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五篇文章 打造一流企业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华炜
在韩城矿业公司调研时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2010年5月1日
同志们:
今天利用五一放假时间来看看大家。刚才听了冉忠同志的工作汇报,我对韩城矿业公司一季度的工作很满意。首先,实现了安全生产,对你们的安全工作很满意。当然,安全工作永远没有终点,永远不能说很好,永远要不断努力,好上加好;生产经营情况也不错,感谢韩城矿业干部职工的努力,感谢大家的奉献,并对你们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怎么通过“十二五”使韩城矿区振兴起来?怎么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平衡、分析“十二五”规划?这是我最近重点思考的问题。前几年,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即战略重点北移,从渭北老区向陕北新区转移。我们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使陕煤集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集团公司经过努力,已将小保当井田纳入了“十二五”创业规划,计划建成一座年产4000万吨以上的世界一流煤矿、超越神华集团的样板煤矿,使其成为集团“十二五”发展的有力支撑。陕北的张家峁收益权归韩城局,你们可以借此筹集到一部分资本金,用于发展。但是,一个张家峁不足以解决韩城的全部发展问题。在去年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在想,当初提出稳定渭北矿区,难道渭北矿区的周边没有资源了?难道渭北的资源比兖矿、河南、淮南等矿区的开采条件还要差?战略重点北移很重要,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否能完全解决渭北老矿区的问题?能否解决近7万人收入增长的问题。于是, “稳定”渭北老区,就调整为“振兴”渭北老区。
我到集团公司工作三年多了,一直在关注韩城矿区的发展问题,现在我感到韩城矿区的发展方向明确了,终于找到了一条比较实际的、能够实现的振兴发展之路。把眼前和未来结合起来,应该把哪些事情做好?我想,制约韩城局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矿井灾害严重,安全压力大;二是产出规模小,收入总量低;三是局老、人多、包袱重。有针对性地做好几篇文章,解决这几个问题,矿区就会呈现新的面貌。
首先,要做好技改达产文章。你们的三对生产矿井的技术改造,用科学发展观来看,是改造到你们现在提出的1000万吨的生产规模合适,还是达到核定生产能力合适?桑树坪矿核定生产能力是210万吨,下峪口矿是150万吨,象山矿井是240万吨,目前三个矿井都没有达到核定生产能力。我认为,应从储量、产量、安全的关系上找到最佳平衡点。最现实、最稳妥的途径是用最少时间、最少投入的技改,使现有三对矿井到2012年达到600万吨的核定生产能力。你们的产品是精煤,你们出600万吨煤就相当于出了1200万吨长焰煤的产值。这样实现第一步人均工资5万元的目标就有了充分保证。
其次,要做好扩能增量文章。从根本上解决韩城局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立足于原来的井田,开发周边的煤矿。积极二字是一种心态,如何与时俱进,把周边的资源都拿到手,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建设新井、增加产量可以成建制地安置富余职工。要想尽一切办法建设王峰井、薛峰井和柳壕沟煤矿。柳壕沟煤矿旁边的横沟煤矿资源量非常大,要更多地瞄准这块资源,从技术上解决问题,为下一步开采横沟煤矿奠定基础。韩城局合作开发柳壕沟煤矿这项工作做得好,应该表扬。你们要把这三个项目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盯紧、抓好,韩城局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三个矿井的规模搞多大,要根据资源状况,考虑高瓦斯及复杂地质条件,认真研究,科学定量。这三个矿井是你们“十二五”的增量,做好增量这篇文章,到“十二五”末你们的产量将达到1500—2000万吨,相当于其他局3000万吨的产量,届时你们的销售收入将有望超过铜川,成为关中四个局的领头羊。
第三,要做好煤炭深加工的文章。你们提出“以精图强、多元发展”的战略,将生产的煤炭全部入洗成精煤,再配套建设一座2×30万KW煤矸石电厂,可以消化掉煤泥和洗矸,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均衡、清洁发展。你们还与宝钢、神木合作搞两个大项目。从理论上讲,用兰炭副产品可以制成质量最好的高炉喷吹煤。你们要与宝钢资源公司、神木煤化工公司继续商谈,做好煤的深加工文章,以此促进和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现在集团所属企业都在谋划发展,销售收入80%以上是煤炭,如果煤炭市场发生变化,对企业的影响肯定非常大。因此,集团还要着力打造多元发展的第三个支柱。到2012年煤化集团的发展格局是形成煤和煤化工两个支柱,煤化工收入将超过煤炭。大家知道,集团已经成立了陕南投资开发公司、在长安银行持股20%、参股清水川电厂等一系列建设,不断壮大第三个发展支柱。
