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2011年7月12日第三版
本报讯 (杨建奇 常 昱)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黄陵矿业公司党委围绕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努力打造西部第一企业的战略目标,始终坚持五个结合,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2010年以来,生产原煤1940.13万吨,完成利润33.14亿元,上缴税费20.33亿元,连续两年实现安全生产零目标管理,创造了安全生产煤炭3500万吨无死亡的好成绩,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煤炭工业“五精”管理示范基地和全国首批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并荣获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十佳企业、省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省文明单位标兵、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黄陵矿业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五个结合:一是将创先争优与“四强”、“四优”创建相结合,增强企业党建活力。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当安全生产先进、文化建设先进、精神文明先进和管理创新先进,做到了重要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引导党员在当先锋、作表率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坚持将创先争优与创建“四”班子相结合,引领企业科学发展。坚持管理创新,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和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使矿区效益不断创新高;推行干部走动式管理,有力推动了安全生产;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矿区营造了“讲大局、促团结、树正气、谋发展”的和谐氛围。三是将创先争优与科学发展观“回头看”,以人为本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着重解决职工住房、子女就业、业余生活等实际问题,改造24栋家属楼和两座单身公寓、建成高标准职工公寓1座、开工建设28栋家属楼,培训录用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职工子女106名,解除了职工后顾之忧,建设现代化的职工文体中心和矿山森林公园;职工人均年收入由2008年的5.6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8.2万元。让煤炭工人体面生活、快乐工作,在黄陵矿区变成了现实。四是将创先争优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黄陵矿业公司党委推动企业管理创新,通过开展全员“双述”(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活动,着力打造“5+5”岗位管理文化品牌(即在推行以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为主要内容的五精管理基础上,打造五星级员工),率先在陕西乃至全国煤炭系统推行岗位价值精细,把岗位变成了规范操作行为、强化现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升职工素质的重要平台,实现了岗位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和保障安全的目的,为国有企业打破分配瓶颈、强化安全管理、保障职工主人翁地位创出了一条新路。五是将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投资建成西北最先进的隆坊5000吨生态果蔬中心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南河寨新村,帮助周边7个结对村组改善基础设施,培育主导产业,扶持村办产业,拓宽了农民致富门路。目前该公司正在与地方政府共同投资20多亿元,力争2—3年内把公司所在的店头镇打造成西北明星乡镇,让干部职工和周边群众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以工业反哺农业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国有大型企业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