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15日,“陕西青年作家看陕煤”采风团一行18人走入铜川矿区。这是陕煤化集团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走进陕煤,感受企业发展变化的主题系列活动。
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委员常务副会长,陕西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部副主任,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马召平,《延河》下半月副主编王琪、青柳,西部青年网主编李东,省青年文学协会文化艺术部部长黄小春,《阵地诗报》副主编秦舟,《养生文摘》主编,《忘忧草》主编赵凯云,西安画界网主编,西安美术学院画廊总经理周莉,长安作家协会副主席白芳芳等在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业务主管李华的陪同下,深入到铜川矿业公司感受老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
采风团一行首先参观了铜煤文化展览馆。面对气势恢宏的《矿工万岁》雕塑、阳光灿烂的“矿工笑脸墙” 他们深感震撼、惊叹不已。意蕴深刻的《铜煤赋》不仅生动体现了矿工的精气神,准确表达了铜川矿区的变迁史,使铜煤人“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继往开来”的精神气韵得到完美诠释,更是博得这些文人墨客的高度赞誉。通过观看展示铜煤半个多世纪辉煌历程的专题片《百里铜煤耀华夏》,以及展示铜川矿区煤层赋存的地理图志、生物化石、典籍史料和反映企业历史沿革、艰苦创业的老照片、珍贵实物,采风团一行对铜川矿业公司有了更深的认识,对陕煤化集团有了更深的理解。
接着,采风团一行驱车来到公司所属陈家山煤矿。在矿上召开的座谈会上,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业务主管李华阐明这次采风的目的、意义。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素来有着良好的文化传统,几代煤化文艺工作者扎根基层、躬行不怠,多年来创作出了许多被广大职工群众熟知的作品。铜川矿业公司就涌现出矿工作家姚筱舟的诗歌《唱支山歌给党听》,杨生武的长篇小说《昨夜萧声》、杨智华的中短篇小说集《矿长的上午》等一大批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这里有生动的生产战斗素材,有厚重的文化底蕴,通过亲身实践,更能真实的感受矿工的那种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三特”精神,他们用最朴实的言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青年作家们来到矿井口,与准备下井的工人交友谈心;到企业文化展室,学习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文化带给矿区的巨变;到矿灯房感受精细化的管理;到车间体会新时代工人对工作的敬业、执着,感受现代化管理的气息。他们走一路,看一路,问一路,眼前的情景和他们心中的煤矿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真切的感受到煤矿企业的巨变,感受到企业文化在职工中的潜移默化之用,感受到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正在走向实现之梦。
铜川矿业公司宣传部长李德强在采风结束时说,陕煤化集团把握时代脉搏,放眼企业未来,感悟崇高境界,将企业文化贯穿于整体管理之中,提出“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员工” 的企业宗旨,确立了要通过不懈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让集团公司跻身世界500强前300位,挺进行业前三甲,打造中国一流安全节能环保能源化工企业的“陕煤梦”。要实现企业发展之梦,就要激发出蕴藏在13万员工中巨大的激情和活力,特别是要用我们的“新闻眼”去发现美、寻找美;要深入企业一线,体验基层生活,耐住日常寂寞,挖掘出最动人的题材;要注重长期累积,关注生活,争取质的飞跃,创造出能够激励人奋进的作品。让曾经在铜川矿区这方热土上创作出的《平凡的世界》的人们真正的不平凡。

参观铜煤文化展览馆

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委员常务副会长马召平接受宣传部采访

观看职工“岗位描述”

与工人交流感受

交流采访体会

深入矿井口采访

参观陈家山矿企业文化展室

深入采访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感受矿区巨变
编辑 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