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测试
    最新文章
    测试
    当前位置: 首页
    【劳模风采】 从技术能手到劳动模范的轨迹
    作者:杨春成 房小成   来源:    发布日期:2011-05-27   点击次数:
    分享:

    从百里矿区到茫茫大漠,从空旷的山野到新疆戈壁,他带领着他的钻机团队风餐露宿,克难攻坚,忘我奉献;工地、井架、宿舍是他的三点一线;一年只回一次家,工作是繁琐而枯燥的;他舍小家,顾大家,把青春和激情都奉献给了地质勘探事业。——题记

    在局地勘公司,有一位台柱子机长,他就是25年如一日,心系勘探事业,长年在野外艰苦作业,他叫张拥军。地勘公司给一号钻机下达的经济指标,他年年超额完成任务,公司年产值有三分之一以上都是张拥军他们创造的,可谓功不可没。张拥军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是个典型的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干将。

    从百里矿区到茫茫大漠,到新疆戈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从打油井到打水井,都是一号钻机二十几个弟兄的拿手好戏。从东坡煤矿第一口奥灰系水源井,到徐家沟公司的水源井,再到职工中专的水源井,都是张拥军带领着的钻机队的弟兄们,不辞劳苦地打钻、施工、成井,个中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清楚。继东坡矿水源井成功出水之后,又完成了徐家沟公司水源井施工,终孔井深为854.3米,较东坡矿水源井深80.8米,是局内最深的水源井,创地勘公司开采水源井施工之最。

    在徐家沟水源井工地上,张拥军他们的施工地点是设在垫方地基上,其构成是由原来矿上出的矸石堆砌而成的,地基不牢固、松软,给施工带来不便,加之离小河较远,因施工用水量较大,取水极不方便。他们只好想办法从河里拦个大坝,用三级泵往上抽水。徐家沟这口井由于地理位置较高,成井后比东坡这口井还多打了80余米,也创出奥灰系水井之最。这期间,施工难度可想而知。由于是垫方,井壁必须固定,才能往下继续打井。拥军多次请示公司领导,和技术人员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不断改进工艺,用螺旋纹给620钻头加导向,使井壁逐渐平滑;又遭遇稠泥浆糊孔壁,他们采用了有效的方法封孔固井,封闭止水克服了相当大的困难,使井壁平滑,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基础。

    当你设身处地到钻机工地去走走,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鸣声,还有工人师傅身穿工作衣挥汗如雨大干的场景,你就会感受到他们长年坚持野外作业的艰辛与生活的单调。张拥军从不搞特殊,他和工友都吃住在帐篷里,夏天帐篷闷热,冬天没有暖气的房间都让人手脚冰凉,何况是帐篷。好在现在比以前条件改善多了,夏天大家都用上了风扇,冬天帐篷里可以生火炉取暖,还可以有电视看。尽管夏天蚊虫叮咬是少不了的,冬天西北风刮的刺骨,钻机工人师傅们早已习惯了。他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但无怨无悔。拥军说,工余时间大家比较寂寞,只好给家里人打打电话,打打扑克、下下象棋,有时会打只野兔当个下酒菜解解闷。帐篷里设有厨房,工友们吃饭都交伙食费,每天的饭菜尽量不重样,让大家吃得饱,才能干好工作。

    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年只回一次家。妻子是大荔县的中学老师,女儿随妻子在老家读书,拥军只身一人在铜川工作,一年中间只有春节前收工了,他才回去一次。平时家务活和孝敬老人都甩给了妻子。而妻子对他十分理解,为了让他安心工作,每次他打电话询问,妻子都说家里一切都好,老人身体安康,让他放心工作。女儿总是埋怨爸爸回家的次数少,不关心家里人。每每说到此,拥军眼眶都湿润了,他动情地说,“对于家庭我关心照顾的少,很是亏欠。但我从事的都是野外作业,工作辛苦,这个工程还没有干完,下一个工地又等着呢,所以想回去多住几天,都没有时间呀!只能说一声,理解万岁吧!”

    作为一号钻机机长,积极主动地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好党支部的各项活动也是他的职责。组织小组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和相关政策,相应制定了学习计划和措施,钻机上每名党员都做有学习笔记。工余时间,拥军还买来业务书籍,让工友们学习提高业务技能知识。作为一名地质钻探工作者,每当一个钻孔从开孔到终孔他都进行总结,总结出好的经验,对于返工活,他也进行总结,总结出失败的教训,让同样的错误不再犯第二次。他注意抓精细化管理,对各个工种进行紧凑的安排,提前几天将计划做好并进行反复的推敲,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提高工友们的实际操作水平。他要求工友们按规程办事,自己也从不马虎,不愧为钻机上的技术能手。参加工作以来,他的钻机从未发生过轻伤以上安全及机械事故。由于业绩突出,前几年他就被地勘公司评为劳动模范,今年他又十分荣幸地登上光荣榜,被评为矿业公司2009—2010年度劳动模范。

    编辑 王莉


    上一条:兵头将尾的“好管家”
    下一条:【劳模风采】扎根矿山献身煤海显风采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