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爱 无 疆
——“三八”妇女节献给徐家沟煤矿安全矿嫂
3月6日上午,铜川市妇联召开庆祝“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陕西煤化集团铜川矿业公司徐家沟煤矿“矿嫂安全亲情服务队”被授予“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这是继去年“矿嫂安全亲情服务队”被陕西省妇联授予“陕西省先进巾帼志愿者团队”称号之后又获得的一个荣誉称号,矿工们和领导闻听喜讯后高兴地说,“矿嫂安全亲情服务队”获此殊荣当之无愧。
今年春节,陕西煤化集团铜川矿业公司徐家沟煤矿过了一个别样的年。从除夕到正月初六,每天矿上派最高级的轿车到矿工家里亲自把矿工及其老婆、孩子都接来,由矿领导陪坐,吃一顿“光荣饭”,再免费看一场3D电影,然后再用轿车把他们送回家。这对一个煤矿工人来说可是一件无尚光荣的事,他们身着帅气的黄马甲,矜持而骄傲地路过邻家的门口,穿过村里的小路,在别人又好奇又羡慕的眼光中,一家人光荣地坐上轿车驶向连续2330多天安全无事故,陕煤化集团重组改制企业对标管理单位徐家沟煤矿。这些矿工可不是普通矿工,他们是年前通过各区队职工投票,公开、公正选拔出来的80多名“安全大明星”。
可很难想象,这些明星是在15名不拿一分钱工资的矿工家属们的建议和策划下产生的。这15名妇女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安全矿嫂”或者“志愿者矿嫂”,她们义务从事煤矿的安全工作已有14个年头。矿长李福锦说,她们是徐家沟煤矿2330天安全奇迹最牢靠的后方保障。
泪水催生一颗种芽
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直到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顶板烂似豆腐渣,地板软似一盘沙”,在全省乃至全国煤矿井下地质条件最差之一的徐家沟煤矿,年年发生伤亡事故。每一次事故,死者去也,生者无限哀伤。1999年,现年48岁的矿工妻子师玉莲和景玉兰、王改梅几个姐妹作为家委会成员,协助处理伤亡事故,每次看着死者的父母、妻儿伤心欲绝、撕心裂肺的痛哭,她们也放声大哭。一大家子,一个男人走了,天就真的塌了!“安全事故给我们矿区带来的灾难太大了!”,在师玉莲的建议下,姐妹几个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大胆决定,她们居然要挑战徐家沟煤矿恶劣的地质环境:“从现在起,我们组织一批没事做的家属,进井下矿工家庭、进他们宿舍,对每一个违章作业的工人进行安全帮教。谁要是违章作业或者提不起精神迷迷瞪瞪上班,我们就要好好管教管教,直到他们彻底懂得安全的重要,做到时时刻刻保护好自己。”
师玉莲、景玉兰、王改梅等几个姐妹开始进家入户动员家属们加入到这个行列来。有些同志愿意,但有些同志不但不愿意,还在背后说风凉话,甚至嘲笑:“吃饱了撑的,把自己的男人管好就行了。” “简直就是缺心眼,连一分钱也不挣,瞎折腾什么。”但她们没有气馁,姐妹们边动员家属边开展安全教育。
徐家沟煤矿1000多名矿工近一半来自周边的农村,她们进职工宿舍,有时还步行几里路上门帮教那些“三违人员”,但遇到的却大部分是很尴尬的局面。要么招来工人们异样的眼神,要么敲开门,主人一看是她们,大声说一句:“我家的事要你们来管嘛?”接着就是“哐当”一声关门的声音。拒之在门外的姐妹们委屈得不知哭过多少回。
至今,大家还记得最难“公关”的一次上门帮教。那是2005年的一个夏天,该矿原掘进二队职工高栓虎因违章作业受到矿上的严厉处罚后,想不通,带着情绪上班。得知这件事后,师玉莲带着几位姐妹步行了九里路到上马村高栓虎的家中做帮教工作。但高栓虎和妻子非常愤怒,连挖苦带讽刺就把他们给撵出来了。大家只好打道回府。后来,她们又去了,受到同样的礼遇,对抗情绪更大:“我们的钱也罚过了,领导的严厉批评也挨过了,你们还要我们做什么?”隔着门框,高栓虎的妻子抛出来这句话后又是重重地把门一甩。看来这个办法行不通。于是姐妹几个找到了村委会,要求协调解决这件事。听了村支书的分析后,大家才意识到这样三番五次去人家里,会给高栓虎家在村子里带来不好影响。于是第三次,大家自己掏钱,提着水果冒充亲戚来到王家。看到几个妇女提着水果满头是汗地又站在门外,高栓虎的妻子这次心软了,这才把大家让到家里坐。姐妹几个推心置腹地给高栓虎夫妇讲安全事故的危害,分析带情绪上班的安全隐患。高栓虎夫妇这次没有说难听话,但仍然有抵抗情绪。“工作没做彻底,咱们的任务就不算完成。”接下来,她们带着礼物第四次、第五次,直到第六次,高栓虎一家人是彻底被她们感动了,留着大家吃了饭,并写了保证书,保证以后时时刻刻记着安全。