第四,要做好解决人多问题的文章。渭北老矿区普遍存在用人多的问题,现在已到了该考虑2012—2015年职工人数的时候了。对职工人数的控制要作为一篇文章来做,我要强调的是不能做对不起职工的事,即便是下岗分流,也要解决好职工的收入、住房、生活等问题,确保企业稳定。人的问题,一定要寻找出路。一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分流、安置部分职工;二是通过自然减员,控制人数增加;三是集团公司内部改造重组,按照条块管理,减少了矿区的人员负担。2004年我们成立了煤业集团,进行了产业重组,为集团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几年来,集团公司在原来12家企业的基础上扩展到40多家企业,通过重组真正重造了一个现代化的煤化集团。在重组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不少工作,组建成立了建设集团、重工集团等,今年还将进行科技、后勤板块重组,以精干主业,提升竞争力。以后韩城的主业将形成6个矿,要通过分流、安置,将主业的人数降到1万人以下。
2006年我刚到集团工作时,集团职工人均工资1.8万元,2009年人均达到4.5万元,三年职工人均工资增加2.6万多元。我相信,在我们这一届班子的任期内一定能够把陕煤建成陕西最好的企业,建成职工收入最高的企业。集团绘就的发展蓝图,现在大家已经看到了希望。我们一定要把“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员工”作为企业主要管理者坚定不移的理念,一定要把以人为本的文章做好。如何稳定职工队伍?如何实现安全生产?如果职工收入过低,整日为子女上学、住房等发愁,在工作时肯定会分心,也就很难做到安全生产。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提高职工收入,一定要让自己的职工安居乐业。在下决心提高职工收入的同时,集团计划投资90亿元,利用3—4年时间进行棚户区改造,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到2012年将至少建成10万套住房,让每户职工都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实现居者有其屋。
第五,做好管理上水平的文章。我常想,在煤业集团我管什么?我的主要任务,是管明年、后年的事情,管未来的事情。在今年的工作会上,高总的一句话讲得很好,值得深思。他说,今年集团要实现500亿元的销售收入反而很费劲,2012年实现1000亿元的销售收入困难不大。这说明了什么?说明集团现在就在为明年、后年的1000亿元销售收入做工作。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班子,必须要有一个人管企业长远发展的事情,带领大家扎扎实实为将来做事,这个企业才有希望,才能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这就叫战略管理。只有这么做,才能有项目;有了好项目,就能筹集到资金,企业的发展才能有支撑。我认为我到陕煤集团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让企业的老总们超前思维、战略管理,超前考虑明年、后年,乃至未来的事情。这就如同下棋,下一步看两步,超前思考后三步、四步的棋,才能赢。
关于管理上水平的问题,在今年的工作会上我讲,各煤炭企业可以请淮南或者兖矿派人来帮助我们加强管理、解决存在问题。黄陵与淮南达成协议,请淮南派高管到他们的矿井任职,用两年的时间用淮南的办法彻底解决瓦斯、抽放和安全等难题。韩城的盘龙煤矿灾害严重,由郑煤集团代管后,年产量达到了70—80万吨。在管理方面,只有与高手过招,我们才能成为高手。韩城矿区灾害严重、地质条件复杂,也可以尝试这种管理办法,按照经济规律去管,引进中国煤炭企业最先进的管理模式,来解决我们的问题,来提升我们的管理,让我们的矿井达到中国最高的管理水平。
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去了一趟黄陵,高度赞扬黄陵矿业公司的管理,认为黄陵矿业公司安全“手指口述”做得很到位。兖矿的井下条件和我们差不多,他们在安全方面提出了“零死亡”目标,连续几年未发生安全事故。以前老听人说,煤矿发生零敲碎打事故不可避免,后来看到兖矿实现了“零死亡”,我就思考人家为啥能做到。我想管理上最难办的是人情,安全最重要的是严格,管理上水平非常重要。借鉴其他单位的管理经验,是管理上最便捷的一种方式。我希望你们多学先进企业的管理,在管理上出新招,下决心通过管理方式的转变,把自己的管理做得更好。
收假后,我准备召开一个会,专题研究各单位在“十二五”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主要矛盾,使集团的“十二五”规划更有针对性、可行性,在“十二五”期间将陕煤集团打造成中国煤炭行业的一流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