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英勇无畏的矿山救护队,在特定的环境下,从事着特殊的使命。继1994年7月和 2001年分别协助铜川、榆林警方破获黄堡镇杀人案和“7.16”榆林横山炸药爆炸案后,又一次积极协助铜川市王益公安机关取得铁证,为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发挥了独特作用,将使惨遭杀害的亡灵得以安息。

2010年1月22日清晨7:30分,铜川局救护大队二十名指战员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赶赴荒郊野外的陈家河(原铜川矿务局阶级教育展览馆“霸王窑”)执行一次特殊而艰巨的任务——打捞被铜川市王益区公安分局侦破的2010年“1.1”凶杀案中的三名被害人尸体。
2010年1月1日,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陈家河地段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杀案,嫌犯为图钱财,谎称有废品出售遂将收购废品的一对夫妇及其亲戚三人骗至当地,在夜半三更的夜晚,有计划、有预谋将受害人一一杀害,弃尸于废弃的深井后,驾驶着受害人的农用车逃往老家。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很快将嫌犯缉拿。罪犯虽然对其罪行供认不讳,但基于办案程序“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之铁律,找到受害人尸体就成为侦结此案的关键。王益区公安机关多次和其他部门协商无果后,找到铜川矿务局请救护大队给予帮助。
“霸王窑”建于清末民初,是一废弃了70余年的竖井。据当地老人回忆,该井上宽下窄,井深130米左右。因无资料可查,井下情况不明。鉴于这种情况,矿务局有关领导对此非常重视,要求救护大队要站在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认真对待,并组织专业人员对救护队制定的尸体打捞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证,明确了确保自身安全的救护原则。为保证救援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王益区公安机关根据打捞方案的要求,协调其他单位特意制作了下井的罐笼,调用了用于提升的吊车和相关设备,并在井口搭设了坚固的平台,从而为解救工作创造了条件,于是便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第一次解救行动开始前,救护队首先用局扇排除了井下的有害气体,然后由两名身背氧气呼吸器的救护指战员乘坐着直径80公分,高180公分的罐笼下井侦查,在距井口约110米处,发现三名遇害人几乎被冒落的矸石掩埋,只有几只脚裸露在外,且被卡在半空中。侦查人员在挪动石块救出第一位受害人时,不料松动的矸石连同其他两个遇害人一起往下塌陷,用矿灯向下照,一团漆黑深不见底。见到此状,救援人员深知,如果蛮干无疑将增大工作的危险性和强度,不得已救援人员只好将第一名受害人用麻绳固定在罐笼底部后,一同升井。
负责现场指挥的救护队领导得知此情况后,认真分析了井下的现场情况,要求第二次下井的指战员携带上铁锨、洋镐和钢钎开始第二次救援。到达地点后,下井人员用绳索把自身与罐笼紧紧联结,站在松动的土石堆上,小心翼翼的将埋压的矸石一一清除,在狭窄的空间里工作2个小时后,又将第二个遇害人救出。紧接着又开始实施第三次救援行动……。历时10个小时,终将遇害者全部救出。
本次解救任务之所以能够安全顺利完成,完全得以于铜川矿务局、救护大队及公安机关的紧密配合与协作。不仅集中体现出铜川局救护队精湛的技术和特别能战斗的顽强作风,更彰显出铜川局和救护指战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弘扬社会正气的决心和气概,奏响了一曲警企合力惩治犯罪,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乐章。
编辑:刘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