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集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集团要闻
人民网:研发核心技术 为未来铸造竞争利器
作者:梅方义 汪琳   来源:集团网    发布日期:2018-11-06   点击次数:
分享:



在陕煤集团,有一个企业,自成立以来,重大科研成果层出不穷,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0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1005件;在这个技术创新基地,大量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一批新型产业蓬勃兴起,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延伸……这就是陕煤集团技术研究院,它支撑着陕煤集团不断打造竞争利器,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陕煤集团技术创新的摇篮。

陕煤集团技术研究院院长闵小建谈到:“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技术研究院事关集团转型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也是企业最突出的差异化优势,掌握核心技术,意味着掌握未来。”陕煤集团的产业涉及煤炭、化工、钢铁等多个产业,都离不开创新这个原动力和引擎,特别是围绕煤、配套煤所探索的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和清洁高效利用,唯有把握煤炭行业的变化趋势,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才能为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提供有力支撑。

用行动诠释科研态度

介绍、分析、讨论、交流……几轮博弈,他愈战愈勇。最近,对技术研究院煤矿用新材料研发项目部负责人35岁的博士徐文全来说,这次平煤集团之行,打开河南矿用新材料市场,他志在必得!此次推广的是新研发的煤矿用瓦斯抽采钻孔密封注浆材料、煤岩体加固材料、矿井防尘材料等。

他回忆,在中国矿业大学读硕士时,导师王恩元教授在入学第一堂课就告诉他——选择了“安全工程”就选择了和安逸绝缘,就要用科技创新保障矿区的安全生产。来到陕煤集团技术研究院后,他成为了煤矿一线科研工作者。

在对全国近20对矿井井下实践实验中,他发现矿井瓦斯防治领域尤其是瓦斯抽采方面,抽采率普遍较低,究其原因,是抽采钻孔密封工艺和材料不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他带领团队,矢志研发新型瓦斯抽采钻孔密封装置及封孔注浆材料。五年来,他和矿工兄弟们同吃同睡、同工同劳。为了观测封孔材料的试验数据,他驻矿时平均每月下井20次以上,24小时连轴转也是家常便饭。为了得到封孔材料的最佳性能,先后进行了1000多次实验室试验,以及30多次井下实验。2017年6月,徐文全团队终于研发出了一种瓦斯抽采钻孔密封装置及封孔注浆材料,现场验证显示,能有效解决瓦斯抽采率低、封孔质量差、现场施工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该成果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9月,该研究成果开始转化,在推广初期,产品质量和性能,获得了韩城矿业、彬长矿业公司、黄陵矿业公司的青睐。在现场推广试验阶段,为赶进度,徐文全更是经常肩扛100多斤的封孔注浆材料疾步穿梭巷道中。目前,该项技术经陕煤集团内部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和反响,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徐文全亲自跑市场、跑推广,先后去了贵州、河南、四川等地。如今,封孔注浆材料已经扩展至贵州、四川及陕西部分矿区,目前已经签订了400余万元合同,预计一年销售额能够达到上千万元。同时,封孔注浆材料在盘江精煤公司、汪家寨矿业公司等多个矿区也进行了试验,下一步将进行推广和商务谈判。

科研是要100%的严谨

2013年7月,29岁南京大学化学专业博士薛其才加入了研究院,现在他是陕煤研究院精细化工课题组长,主持新工艺、新产品开发。近年来,他带领小组成功开发了苯甲醚、对苯二甲醚、1,2,3-三甲氧基苯三个产品的绿色环保生产工艺,彻底解决了我国现有工艺严重污染的难题。

在前往陕煤集团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材料基地的车上,笔者采访了他。这个皮肤黝黑,带着黑框眼镜,谈起技术,精准而又严谨的年轻人,告诉大家,科研不仅仅是在高端、精密、洁净的实验室,更多的是要奔跑在一线。

