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8日,一个普通而不平常的日子,铜川百里矿区瑞雪飘落,年气浓浓,数万名职工家属喜气洋洋喜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一天,铜川矿业公司玉华煤矿安全生产电子显示屏醒目的红色字幕,定格在了这个特殊的日子,全矿已持续安全生产1000天。这一天,玉华煤矿的安全发展史上,铭记了这重要的时刻,铭记了2000余名干部职工,为生命的尊严而付出的不懈努力,2011年井下无重伤、地面无轻伤事故发生。2012年,全矿实现无轻伤以上事故发生,实现安全“零”目标。这一天,再次体现了玉华人对安全的承诺、对生命的敬重。
树立“五个”理念 筑牢思想“防线”
玉华矿党政把安全生产作为矿井持续、和谐发展的中心任务,把保护矿工的生命安全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生命和首要任务,不断强化安全理念的引领作用,在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核心理念,树立“安全高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的安全工作理念,树立“无事当着有事防,小事当着大事抓”的安全管理理念,树立“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的安全效益理念,树立“安全责任在肩、制度从我落实”的安全制度等五种理念。为使“五种安全理念”入脑入心,矿安全、宣传、劳资、安培中心等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灌输,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把矿业公司、矿《安全文化手册》做为员工必读教材,利用安全复训、周二、周五安全培训日等,对每名员工进行学习培训,组织员工在班前会上诵读理念,形成人人学理念、知理念,培育熟知安全理念良好的行为风气。同时,重点突出视觉文化的感染力和冲击力。在井口候罐大厅、副井底候车室,建立了地面和井下2个安全文化长廊,在井下机电运输大巷、轨道延伸巷、综采工作面两巷,建立了4条安全宣传巷道,在各区队职工学习室和作业现场,设立了安全理念的宣传牌板,并在各区队建立了全家福亲情园地,使亲人的安全寄语、安全警句处处映入职工眼帘,达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理念引导作用。还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渗透理念。矿党委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开展了“党委树旗帜,支部树标杆,党员树形象”、“党员身边无事故、无三违”、“三亮三比三评”等活动,发挥出“一个组织一面旗,一个党员一盏灯”的示范带头作用。近年来,组织党员和家属安全协管员深入区队、井口开展安全文艺演出、安全知识竞答、为一线职工送安全瞩语卡等活动380余场次。安质科、工会、团委组织开展安全大签名、井口送安全卡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比赛、安全文艺演出、安全漫画展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于娱乐,让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安全意识,通过理念渗透筑牢思想防线。
落实“七字”方针 筑牢安全“堤坝”
玉华煤矿是铜川矿业公司最年轻的一个现代化矿井,矿井从建设到投产,人员来自公司所属各单位,素质参差不齐。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安全生产压力巨大,要实现安全目标任务艰巨。为此,积极落实“先、严、细、实、新、同、情”的七字方针,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坚持预防为“先”,把现代安全管理思想引入矿井安全管理当中。精选并汇编了矿井10年来发生的事故典型案例,制作了事故案例展板,印发到各基层单位,利用职工班前学习、安全培训以及开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教育,在职工思想深处构筑起预防事故发生的防线。不断加大“安、技、措”投入力度,以建设集团公司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矿为契机,不断提升安全设施的科技含量,增强了矿井的安全可靠性,扎实有效确保了矿井的安全预防。安全管理以严标准、严要求、严制度、严奖罚的“四严”安全管理法为基,从上到下严格执行下井带班、跟班制度,深入现场检查落实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工作,安排部署“细”,理念认知“同”。把抓检查、抓整改、抓落实结合在一起,把抓管理、抓现场、抓落实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实际行动,做到了工作措施“实”,工作落实“实”。与此同时,从科学管理入手,加快了数字化矿井建设速度,建立了以千兆工业以太网为平台的数字化、自动化信息管理中心,形成了集安全生产、监测监控、自动控制、工业电视、综合管理等为一体的综合管控体系,先后投运了先进的数字化监测监控系统、KJ90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电话通讯系统等先进的安全监测监控技术,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构筑了新的保护网。安全教育突出“情”字。把安全教育融入到亲情、友情之中,用亲情温暖员工,用亲情感化员工,用亲情关爱员工,用亲情帮教员工,把亲情当作催化剂,筑牢安全亲情防线。
