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波、男、汉族、现年31岁,中共党员,籍贯铜川,现任一五三厂销售公司副经理,99年毕业于铜川矿务局煤炭工业技术学校,然后又在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习市场营销专业。自2002参加工作就一直在厂从事销售工作,在十余年的实践工作中,李波同志在思想、学习、工作、实践活动等各方面表现都很突出,事迹感人,同时还具有很强的集体观念和创新意识,体现当代优秀员工的良好精神面貌。
一、热爱本职工作,思想积极上进。
李波同志能够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及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他用这一系列的科学理论武装和充实自己,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02年李波同志被分配到一五三厂销售公司工作,正值国家民爆行业整顿期,市场还不太规范,几乎全属买方市场,厂里销售工作很不景气,产品滞销。由于他刚刚参加工作,对销售公司业务工作还不是很熟悉,产品的性能、质量等相关知识还不太了解,销售工作一度艰难,一连几个月甚至半年也找不到一个新客户,工作非常困难每月想拿全自己的工资都不易。在这种情况下,有个别老销售员思想出现畏难情绪,找领导要求调离销售岗位。作为一个新手,李波同志没有畏缩,而是知难而进,从自身找差距、找原因、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学习,还多次深入到生产车间一线向师傅和技术人员学习请教,熟悉产品的性能和各个工艺的生产流程。自己购买各种市场营销方面的书籍十多本,坚持阅读学习,无论是在厂内还是出差在外地,包内总是装着学习书籍和笔记本,多年来学习日记、工作体会就记录了十几本之多。对于产品的性能、产品的质量鉴别、适用范围、客户的意见、客户的信息等等都一一记录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通过多年的积累,使自己慢慢的成长为民爆行业一个理论、实践都非常丰富的销售员,并能够对客户提出的所有问题现场解决,及时解答。他还经常深入井下、工地给现场操作人员讲解指导爆破的正确使用方法。使他真真正正做到了不但把产品卖给客户,同时还把售后服务也带到产品的终端,让每个客户满意。他这种敬业精神和真诚使客户受到感动。就像榆林民爆公司任经理所说的:“小伙子很诚实,给企业干事就像给自家干事一样认真,没甚说地!”他身为一个业务经理,不仅仅让自己不断全面发展,还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赢得了全厂职工良好的口碑。
二、为了工厂的发展,顾大家、舍小家。
2002年李波来到厂销售公司后,公司分配他负责西安长安民爆站的销售工作。该销售站销量很少,一年只能销售二十余吨,一些同志都不愿意负责这个站的工作,但他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个客户,并能认真对待这个客户。在他的辛勤努力下,该客户的销售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年销售量达到百吨。用他的话来说,客户不论大小,都是我们的上帝,我们没有理由对上帝分类对待。对每一个客户的意见和要求都要尽可能的满足,达到客户对产品,对销售人员的满意,以提高客户对我厂产品的认可和服务的满意。到了03年,销售公司人员紧缺,任务量大,公司领导就把渭南的白水、韩城,铜川的耀县这些县域的销售工作交由他开发管理。这一年他克服各种困难,经常穿梭于这些客户之间。夯实了我厂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保证了我厂产品在这些地区的销路畅通,使产品销量在他的经营下稳中有升,全年个人销售达300余吨,被厂党政评为当年销售状元。
2004年,厂党政决定开发榆林市场,谋求发展,扩宽产品销售门路。让李波同志把自己开发管理成熟的市场让给公司新人经营,派他开发榆林地区市场。因为榆林地区是国家西部能源重地,是火工品消耗量比较大的地域,仅榆林一个地区火工品的消耗量就占全省的一半以上,省内外多家民爆生产企业都看好榆林市场。我们的企业要发展,首先产品要有市场,榆林市场就是我们要占领的目标。李波被派往榆林地区进行市场开发,深感责任重大,他二话没说,就立即奔赴榆林开展工作。为了打开销售局面,他多方走访客户,跑遍了榆林地区的各个矿区,饿了就在矿区、工地上吃袋方便面,累了就在客户的接待室沙发上靠一会。由于当地矿区交通不便,从一个矿区到另一个矿区有时要步行十几公里才能到达,就这样,李波同志在榆林一待就是一个多月甚至两个月,家里面经常看不到他人,好不容易回到家,还顾不上休息,就又要坐车到几十公里外的单位上班。看着他被风沙打黑的脸庞和消瘦的身躯,爱人心痛的直掉眼泪,他却满不在乎的说“没事,你不是一直叫我减肥嘛,这点苦算什么”。就这样,陕北地区的客户渐渐的被他的敬业精神打动了,市场慢慢的就被他撬开了一个口子。仅仅04年一年,他在陕北地区就销售了炸药达400余吨,占全厂年产量的十分之一。
