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公司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公司要闻
铜川矿业形势宣传材料之六:徐家沟矿外出创业团队赴陕北创业的故事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5-10-09   点击次数:
分享:

铜川矿业形势宣传材料之六:

走出一步天地宽 创业奋进谋发展

——徐家沟矿外出创业团队赴陕北创业的故事

讲述人:徐家沟矿 滕建德

矿工兄弟们:

大家好!

我是第一批从铜川矿业公司徐家沟矿赴陕西延长石油矿业公司魏墙煤矿创业的人员。自2014年11月26日,我们徐家沟矿第一批赴陕北到魏墙煤矿创业的34名职工进入魏墙煤矿创业以来,已在这里工作快一年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个一年,但在陕北外出创业的这一年,却是与以往的每个年份都与众不同、值得铭记和难以忘怀的。因为这一年,既是我们外出创业人员个人工作和人生的转折,也是我们所在的徐家沟矿积极落实铜川矿业转型发展、二次创业战略部署,对外创业的开端和起点。

作为徐家沟矿对外发展的“先遣军”,我们第一支外出创业的人员可谓肩负着“打好第一仗、奏响创业歌、再谋新发展”的重任,我个人也有幸受矿党政的委托,成为第一批外出创业团队的负责人。我对此感到十分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

我们的外出创业,既为企业减轻了安置富余劳动力的压力,又为企业的创业发展、增收增效开辟了新路径。更为可喜的是,随着我们第一批外出创业人员的走出去发展,至今徐家沟矿已先后有8批、15个工种的215名职工,通过劳务输出和承包工程,在魏墙煤矿开辟出了铜川矿业公司徐家沟矿创业发展的第二战场。

我们外出创业人员虽然身在陕北,但每个人始终都关注着铜川矿业的转型发展和二次创业工作。

特别是我与工友们看到9月20日刊发在公司网站的题为《铜川矿业走出家门二次创业迈实步 全年外部创收有望达到2.1亿元》的文章后,我们更是群情振奋、激动不已。因为在公司外出创业的成绩单中有我和我的团队的贡献,有我们徐家沟矿的贡献。更值得欣喜的是,我们由此看到在全公司对外创业中,既有东区的回收关闭矿井,也有生产辅助单位,还有非煤产业和后勤服务项目,这标志着公司转型发展、二次创业的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初见成效,也充分说明了在铜川矿业的转型发展中,我们不是在孤军作战,而是在团队创业。由此,我们也可以畅想到铜川矿业二次创业必将对企业扭亏脱困、再谋发展开拓出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前景。

下面,按照公司开展形势宣传教育工作的要求,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我和我的团队在魏墙煤矿外出创业的故事,以及我们外出创业人员走出去创业的心路历程、工作生活和感悟变化,以期对公司转型发展、二次创业战略的深入推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面对困境 艰难抉择

铜川矿业公司是个有着60年历史的老煤企,我们所在的徐家沟矿作为公司东区的老矿井也即将走过50年的创业征程。矿井在2010年以前产能保持在60万吨,后经技术改造产能达到90万吨,相比公司其他矿井虽然产量不算大,但我们也以自身的努力为公司的发展尽到了应有的职责。

受当前持续不退的煤市严冬的冲击与影响,在矿井资源萎缩,井下管理难度大,煤价持续下滑,贫瘦煤滞销,库存高企,成本与售价严重倒挂,亏损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下,徐家沟矿的经营运行可谓举步维艰,发展窘迫。

作为老矿井,徐家沟矿煤炭资源萎缩,矿井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实际上在前多年已经显现,干部职工对矿井未来的发展此前也是有所担忧的,但职工群众也只是在闲谈中说说而已,由于矿井一直在正常生产,所以大家对此并未过分的高度关注,并希望通过千方百计继续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通过全矿职工的共同努力,积极维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但世上的很多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煤炭市场形势的风云突变,自2012年以来苦苦支撑了两年多后,为奋力扭转企业发展的困境,陕煤化集团于2014年十月忍痛出台了旨在促进企业轻装上阵、焕发生机、扭亏脱困、提质增效的十项改革举措,拟关停集团内一些资源萎缩、产能落后、经营困难、扭亏无望的矿井。我们徐家沟矿被列为关停的矿井之一。