强化“五项”制度 提高管理水平
强化安全风险评估制度、推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推行“安全效益化制度”建设、实行重大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和
安全督察制度“五项”制度。在采掘一线、生产辅助区队、班组间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活动,形成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报告,落实人员限期落实整改,大大降低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实行全员安全风险金抵押制度,在生产区队开展班组自主安全管理活动,落实班组与员工、区队与班组间的安全联保互保制度,大大增强了每个班组和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防范能力。大力推行“安全效益化制度”建设,将安全责任与经济效益挂钩,对采掘生产区队和生产辅助单位的领导干部实行30%安全结构工资考核,机关科室、副总及矿领导的工作绩效分别与包管区队安全工作挂钩,形成了以安全为前提的经济分配机制。
坚持安全督察制度。成立了以纪检、组干、党群、劳资等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安全督察组,按照重点安全工作和阶段性工作重点,确定安全督察任务和范围,定期不定期开展安全督察工作。对重大安全隐患举报人进行奖励制度。通过强化“五项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安全基础管理水平,确保了安全生产。
强化“五种”行为 创新安全文化
完善了“一点、二唱、三诵、四学、五讲、六点评、七宣誓、八整队确认”区队班前会礼仪“八部曲”流程,推行以“岗位描述”、“手指口述”、“三三整理”等为内容的安全工作法,以“五精”管理为途径,全面规范各工种岗位标准和操作要领,确保了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强化员工行为规范。制定了《企业文化手册》,编印了员工职业道德规范、员工形象礼仪、员工行为规范、办公礼仪、商务礼仪、餐饮礼仪等规范标准,把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融于日常管理制度之中,使员工自觉养成了“日常生活讲友爱、言行举止讲文明、公共场所重仪表”的良好习惯。通过这些礼仪规范,不断提高员工的文明素养,促进了按章作业的意识、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严格干部走动式管理。从矿领导到各级管理人员,下井带班、跟班检查安全工作中,按照“五带、九定、十二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巡查路线内,对所查区域、所到岗位进行安全巡查,注重动态过程中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的纠正,有效控制了动态过程中“三违”现象的发生。严格员工安全行为。为进一步强化员工安全行为规范,消除习惯性“三违”,先后编印了员工“三违”行为禁忌辨识手册,制定出台了“20条”安全红线管理新规,为杜绝“三违”,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抓安全行为的养成,使员工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能安全、我会安全”,不断创新安全文化内涵。
强化科技提升 助力安全生产
近年来,矿党政始终把“科技兴企、科技兴安”作为矿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战略任务,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矿井的安全效能。把“一通三防”作为矿井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和网络优化解算,定期对风井主扇技术性能和通风能力进行测定,采掘工作面实现了瓦斯电闭锁,确保矿井通风管理基础牢固,管理科学,安全可靠。加大瓦斯治理和防灭火工作力度,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建设了五套永久性瓦斯抽放系统和煤层瓦斯压力含量测定实验室,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立体瓦斯抽放和区域瓦斯预抽,矿井保持了“掘、抽、采”平衡。应用注凝胶、灌浆、注氮、注“三相泡沫”、喷洒阻化剂等新技术,提高了井下防灭火效果。采用束管监测系统对采空区及可疑地点各类气体进行分析,科学指导防灭火工作。修订完善了矿井防治水应急预案,完成了矿井排水系统改造方案,狠抓了以综采工作面为重点的防治水管理,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围绕矿井安全生产实际,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在科研院校的密切协作下,推广应用了井下软岩巷道底鼓治理新技术,对工作面切眼锚网梁复合支护、采空区“三带”分布及瓦斯采前预抽、卸压抽放技术等进行了研究探索。开展了焦坪矿区高瓦斯坚硬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水力致裂弱化综合技术研究、巷道锚索强力支护技术研究、二盘区无煤带含水层富水性以及矿井防治水工作研究等,取得了实践效果,多项研究成果荣获陕西省、集团公司和铜川矿业公司科技进步奖,依靠科技进步,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