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公司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公司要闻
【铜煤中国梦征文】下石节矿青年党员煤海创业记
作者:艾小莉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3-26   点击次数:
分享:

激越青春煤海放歌

—— 下石节矿青年党员煤海创业记

在渭北高原下石节矿,有这样一群年轻党员,他们放弃了享受大都市繁华与安逸的机会,毅然决然的担负起科技兴矿的时代重任,将宝贵的青春和满腹的才华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矿山,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最稳固的基石,在百里煤海唱响了一曲以激情与梦想为主旋律的青春之歌。

扎根煤海志不移

有着七年党龄的田正,2008年7月从西安科技大学采矿专业毕业后来到了下石节矿,并一步步成长为生产科的管理干部。

作为矿井科技战线上的一名技术尖兵,他经常性的深入井下各工作面把关现场安全并提供技术服务,详细掌握第一手现场资料。他和同事们针对3-2#煤层首采2301工作面,设计走向可采长度1720m,倾斜长度210m,煤层平均厚度5.36m,可采储量231.8万吨有利条件,日夜攻关多次论证得出一次采全高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的可行性,从整体上一改以往综采放顶煤开采的生产方式,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使采面煤的整体回收率由综采放顶煤开采时的85%提高到现在的93%,仅这一项就多收入4000多万元。

工作期间,他先后参与实施了《950轨道石门维修高强度支护方案优化》、《221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优化》等多个科技项目,实践应用效果显著。其中,矸石井下充填和高强稳定型煤仓技术有效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空白,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为矿井插上科技的“双翼”。

攻坚克难伏“猛虎”

陶士西,2008年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从事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已有七个年头。

为了保证下石节矿这座煤、气、油共生,水、火、瓦斯俱全的矿井的通风安全,他严格把控薄弱环节,在工程质量验收方面上尺上线,按标准验收。他深知,技术工作无小事,毫厘之差就会谬之千里,只有严格把关,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兄弟的生命安全。为实现矿井通风安全的精细化管理,他和同事们积极开展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及大采高一次采全高工作面三带划分研究。通过对采空区预埋束管采气化验分析,精确采空区漏风带、氧化带、窒息带范围,划定每月综采工作面的安全推采距离,选定最佳的灌浆、注氮地点,保证了防灭火手段的效果最大化,最大限度的节约了人力物力投入。

工作期间,他先后针对制约矿井安全发展的“瓶颈”问题积极展开科技攻关,参与完成了液态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的应用、矸石粉碎注浆系统等多个科技项目的研究实施工作,有效解决了矿井防灭火、瓦斯防治等技术难题,实现安全与效益的双赢,为降伏瓦斯“猛虎”立下了赫赫“战功”。

情系矿山保运畅

从事矿井运输安全管理的武龙,2010年毕业于陕西能源学院机电专业,他毅然的选择了矿山作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

为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快速对接,他几乎天天呆在办公室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到现场实地查看矿井运输安全情况。先后修订完善了《2301工作面安装拉运安全技术措施》、《副斜井、950是门更换重轨期间拉运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平硐大巷安装 “信”、“集”、“闭”安全技术措施》等多项规程措施。他持重缜密,吃苦耐劳的优秀作风深受领导和同事们的称赞。

2013年,矿井全面实施系统升级改造,他积极发挥技术特长,完成了2301工作面回撤及221工作面安装、运输系统绞车设计方案,将暗皮带井原煤四部一米皮带更新为两部1.2米皮带,并安设了现代化的变频控制系统,不仅运输能力得到了提升,更增加了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一举解决了矿井由于建矿初期边建设边生产和产能提升后的运输系统受限问题。同时,将原来的翻斗式矿车及翻罐笼式升级改造为MDC2.6-6B型底卸式矿车及卸载站式卸煤方式,改造后的编组矿车每天的原煤运输量增加近500吨,有效保障了矿井运输系统的通畅无阻,为企业平稳发展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今,有越来越多像田正、陶士西、武龙这样毕业于高等院校的工程技术人才选择在下石节矿工作,他们在这里施展技术才能,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将自己的青春梦想与共筑“铜煤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攻克科技兴矿这条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用创新与实干精神开辟出了企业蓬勃发展的广阔天地。

编辑:郝 龙


上一条:公司检查验收鸭口一季度质量标准化工作
下一条:公司检查团到徐家沟矿检查一季度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