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回望2017,公司上下在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实干作为中取得了改革发展的新业绩;迈向2018 ,我们将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继续谱写铜煤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新画卷。为切实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群策群力奏响铜煤改革发展最强音,同心同德开创企业转型升级新局面,公司网站自即日起,将认真对照公司2018年“三会”的决策部署和出台的系列文件,通过对年度目标任务、重点工作、系列配套举措的归纳梳理、分类解读,以期达到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创新进取、共谋发展的目标。希望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执行、抓好落实,切实以团结奋战的新气象、实干创业的新实践、创新进取的新作为,努力为开创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矿区建设工作新局面汇聚强劲力量,做出新的贡献。
【公司“三会”精神系列解读】
公司科研项目激励实施办法解读
一、公司出台科研项目激励实施办法的依据和目的
公司科研项目激励实施办法制定参照了国家关于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相关政策,以及陕煤集团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相关要求。出台这一办法,旨在按照科研活动规律和科研资金预算管理要求,通过完善科研管理政策,优化管理流程,改进管理方式,加大激励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司科技创新体系,激发调动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紧密围绕企业安全生产和提质增效,发挥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切实在公司上下营造创新进取的良好氛围,促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推进,并着力通过加强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工作,破解制约推进工作的有关问题,细化实化政策规定和激励措施,既促进科技创新活力的迸发,又增强科研人员创造性和成就感,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推动公司安全生产和创新发展。
二、公司科研项目激励实施办法确定了哪些激励措施,项目等次是如何划分的,有何特殊激励措施
为落实公司科研项目激励实施办法,公司成立了相关领导机构,并在公司技术开发部下设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明确了办法适用项目和激励人员,以及激励费用的来源:本办法适用公司计划所列所有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考核奖励对象必须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人员以及其他相关参与项目的部门或单位的工作人员。科研人员激励费用来源为公司工资总额,对于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给予激励奖励,没有取得效益的不予奖励。与此同时,对于具体考核内容、激励项目的要求和奖励标准也进行了明确。
根据科研项目的实用性、推广性和取得经济效益等情况,将项目成果分为5个等次分别给予适当奖励,科研激励资金发放总额不得超过项目批复的预算总额。五个分类分别是:
1.一级项目有重大突破推动了公司技术进步,并在公司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应用,年创经济效益超过300万元以上或解决矿井某领域重大安全问题;
2.二级项目能推动技术进步,管理得到提升,成果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年创经济效益超过100万元以上或解决矿井某方面重大安全问题;
3.三级项目能推动技术进步,管理得到提升,成果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年创经济效益超过50万元以上;
4.四级项目在精优作业法、五小革新方面成果明显、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安全条件,取得经济效益10万元以上的;
5.五级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使管理制度得到完善,工艺流程得到优化,设备或工具得到改进,降低了劳动强度,改善了安全条件,降低了设备事故率。
与此同时,对重大成果和特别项目实施特殊奖励:公司对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一等奖项目奖励资金60万元;获国家级二等奖、省部级一等奖项目奖励资金50万元;获国家级三等奖、省部级二等奖项目奖励资金40万元;获省部级三等奖项目奖励资金30万元;在省煤炭协会、集团公司获得的奖励项目按文件执行;另外通过上级部门鉴定,鉴定为国际领先项目,奖励资金25万元,鉴定为国际先进项目,奖励资金20万元,鉴定为国内领先项目,奖励资金15万元,鉴定为国内先进项目,奖励资金10万元,通过集团验收项目,奖励资金5万元。
三、公司出台科研项目激励实施办法的目标指向是什么,如何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公司科研项目激励实施办法的出台,旨在通过健全完善激励制度,加大激励力度,充分激发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从项目整体策划、推进实施到考核评价和奖惩激励的制度体系与运行模式,最终达到促进科研项目工作任务完成、工作质量提升、科技效能发挥、加强科研团队培养、焕发企业创新活力的多重目标,以期通过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保持、增强和持久激发企业创新力与竞争力。关于办法的贯彻落实,公司上下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出本单位科研激励办法,广泛宣传办法实施中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健全和落实责任,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推动科技创新,推出创新成果,促进技术提升,助推安全生产和提质增效。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行以增加科研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特别要以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助推公司安全生产、创新发展、提效增收、追赶超越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提升科技保障支撑。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李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