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公司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公司要闻
陈家山矿首次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
作者:鲁耀中 毛博 温荆亮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4-23   点击次数:
分享:

严抓细管 实现持续安全生产

——写在陈家山矿首次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000天之际

岁月如歌,天道酬勤。2013年4月22日对于陈家山人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矿井实现了安全生产1000天,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陈家山矿自然灾害严重,井下条件复杂,且有着刻骨铭心的沉痛教训的矿井,实现了来之不易的安全成果。矿井连续六年保持了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标准,2009年至2011年连续被集团公司评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先进矿井、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安全先进矿井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评为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全国煤炭工业特级安全高效矿井、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集团公司安全先进矿井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矿业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也凝聚了全矿干部职工艰辛的劳动。

筑牢安全根基近年来,陈家山矿坚持“以人为本”,以基础管理为切入点,狠抓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不放松,使矿井迈出了安全发展的第一步。在安全管理方面,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安全办公会议,重点研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6月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即井下六大紧急避险系统完善建设全部完成。始终把“一通三防”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一通三防”设施,井下所有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实现了风电、瓦斯电闭锁,实现了“双风机、双‘三专’电源、自动分风、自动切换”,完善了矿井防尘系统,不断降低粉尘,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安子沟新风井投入使用且安装了抗冲击“防爆门”,简化了矿井通风网络,降低了通风阻力,矿井通风系统更加合理、稳定、可靠,大大提高了矿井抗灾能力。

注重过程管理现场安全不安全,管理是关键。抓现场管理就是打“安全硬仗”,不仅是制度建设的需要,更是现场管理的需要,基于这种认识,陈家山矿推重点、抓细节,不断实施管理创新,优化矿井生产系统与经营策略,坚持执行安全质量验收制度,采取动态随机抽查、“零点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加大安全质量的监管力度,对安全质量建设情况动态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监督检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全面推行“四项技术”、“五精”管理,制定了四项技术管理制度、设计标准台帐,对井下机电设备、设施、线路、综采设备进行系统的编码、标识、定置、看板管理。推行干部走动式管理,通过“看、问、查、追”使广大干部走在一线,盯在现场,实现了走动“零”死角,管理“零”漏洞,服务“零”距离,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把精细化与安全质量标准化紧密结合起来,打造精品工作面、精品系统,全面实施“112”工程。落实全员安全责任,规范全员安全行为,对各种安全风险超前预防、有效控制,有效促进了职工“六种行为”养成。

打造安全文化在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全员安全保证金、签订全员安全合同书的基础上,强化班组安全管理,推行“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双述活动、“三三整理”、职工安全评估手册、安全谈心、签订“安全承诺书”,严格奖罚兑现。加强安检队伍建设,强化监督检查;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做到持证上岗,自2010年至今完成各类培训共计11666人次。坚持安全活动不断线,针对季节性特点,做到一季一个主题、一个阶段突出一个重点。区队坚持每天召开安全分析会,各包区队矿领导、科部长及工作人员坚持参加,雷打不动。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职工“双述”竞赛活动,提高了职工安全素质。以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为着力点,教育全矿职工向党员看齐,使职工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充分发挥群监作用,形成班前讲安全、班中查隐患、班后抓整改的群监工作机制;同时,在井口设立了群众安全接待站,用事故案例教育“三违”职工。在“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活动期间,该矿女工家属协管会通过开展送安全鞋垫、安全文艺表演、安全知识有奖问答等不同形式的安全文化创建活动,引导职工重视安全生产。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利用矿区电子屏幕、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使职工时时处处接受安全文化熏陶,提高了职工自保互保安全意识。

安全是永恒主题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围绕安全“零”目标,巩固国家级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和质量标准化建设成果,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持续安全生产,为全面建设安全稳定、充满活力的新矿区而奋斗。

编辑:郝 龙


上一条:省委巡视组视察铜川矿业公司工作
下一条:公司在全煤系统思想政治工作中获得多项荣誉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