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荡浊气送清风 扬帆竞流正当时
——公司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狠刹“四风”工作纪实
铜川矿业公司坚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狠刹“四风”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言必信、行必果地决心和率先垂范、勇于担当地勇气,努力推动教育引导、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使廉洁从业的清风涤荡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浊气,促进了公司党风、政风、民风和矿区风气的转变,凝聚起了广大干部职工众志成城战“严冬”、二次创业谋发展的坚定信心和勇气。
强化廉洁教育 筑牢思想堤坝
铜川矿业公司不断强化廉洁教育,加强思想引领,以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把学习贯彻中央的“八项规定”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党章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集团公司“三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公司全年工作目标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党中央坚持从工作作风抓起的深谋远虑,深刻把握改进工作作风的新部署、新举措、新要求,进一步增强改进工作作风的责任感、紧迫感。
公司深知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形势下,干群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安全稳定与和谐发展。因此,下大力气整治党员干部作风。在思想教育上,以“九个一”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系列宣教活动,加强了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权力观和政绩观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党纪政纪条规和法律法规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了严明党的纪律、遵守《党章》知识测试活动,并举办了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报告会,参与听课及观看影像资料人数达2200多人(次)。检企联合预防职务犯罪网络中心和各工作站分别就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知识及失职、渎职等内容开展预防提醒,促进了广大党员干部知法、懂法、守法。在《矿工报》开办了“煤海清风”专栏,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舆论氛围。重视理论研究,9篇反腐倡廉调研论文上报监察学会煤炭分会,2篇论文获奖。5篇作品参与“重装杯”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受表彰。18篇稿件参与“延安精神与廉洁政治”主题征文活动,1篇获奖。2篇论文和调研报告在省纪委《纪检监察调研》内参刊登。廉洁小品参与省国资委演出,主题演讲获集团比赛三等奖。同时,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突出“五进”活动,为公司副科级以上干部制作了“四改进四倡导四带头四满意”和“算好七笔帐、走好人生路”为主要内容的勤廉从业提醒牌,时刻提醒党员干部廉洁从业、勤奋敬业,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纠“四风”,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从业行为
公司为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集团作风建设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公务用车管理、公务接待、财务管理、效能建设等制度,出台了铜川矿业公司《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转变干部作风“四改进四倡导”具体要求》、《公务用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若干规定》、《关于严格控制压缩非生产性支出的若干规定》、《关于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四个禁止、十五条禁令等系列文件,对各项费用的支出、报账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做到厉行节约有章可循,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干部行为。同时出台了《“八位一体监督”机制实施办法》、《党风廉政监督员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监督检查制度,将2007年以来的相关规章制度分宣传教育、监督检查、案件查办、自身建设四大类进行了修订完善,共修改整合了各类规章管理制度97项,编印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汇编》一书,还畅通了信访举报渠道,对公司党风廉政建设网改版升级,建立网络信访举报,积极开展网络纪检监察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深化监督检查 督促作风转变
为杜绝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公司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情况深入开展自查,并将2014年确定为了监督检查与专项治理年。去年以来,公司采取明察暗访、公开举报电话、网络举报等多种形式加大监管查处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坚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及时通报。重点对调研风、会风、文风、学风改进情况进行监督;对廉洁过节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明察暗访,节后通报;对棚改房和公租房安置“六条禁令”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了房屋分配安置的公平公正。对个别矿井领导带班质量下降,隐瞒临时工伤,违规挪用安全风险奖等问题开展了专项检查。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应对市场形势,化解制约企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干部轻车简从,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了解情况、鼓舞士气,深入井下现场解决问题、立说立行,提高了办事效率,形成了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自上而下、以上率下的良好风气。
“涤荡浊气送清风,扬帆竞流正当时”,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狠刹“四风”的徐徐清风,已吹进了铜川的百里矿区,也必将引导铜川矿业广大党员干部以“为民、务实、清廉”的豪情壮志,把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矿区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