对矿井未来发展的困境这一话题,虽然此前职工谈及或探讨过,或者说有不好的预知或预感,也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但当关停的决定一出,很多干部职工顿时感到一片哗然、无所适从、惶恐不安。

对于突然的变化,干部职工不是不理解大集团壮士断腕、痛下决心的改革举措,也不是不明白改革发展对于铜川矿业公司扭亏脱困的重大意义,只是大家没想到,改革的步伐会来得这么快。

消息在矿上一传开,职工群众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很多人不知所措,大家顿时感到“天都要塌了”,很多职工以不相信的口吻相互询问着“矿井要关了,这是真的吗?”,“几十年的矿了,关了之后职工的饭碗从何来?”,“矿井今后的出路在哪里,关井之后矿工该往哪里去?”

面对职工群众的惶恐不安,矿业公司党政领导纷纷走进矿井就安抚职工群众的情绪,促进改革顺利推进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矿上要切实做好形势政策的宣传,要让职工群众明白:内外压力之下,存亡攸关之际,安抚人心、保持稳定是第一要务,统一思想、宣讲政策是当务之急,明晰改革,确定策略,制定对策,向外突围,逆境求存,转型发展,二次创业是确保企业生存和职工饭碗的根本;特别是要让职工群众明白,深化企业改革,促进扭亏脱困既是市场倒逼,形势所迫,也是应对煤炭市场危机,促进企业突围解困的有力举措,只有一方面努力遏制老区大本营的亏损,一方面充分发挥公司和回收关闭矿井在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坚定不移实施转型发展、二次创业,走出去发展战略,才能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寻找到企业发展的新路径和新希望。

随之,面对井下设备物资回收和矿井关闭的调研在矿上迅速展开,推进改革的方案和系列保障措施也随之出台,公司领导还针对宣传行业形势、解读政策措施、稳定职工队伍、科学安排矿井回收关闭工作,超前思考谋划矿井下一步的发展思路等事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策略措施,并嘱咐矿井要摸清职工思想情绪、心理动态和相关诉求,切实做好矿井安全回收的安排部署,以及外出创业的谋划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矿党政也随之推出了多种形式、多种举措的宣传教育、政策解读、思想疏导、情绪化解、稳定人心、谋划转型、促进发展等工作。

在多措并举中,形势教育和思想引导的效应得到激发,职工群众也逐渐认识到改革会带来阵痛,但更会促进发展,与其怨天尤人,不如面对现实,与其惶恐不安,不如理性应对,危机既然已经来临,回避无济于事,世上没有救世主,生存发展靠实际行动,靠我们自己,唯有切实把命运的方向盘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才有出路,才能生存。由此,职工群众恐慌的情绪渐渐稳定,不安的焦虑渐渐平和,开始在心理上接受现实。

但要由接受现实转变为改变现实,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既是事之常理,也是人之常情。毕竟面对十年、数十年、甚至几代人赖以生存的矿井,面对家庭、情感、年龄、技能、生存、发展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与发展需求,很多人还是难以立即下定决心,作出抉择,因为离开故土家园,告别亲朋好友,踏上新的创业征途需要思想斗争和勇气毅力。可以说,在我们决定走出去创业之前,大家都经历了一个观望、等待、矛盾、纠结和煎熬的过程。

但再难承受,日子总要继续;再难抉择,总要有所选择。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最终在说服自己、战胜自己、挑战自己中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并最终使外出创业的人员不断的增加和扩大。

(二)调整心态 迈向征程

思路决定出路,心态决定行动。只有思路通了才能方向明,只有心态正了才能有理性的行动。

其实,对于我们外出创业人员来讲,由于大家都是长期生活在煤矿,都是以矿为家,所以人人心里都很清楚,作为资源型企业,煤矿必然都要经历创业、发展、兴盛、繁荣、减产、萎缩、关闭,转岗、分流、再创业、再发展的现实选择。很多人也明白,一辈子都是守着煤矿谋生,靠着煤矿生存,大家都熟悉煤矿,都对煤矿有感情,也都在煤矿上干着得心应手,要重新选择新的岗位,干煤矿还是最实际、最拿手、最得劲的。

但是为什么在需要大家作出选择的时候,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要重新选择不仅仅要考虑个人的实际情况,还得考虑家庭、亲人、子女,以及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其他事项。

