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劳动最伟大,劳模最光荣。近日,公司隆重表彰2015--2016年度劳动模范,大力弘扬劳动模范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充分发挥劳模先进的示范带动作用,即日起,本网开设“劳模风采录”专题报道,陆续刊登公司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励和鼓舞公司广大干部职工以劳动模范为榜样,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将学习先进的热情转化为追赶超越、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主动作为,实干担当,为全面实现2017年各项目标任务,再立新功,再做贡献,再创佳绩。
驰骋煤海把功建
——记公司2015—2016年度劳动模范、金华山矿马社建

他,在千尺井下摸爬滚打39年如一日,凭着他重视科学发展,敢打硬拼,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创新精神和深入细致、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从一名普通的工人一步一步走上了领导岗位。尽管职务在不断地升迁,但是,他对煤矿事业的挚爱却始终不减。39年的140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和他的矿工兄弟们奋战煤海,掘进进尺在10万米以上,矿井持续安全生产3650天,他就是公司2015—2016年度劳动模范、金华山矿副矿长马社建。
扎根煤海 千尺井巷立远志
1978年11月,刚刚成年的马社建为了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宽裕一些,便在金华山煤矿掘进二队干起了掘进工。那时,生产一线工作力度强,任务重,马社建工作没几天,身上弄得紫一块青一块的,有人就调侃他说:“小伙子,不行了吧!要实在顶不住就调到地面去吧,何必在这儿受罪呢?”。“别看不起人,金华山还没有我干不了的活呢!”凭着这股韧劲和闯劲,马社建从工人干到了班长、从班长干到了副队长,1986年,年仅26岁便挑起了掘进队主管的重任。
由于身体原因,他有两次被调到了地面工作,可是没过几个月,身体稍有好转,他就主动请缨,要求再回一线去工作。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他知道单凭经验和蛮力是不可能在煤矿干一番事业的。于是,1992年至1994年,他又到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习了采矿工程,再次加深了他与千尺井巷的不解情缘。用他的话来说“这辈子就和井下杠上了,也许井下才是属于我的舞台!”
心系安全 铁面无私严把关
“因为他是矿工子弟,碍于面子,他这个人一般不轻易批评别人。如果他开口了,那一定是我的工作出了问题;如果他发火了,那一定是发现了安全隐患!”这不仅是金华山矿综采一队主管对他的评价,也是全矿干部职工对他的共识。多年来,下至普通矿工,违章作业受到处罚找他说情,他婉言拒绝并晓之以理;上至管理干部,工作中投机取巧影响安全,他大发雷霆,坚决改之。只要是跟安全有关的事,他一向慎之又慎;不管是谁影响了矿井安全,他绝不网开一面。
“咱是从小在矿上长大的,作为副矿长,不管哪个矿工出了事,我这脸都没地方放。”正是这样的情义和负责的态度,马社建对待安全工作从未放松过。多年来,他始终围绕安全生产“零”目标,在生产过程中全面推行“四零”目标管理,在全矿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不断加大安全检查的力度,狠抓安全隐患的治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自2008年担任副矿长至今,矿井连年实现安全“零”目标,并创下了连续十年实现安全“零”目标的最佳纪录。
狠抓生产 殚精竭虑创佳绩
找他的人别去办公室,要去调度室。全矿干部职工都知道马社建除了安全,最关心的就是原煤生产。平日里,除了睡觉吃饭和下井跟班,剩余时间他就一直在调度室协调各方,全力抓好原煤生产。
2009年,为了使第一套综采设备安装工作安全顺利进行,他带领相关业务科室的负责人多次到红土车间实地察看地形,具体指导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用平板车反复做模拟试验,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安装方案。安装过程中,他放弃双休日,始终坚守在安装第一线,现场指挥综采设备的安装工作,协调处理运输环节、系统等问题。经常在工作面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饿了,吃一块凉透的干馍,渴了,喝一口井下水。之后,安装第二套、第三套综采设备,他依旧如此。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专业的知识水平,为矿井提高原煤产量、提升综合机械化采煤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职工同志的心。
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上,他通过每月一次的生产例会、每日的生产调度会,精心组织人员,合理安排生产,抓正规循环、抓生产调度,协调多方面力量,克服诸多困难,督导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原煤生产计划任务的完成。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金华山矿原煤产量记录不断被刷新,120万吨、150万吨。2017年,面对去产能、人员思想波动大、矿井回撤关闭等种种困难,金华山矿仍然完成原煤产量51.1万吨
随着岁数增大,糖尿病、高血压等老龄化疾病渐渐地侵入他的身体,带班下井,身上也总是带着药罐子,在井下吃药。有人劝他不要太拼,别下井了,他只是淡淡一句:“只要不用进医院,我就能下井,要不然,怎么对得起生产矿长这个职位?”
沧海桑田 坚守岗位展忠贞
在矿井关闭回撤期间,他也从未对安全有半点松懈。多次强调“一定要以安全为前提开展回撤关井工作,千万不能为了赶工期而忽视安全。”在此期间,作为主要负责人,他带领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始终坚持到生产现场一线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严格落实带班下井制度,深入井下各生产现场、运输系统等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和“三违”查处力度,全面落实安全责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使矿井关闭工作安全圆满完成。
矿井关闭后,马社建同志又负责物资看护、人员安置分流等多项重点工作。作为一名生在金华山、长在金华山的矿工子弟,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这些工作。在他的努力下,矿井从未发生一起物资丢失事件。根据人员类型,先后向崔家沟矿、柴家沟矿、陈家山矿、美鑫公司、供电公司、陕北新洁能源、乾元化工等单位分流安置职工近千人。谈起金华山矿关井的现实,马社建说:“金华山矿既像抚养我成长的母亲,又像我一手带大的孩子,矿井虽然关了,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会坚守到最后一刻!”

这就是马社建,他和他的工友们一起经历了这片热土沧海桑田的变迁,创造和见证了金华山煤矿的辉煌历史,铸就了永远屹立的丰碑。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