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按:2015年既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又是承上启下为“十三五”布局谋篇的关键之年,更是陕煤化集团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一年。为确保集团公司“十二五”各项既定目标顺利完成,为打好“十二五”收官战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集团公司网站和微信平台开设“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努力打好“十二五”收官战”专题系列报道,重点围绕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在今年工作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目标和贯彻落实集团公司2015年工作会精神情况进行宣传报道,为全面推进企业的改革发展鼓与呼。
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努力打好“十二五”收官战专题系列报道之五:
韩城矿业公司:让生产经营数据从纸上落地
新年伊始,韩城矿业公司结合市场形势变化,摆开了坚决打赢减亏增盈翻身仗的阵势。明确了原煤煤质同比提高200大卡,原煤成本同比下降10%以上等生产经营指标,并强力推行生产成本过程管理,实施全员全过程创新增效,确保各单位和员工的绩效成果与生产经营目标一致,使生产经营数据从纸上真正落地。

数据一:原煤煤质再提高200大卡,以最优的质量和品种结构,满足市场和用户要求,实现提质保市场。
该公司抓住煤质不放松,在提高煤质上下足了功夫,积极应对市场。去年原煤发热量比前年提高了349大卡,今年原煤热值要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200大卡,达到4900大卡以上。为此,该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在工作面设计上根据地质资料,按降高增宽设计施工,减少破岩量,在新采煤面形成后,制定详细的配采方案,加强煤质预测报告,指导采面科学合理开采。各矿所有的岩巷、半煤岩巷掘进采取分装分运或分时段运输措施,防止矸石及脏杂物混入原煤系统,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原煤污染。
坚持跟踪调研市场和用户需求,通过算账对比,发挥多煤种可掺配和配洗的资源优势,对各矿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以电煤保产销平衡,以陕西省名牌产品“龙门”牌瘦精煤保市场,满足市场和用户要求。同时重点开发新用户,加大销售份额,确保煤炭不积压,实现效益最大化。

数据二:确保原煤成本同比下降10%以上,切实把成本管理融入生产管理过程中。
该公司围绕围绕降本增效,扭亏增盈目标,以强化落实煤矿“三大环节、八大过程”安全生产成本管理体系为抓手,重点对现有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进行了最佳优化,减头减面,发挥综合机械化效能优势,合理集中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对矿井通风、供电和运输系统进一步优化,切实解决了生产环节复杂、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确保二级单位各项费用在去年的基础上下降10%。同时,在积极推广应用沿空留巷、11号煤下解放层开采和3号煤综放技术研究成果,降低成本,释放主采煤层产能的前提下,开展提高单产、单进综合技术研究,使其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20%。并与科研院所合作,对韩城矿区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综采少人作业技术进行攻关,解决一线人员紧张问题,降低人工成本。
在材料设备的管理应用上,按照比价程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挑选质优价廉的产品和设备,满足生产所需。针对井下工作面的实际,对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进行有效监控,真正把煤矿“三大环节,八大控制落到实处”。鼓励职工在工作中积极开展“五小”创新活动,一些有特长的职工结合岗位实际,优化工艺流程,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改善井下工作条件,涌现出了一批创新实用项目,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材料消耗,提高了工作效率。

数据三:公司机关和各二级单位机关人数在现有基础上精简10%,力争3至5年内公司机关人数从240人精简至150人以内。
该公司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按照职能清晰、精简高效的原则,优化机构岗位设置、完善劳动定额、编制定员标准,积极推行“一职多能,一人多职”机制,大力压缩机关、地面人员,提高劳动效率。对一些相近职能或融合性强的职能部门进行整合,控制公司机关工作人员人数。同时,在规范劳务派遣、业务外包用工,全面清退退休返聘、借调、临时用工人员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内部富裕人员分流协调机制,对管理岗位、技术岗位缺员的推行竞聘制度,打破身份界限,对地面、机关富余人员经转岗培训合格后调整到缺员岗位,确保公司及所属二级单位机关人数下降10%,地面及辅助职工人数下降5%。坚持“能用设备不用人,多上设备少用人”的原则,大幅度减少现场作业人员,达到减人提效、保证安全的目的。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