然而,在目前行业形势变化,企业效益下滑,且铜川老矿区发展受到限制的问题,决定了老矿区本部只能容纳一部分守家创业的人员,随着东区三矿富余劳动力在公司内部消化安置的空间越来越小,决定了公司东区三对关闭矿井的其他富余人员必须走出去创业,才能赢得新的发展。

令人感动和欣慰的是,在矿业公司党政和徐家沟矿党政千方百计的努力下,最终为我们徐家沟矿富余人员,在位于陕北横山新建的年产300万吨大型现代化矿井魏墙煤矿争取到了进行劳务输出和承揽工程的项目,使处于困境的徐家沟人看到了创业发展的希望。更值得欣慰的是,徐家沟矿的干部职工在困境中没有等靠要熬、裹足不前、萎靡不振,不论是中年人还是年轻职工,都以对亲人、对子女、对家庭、对企业的责任,以及对个人发展的需求,勇敢地担负起了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通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思维、直面现实、挑战自我,带着希望和期冀,奔向了我们创业的陕北魏墙煤矿,以实际行动开创了我们创业的第二战场。

我们首批外出创业的员工,在经过前期的考察和对接之后,针对魏墙煤矿的实际需求,经矿上精挑细选,组织电钳工、瓦检员、机械维修工等特殊工种人员34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采取组织军训、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开展挑战赛等形式对第一批出征人员进行了涉及本岗位应知应会、机械故障快速判断排查处理、自救互救常识等方面的强化培训,使特殊工种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再提升,最终选派了34名矿井特殊工种骨干作为开赴了魏墙煤矿创业的“先遣军”,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我和首批出征的工友们清楚的记得出征的时间2014年11月26日早上7点整,出征时矿党政领导和职工家属及工友们一起为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依依惜别的场景中有豪迈更有悲壮,有叮嘱更有关爱,很多职工都流下了惜别的泪水,并在领导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驶向了位于陕北横山的魏墙煤矿。我们每个人也都暗自下定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干出个样子来,绝不给自己丢脸、也不给徐家沟矿丢脸,更不给铜川矿业公司这个老牌大型煤炭企业丢脸。

到达魏墙煤矿后,我们既带去了徐家沟矿作为老矿区的优良传统,也带去了徐家沟矿的安全文化和管理经验,针对魏墙煤矿的实际,积极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做好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针对现代化大型矿井的设备、工艺、流程和开采方式与管理模式,认真学习吸收好的方法和经验,切实做到优势互补、相融共进。针对新建矿井大学生多,理论知识丰富,实战水平需要挖掘的实际,在与他们的磨合中积极开展“老带新”、“师带徒”工作,赢得了矿上的认可和称赞,并严格按照矿上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和工程质量验收标准,进行认真施工,积极创建精品工程,听从调遣,服务指挥,相互尊重,共同协作,为随后的第二批、第三批直到第八批徐家沟矿的创业人员进入魏墙煤矿创业开了个好头,赢得了口碑,创造了条件,打胜了外出创业的第一仗。

(三)实干创业 奋力作为

外出创业是到别的单位去揽工程、找项目。初来乍到能否打得赢、站得住、受欢迎,事关企业形象,也事关未来发展。

为确保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我作为第一批创业团队的负责人,初到魏墙煤矿,自觉带头,严格约束,要求团队的工友们要始终牢记铜川矿业公司党政的期望,牢记徐家沟矿党政的嘱咐,并向团队所有人员“约法三章”。

一是要坚定自信,相信自己,相信团队,相信在徐家沟矿的长期实践和磨练,树立创业的自信心,特别是要克服低人一等挣饭吃的情绪,要明白我们是靠技术、靠实力、靠付出吃饭,只要是靠劳动吃饭就不丢人,要让人服气就要拿出真本事,没真本领拿不下工作才是真丢人。

二是要有服从意识、执行力和团队精神,自觉听从用工单位的安排部署和下达的工作任务,不可带着情绪,更不可任性作为,要一切以大局为重,以维护团队形象和企业形象为重,不可无理取闹或者因个人原因与用工单位发生矛盾和冲突,有意见或问题事后再与矿方进行沟通协商,凡事务必要有礼有节、遵规守纪,要有气度见风度,不可因小而失大,要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和真功夫的检验。