苯甲醚用于生产医药、香料、农药、染料,也用作溶剂。工业上现行生产工艺污染严重,开发环保生产工艺迫在眉睫。2014年立项开发苯甲醚绿色合成工艺的那个夏天,薛其才团队每天煎熬在实验室探索工艺条件,下班脱下厚重的防护服,衣服都能拧出水来。仅筛选催化剂,他们就设计了100多个配方,进行了240次试验,最终获得了转化率达99.99%,选择性99.9%的催化剂。1年半的时间,小试工艺终于取得成功,现在正在开展中试及试生产。在试验中,要2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误差要小于2分钟,试验一开始,最少持续8小时左右,监测到晚上11点是常有的事。而密闭反应釜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为了避免漏气对实验结果造成偏差,每一次密闭都必须100%严格,两人协作,向反方向推合。试验那段时间,光拧紧密封螺栓他们操作了1440多次,结果大家的胳膊连筷子都举不起来。他们研发的苯甲醚绿色合成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一滴水、不产生一点固体废弃物,彻底杜绝了污染,为延伸煤焦油深加工产业链开辟了一条绿色道路。

“做科研就要实干、较真。”薛其才这样说。化工科研试验从制定方案、配料、监测、分析测试,必须反复论证。在华县基地化工中试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他们比施工方更严格,阀门位置是否方便操作,阀门压力等级是否合乎实验要求……每一个细节,细微处严格把控,杜绝万分之一的缺陷,保证试验线100%的可靠。

用执着诠释初心

乘车半小时,到达新能源材料基地。在新能源所光电与光热技术课题组30平方米的实验室,整齐有序的陈列着大大小小的烧瓶,反应釜、天平、摇床等设备仪器……

一身蓝色工装,不施粉黛,带着西安女子的质朴和率真,言语亲切又谦逊,这就是组长魏葳。这个31岁浙江大学能源系工程热物理博士,别看她年轻,但巾帼不让须眉,现在管理着有6个博士,以及研究生、工程师共30余人的课题组。

她正忙碌于实验室台前给小组成员分析墨水配方的实验数据。在读研究生时,浙大和美国联合启动培养计划,她被派到佐治亚理工学院访学一年,期间面对导师多次推荐的在美一流企业研发中心的工作机会,面对优渥的科研环境和待遇,她却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她带着执着的意念:从研究生到博士,国家免除学费,发放奖学金,一直心心念念,回来在技术研究方面为家乡做些贡献。2013年7月,她加入陕煤技术研究院。魏葳自信地说,做科技产品,他们团队有技术优势、平台优势,更重要是的是,他们建立起了产品信息快速反馈机制。对于客户提出的样品性能改进需求,从原材料选型、生产工艺变更、多轮测试、出厂检测、性能评价,他们最多一周就可以拿出新方案。

正是这样的速度,近年来这个小组有着丰硕的成果: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TO试验生产线和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膜试验生产线的建设及调试。其中,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膜的二期扩能线也已投入建设,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8项。

一个科研项目孵化需要5-10年,周期长、风险大,而市场又是瞬息万变,竞争对手更是摩拳擦掌,做实验,写总结,查文献,科研工作者是与时间赛跑的奔跑者。

材料技术研究所高分子合成与改性课题组李欣团队则用行动上演着速度与激情。

2016年10至2017年2月,是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材料基地建设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纳米吸能材料中试试验线建设的关键阶段。试验车间只有围墙和顶棚,还未安装窗户玻璃和排风扇,发电机发电,晚上用大灯照了工地,又要拿过来照明做装置搭建。3个多月,吸能材料中试试验线从图纸设计、装置焊接、调试运行等,李欣小组与事业部的同事们全程跟在现场。从南郊到基地,只有255一条线路的公交车,坐车2小时后,要步行40分钟才能到基地。周围一片荒地,无法定位到准确位置,没法打车、叫外卖,吃饭要走2小时。2016年12月连续的大雪,2个一万平米的车间,每天从窗户飘进来的雪花都是一层。材料和设备不受低温影响,但他们做调试,即使身着厚厚棉服,包裹得严严实实,脸上和手脚还是冻疮遍布,这样的经历,锻造了他们钢铁一样的意志。 (当地供稿 梅方义 汪琳)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蓝 图



上一条:陕煤集团党委2018年第二轮巡察进驻4家单位
下一条:陕煤集团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观摩交流座谈会在铜川矿业召开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