷,穿越半个世纪的时光,在我心中芳华依旧,神采奕然,大声地祝福你,傲然屹立,明珠溢彩,风华璀璨,仪态万方!


责任编辑:彦荣 编辑:蓝图



下一条:建局70年征文| 李燕:七秩煤海情 三代守初心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