三是要确保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干活不惜力,工作不偷懒,严格对照魏墙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和工程施工要求、技术措施,确保质量合格,工程达标。同时要积极向魏墙矿的干部职工学习,发挥优势,取长补短,赢得信赖,树立信誉。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通过与魏墙矿职工的磨合融入,以及对矿山设备、工艺、流程、技术规范等措施的学习、熟悉、应用和实践,较快地适应了矿上的各项要求,并得到了矿上的认可。

继首批外出创业人员补充到魏墙矿相应岗位,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后,于今年6月18日向该矿输送了维修电工、钳工、溜子维护工、皮带维修工等11名技术人员补充到技术岗位。7—8月,按照落实《铜川矿业公司与陕西延长石油矿业公司战略合作协议》,两次共向魏墙煤矿补充综掘技术人员70人,进入该矿综掘施工岗位,并通过双方协商,对将要组建的运转队、机电队、运输区、通风区、调度室、供应科等单位的人员配置工作进行了沟通协商,魏墙煤矿还表示所需的各类人员信息会及时向徐家沟矿提供,并根据需要由徐家沟煤矿分批给予补充。

截至目前,徐家沟矿根据魏墙煤矿的需要,以劳务输出和承包工程的方式,共向魏墙煤矿输出电钳工、皮带司机、瓦检员、安监员、调度监控人员、瓦斯监测人员、机械维修工、溜子司机、皮带维护工、司炉工、水泵维护工、地测人员、综掘司机、综掘机维护工、风筒吊挂工等15个工种共计215人。按照魏墙煤矿的总体安排部署,还将向该矿输出综采、运输等专业人员,进一步扩大了合作的领域、层次和水平,在向该矿提供技术人员、熟练操作工人,补充有关岗位,强化安全管理与技术服务工作的同时,目前我们在该矿承担的井下西翼辅助运输大巷和西翼回风大巷的施工正在有序推进,预计全年可创收1600多万元。

我们还将徐家沟矿推行精细化管理、班组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准军事化管理等经验做法传播运用到了魏墙煤矿,赢得了该矿的认可与赞誉。正如魏墙煤矿矿长仇亚社所说,徐家沟矿赴我们魏墙煤矿创业,给我们这个新建的矿井带来了老局的优良传统、过硬作风,安全文化和管理经验,创业人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魏墙煤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来自徐家沟煤矿的干部职工能够把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带到魏墙煤矿,把先进的文化理念渗透到矿井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中去,实现双方的协作发展、互利共赢。

(四)人文管理 彰显温情

异地创业,生产不是最难的事。从事井下生产工作,只要切实将老矿区的优良传统和熟练技术人员、操作工人的特长和优势发挥出来,并积极结合创业单位设备、工艺和技术要求,改进方法,提升技能,强化管理,切实把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抓紧抓实抓好,基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而最难管的就是人的思想和职工生活方面的事情。

就我们所在魏墙煤矿来讲,作为年产30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矿井,现代化的办公楼靓丽美观、环境优雅、办公的软硬件设施一应俱全,老矿区与之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办公区域的绿化美化也基本到位,矿上年轻大学生人数多,思想活跃,文化生活也比较丰富,但由于矿井属于在建的新矿井,住宿和生活环境等配套设施尚未完全配置到位,加之距离铜川较远,远离家人和朋友,所以刚到魏墙矿之初,一些年轻职工不适应,有打退堂鼓的情绪。

针对以上情况,我始终将亲情管理作为重要举措,认真摸排每个工友的思想情绪和心理状况,坚持将井下、区队、宿舍作为个人开展管理工作的三点一线,勤与工友共话家常、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并通过组织下象棋、打扑克、生日聚会、节日聚餐等形式,千方百计稳定人心,确保了外出创业工友的思想稳定,并积极向矿上反映职工生活单调,冬季天气寒冷需采取保暖措施等问题,得到了公司党政和矿上的高度重视与亲情关爱。