2008年,厂党政对陕北市场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陕北市场年销售量要力争年销售5000吨的奋斗目标,这几乎占全厂年产量的一半,要完成这个目标,任务非常艰巨。指标分配给李波后,他没有一句怨言,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这个重担。而就在这时,李波同志的爱人被检查出患有淋巴肿瘤,急需手术治疗,家里还有不到2岁的孩子需要照顾。爱人需要他,孩子需要他,但此时陕北的开发工作更需要他。市场还没有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如果不继续巩固和开发,市场就有可能丢失和萎缩,这将会给一五三厂的发展带来重大的阻碍。李波他深知陕北市场的开发需要他,但家里更需要他,厂领导也考虑到李波家里的困难,决定换一个人去管理开发陕北市场。但李波同志坚决请求领导别换人,他能克服自己的困难,能安排好家里的一切,陕北市场不能没有他,他对那里的一切情况都很熟悉,与客户的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如果换了别的同志,5000吨的任务完成就更加困难。厂领导在李波的一再要求下,同意让他继续留下开发陕北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方面安抚爱人,联系医院,安排爱人的手术;一方面还与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陕北市场的情况。待爱人手术完后一周,他就把爱人托付给岳父岳母照顾,孩子托付与父母看管,挥泪告别了爱人与孩子,他就毅然赶赴榆林,一呆就是50余天。那段时间,小伙子一下子就瘦了20余斤,面容更是苍老的许多,谁看了都感到心痛。回到家后,爱人生气的说:“你还知道回家,为了工作你都不要家了,简直就是个工作狂。”他很内疚的笑着说:“我爱这份工作,我也爱咱这个家。榆林的工作离不开我,我真的很对不起你娘俩。”
三、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
2009年11月,时值北方天寒地冻。榆林客户急需14吨炸药,购买手续电传到公司后,要求24小时内送到矿区,否则矿井将要停产。李波当时有病在家,连续几天高烧不退,在家打点滴。接到电话后,他拔掉针头立即赶往厂里,联系车辆为客户装货。为了确保货物能按时安全送到,他不顾高烧,亲自跟随车辆前往榆林。半路上下起了大雪,恰逢车上暖气出现故障,为了不耽搁交货时间,他和司机没有顾得维修暖气,就继续赶路。这时雪越下越大,路面湿滑,行车艰难。克服种种困难,李波强忍着严寒与高烧,还不停的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就这样坚持赶路,饿了也顾不上吃一口,困了就在车内打个盹,在第二天十点多,终于安全到达。他们顾不上休息,又顶着凛冽的风雪陪同客户将货物卸到库房,保证了客户的正常生产,从而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尊重。
他就是这样一个时刻心系客户,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半年时间他都奔波在路途和客户那里,十余年间,脚步遍布全省各个地区(渭南、西安、宝鸡、铜川、延安、榆林等地),行程30余万公里。在他的辛勤工作下,近年来陕北市场每年都能超额完成6000吨的销售任务。为我厂产销平衡做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我厂全年销售12046.7吨,比计划多销1046吨,比上年同期多销974.7吨,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527万元,创历史新高。同时李波同志还赢得了全厂干部职工的尊重,多次受到厂领导嘉奖,连年被评为局、厂级先进个人,2010年被厂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三型六化”星级员工荣誉。
编辑:鱼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