深井里的触动
师玉莲带领姐妹们悄无声息地年复一年地做着这件事,虽然事故仍然发生,但她们的说教还是起到了不少作用。她们相信,只要人人都足够重视安全,总有一天事故会不再发生。直到2005年发展壮大到15人的这个团体才被当时的矿长现任铜川矿业公司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师同民得知。听了几年来她们所做的一件件感人事迹,师同民为之一振,迅速召开班子会议,向上级汇报,吸收她们为内部职工。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好意却找到了她们的拒绝:“活我们继续干,但钱不能要。因为我们的出发点只是让矿工平安回家。如果拿了工资,那我们的想法就变味了。”
这些朴实的矿工女儿、矿工妻子或矿工的母亲,她们只是想用最原始、最纯粹的方式表达一下对矿工的责任和关爱。
从此,她们有了自己的办公场所,成了徐家沟煤矿不拿工资的“正式”职工。为了让她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亲人是如何工作,矿上批准,由专人带领着她们第一次下到千尺井下工作面参观。当载着她们的罐笼一米米深入井底,起先兴奋地大声说笑的姐妹们渐渐安静了下来。这与她们平时想象的景象距离相差太远了,黑暗、潮湿、遥远,都使她们感到一阵阵与世隔绝的惊恐。下了罐笼,步行往前走,走过风巷,走过大巷……约5、6公里路后,来到掌子面。她们爬进一米高的工作面,爬了不到两米,全都“哇”一声哭了。直到几个小时升井后,谁也没有说一句话。
这是一次精神洗礼。她们在千尺井下触及到自己心灵的最深处。
“我们的矿工太不容易了。我们要把所有的爱给他们。”
有了矿上的大力支持,15个姐妹就敢甩开大整。她们把所有的下井工人都纳入到安全管理范围,同时发动家属协助管理。几十个打麻将、乱串门、不好好给丈夫做饭、洗衣的女人受到她们的谴责,并下井接受了教育,对丈夫变得体贴入微。有些还加入到协管队伍来,除了参与安全帮教外,还一同为矿工送茶水,缝鞋垫,洗衣服等等,想着法子为矿工做事情。这就是陕西煤炭系统各矿井已经推行了好几年的“安全协管”最早雏形。
生命因爱而绚丽
自从2005年这15名“矿嫂”被吸纳为“正式”职工后,连续6年,徐家沟煤矿再也没有发生过伤亡事故。近年来铜川矿业公司相继在徐家沟煤矿召开了安全文化建设现场观摩会、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000天庆祝大会和女工家属协管安全工作座谈会。铜川矿业公司其他7对生产矿井及辅助单位都来学习。这当然是近年来铜川矿业公司“安全零目标”的大力实施和徐家沟煤矿加大安全管理的结果,但谁又能说这不是她们的功劳呢。
这15名“矿嫂”想着法子关爱矿工。2009年端午节前一天,她们突然想到要为矿工包粽子,共同商讨一人包100个粽子,第二天必须让矿工们吃到嘴里。这可是个重任务,谁家也没有这么多材料。于是大家拿出钱立刻分头行动,有的还动员了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出去采购的采购,在家忙活的忙活。包的包,煮的煮,俨然一条流畅的生产线。整整一天一夜,大家都没睡觉,赶第二天一早第一个班的工人下井时,她们端着热气腾腾的粽子已经来到井口。“一人两个。”工人们太惊讶了,这可是第一次在井口吃到粽子。
矿长李福锦和其他领导听说这件事后,又惊又喜,并从中受到启发:“以后只要为矿工做事,全力支持。但绝不能让她们再掏钱。”于是夏日绿豆汤、冬天枸杞红枣汤每天被送到矿井口;检修期间,一笼一笼冒着热气的包子,轮流被她们亲自送到井底;逢年过节,按照传统习俗做出的各种各样食品也被她们送到井底。7年来,她们就像保姆一样呵护着每一位矿工,大大小小谁也无法统计她们到底为矿工做了多少件事。去年“矿嫂亲情服务队”被省妇联授予“陕西省先进巾帼志愿者团队”称号。是煤化集团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单位。矿工们说,她们是发自内心的关爱我们,如果我们再不重视安全,那在这些女人面前就抬不起头了。
安全已经成为徐家沟煤矿的一种特色文化。连续4年,这些姐妹出点子,想办法,配合煤矿创新各种各样考核奖励形式,从答题、戴红袖章到穿黄马甲等等,都别出心裁地维护着矿工的生命。
因为有了这些妇女,徐家沟煤矿职工与职工之间,职工与家属之间,家属与家属之间都多了和谐的气氛。她们就像芬芳的玫瑰,使矿区变得温暖舒心。
(铜川日报记者 冯 洁 公司党委宣传部 李德强 席选民)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