受公司党政的委托,2014年12月17日,公司党委副书记、矿区工会主席刘启科带领局煤矿管理公司、矿区工会、徐家沟矿的领导,专程前往魏墙煤矿,代表矿业公司党政向我们首批走进魏墙煤矿创业的工友送来了电视机、保暖衣、生活用品、茶叶等慰问品和扑克、象棋、羽毛球等文化娱乐用品,并与职工进行座谈,嘘寒问暖,共话家常,询问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勉励外出创业人员要珍惜机遇,立足岗位,努力工作,不负众望;要加强团结,增加友谊,遵章守纪,按照操作,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协作发展;要展示创业风采,树立良好形象,凝聚团队精神,打造精品工程,树立亮点品牌,创造辉煌业绩。

徐家沟矿还为我们外出创业人员落实了差旅费、生活费补贴。魏墙煤矿也在关心我们创业人员生活方面给予了积极的帮助与支持。我还始终关注职工节日思家的现实情况,与魏墙煤矿共同努力,组织创业人员积极参与矿上举办的节日文化活动,帮助职工排遣节日的孤独和思家情绪,并注意安排好工作与探亲休假时间,使职工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平和的心理,在营造亲情管理文化和开展“走心活动”中,凝聚创业团队的家庭温暖与和睦和谐,促进了职工安心工作、健康生活和团结共事。

(五)感悟创业 成就事业

我与我的团队在魏墙煤矿共同创业的日子虽然只有近一年的时光,但其中的点点滴滴都值得记忆与铭记,这其中不光有创业的艰辛,更有成长的磨砺、实践的锻炼、自我的锤炼、境界的升华,以及工作和人生的感悟。

个人关于外出创业工作有如下的感悟与体会:

1.面对企业发展困难要勇敢前行。——困难困难,困在家里更难;出路出路,只有走出去才有路;一味地等靠要、观望徘徊、停滞不前无法摆脱困境;生活的强者,永远属于敢于攀登和迎难而上的勇士。

2.创业奋斗的心灯始终不能熄灭。——煤市再冷,心都不能冷;创业再难,心气不能散,队伍不能乱;唯有如此,创业才会有干劲和支撑,生活才会有转机和希望;改变困境靠自己,企业要发展实干是关键。

3.团队精神与亲情温暖至关重要。——异地创业要站稳脚跟,赢得认可,团队的共同协作,努力付出,发挥潜能,共同奋战是根本保障;亲情关爱是滋润创业团队心灵,架设团队团结友爱、协作共进桥梁的心灵引线和情感纽带。

4.团队领路人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异地创业团队领路人要始终将维护团结、稳定队伍、协调关系、富有耐心,服务职工,稳职工、聚人心、做表率,提升公信力,保持公平心作为带好团队、履行职责的重要使命和追求目标。

5.本领过硬干好本职是安身立命之本。——外出创业要靠真本事、真技能,依靠过硬的技术,实干的业绩,手中的绝活,只有不断打磨和锤炼自己,提升技能,增强本领,才能闯出不一样的人生,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和发展目标。

总之,外出创业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只要肯实干、肯吃苦、肯奋斗,就会赢得用工单位与创业团队的认同、赞誉与肯定;外出创业并不神秘,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选择外出创业,也是给自己一次选择、一次机会、一次迈向成功的机遇和成就人生的实践。

外出创业,我的团队刚起步,我们的矿工兄弟们还正走在外出创业的道路上。

外出创业,铜川矿业正在积极争取铜川、彬长和相关有合作意向的单位和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托管运营榆北矿区曹家滩煤矿等大项目,铜川矿业转型发展、二次创业的蓝图美好、前景可期,祝愿铜川矿业公司这个我们铜煤人共同的大家庭,早日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再展雄风、实现强局目标的美好愿景。

走出一步天地宽,创业奋进谋发展。铜煤转型发展的目标正在实现,铜煤再次腾飞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编后语

铜川矿业公司形势教育系列宣传材料至此已陆续全部刊发。6篇材料分别从煤炭整体形势、经营管理、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劳资社保相关政策和要求以及二次创业现身说法等方面,从不同侧面解读了相关的政策、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以期对所属各单位广大干部职工有所思考和启迪。希望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和反复讨论,共同凝聚铜川矿业转型发展、二次创业和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信心和动力。形势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创新驱动、二次创业我们还在路上。让我们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 :郝 龙


上一条: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王蓬深入下石节矿调研指导安全生产工作
下一条:【局庆征文】陈家山矿创新安全管理工作侧记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