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金华山矿通风区,有一名普通的瓦斯检查员,他以过硬的技术、敏锐的洞察力、临危不乱的胆识与煤矿“五大灾害”之首--“瓦斯”抗衡多年,把瓦斯“恶魔”消灭在萌芽状态,在金华山矿“一通三防”战线上,守卫着煤海深处安全生产的防线。他就是人称“瓦斯天敌”的杨兵年。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陕西省“铜煤杯”煤矿职业技能大赛上,杨兵年荣获陕西省“铜煤杯”煤矿职业技能大赛瓦斯检查专业第二名。同时被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等六部门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
1985年7月,刚满十八岁的杨兵年带着对煤矿的无限憧憬和美好梦想,从家乡陕西省吴堡县与同乡一起来到了金华山矿,成为原采煤一区的一名采煤工。杨兵年深知要想在煤矿发展必须练就一身“硬本领”,必须成为同行业中的佼佼者。多年来,无论是采煤工还是掘进工,煤海深处铸就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同乡的先后离去,矿井的恶劣条件都没有使他屈服,陕北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使得杨兵年在煤海深处发扬光大,他克服各种困难,在做到安全生产的同时,多次排查隐患,保证安全生产,保护了工友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单位领导和矿有关部门的表扬。
2001年,该矿要在生产单位选拨几名有一定文化程度、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员充实瓦斯检查员队伍。小有名气的杨兵年荣幸的成为矿山安全守护队伍中的一员,站在了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瓦斯检查员。
杨兵年心里清楚,瓦斯检查员是煤矿灾害的“守卫兵”。十几年来,他始终兢兢业业,不断学习和巩固“一通三防”知识,区队安排的周二、周五业务知识学习,他都按时参加,记录了大量的学习笔记。他经常跟同事们学习互相交流,探讨工作经验,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并积极参加矿上举办的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为日常工作奠定了坚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谈起获奖的事,杨兵年总会拿出他最喜爱的光学瓦斯检测仪笑着说:“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奖,还有它的功劳,没有它,就像上战场不带枪的士兵。”每次入井前,他都按照作业规程,认真检测光学瓦斯监测仪的光路系统、气路系统和电路系统,保证仪器精准完好,绝不打没把握的仗。
2011年12月的一个零点班,顶面瓦检员杨兵年在3508工作面下隅角检查发现瓦斯超出上次检查值,他立即通知跟班干部和生产班长,停止工作面生产,这一举动让工作人员都嘟囔:“停产什么?我们一边生产一边封堵,再加上被风一吹,瓦斯散了不就没事了吗!你一个小小的瓦检员还牛的很,真是小题大做!用得着停产吗?”这些闲话根本不能影响杨兵年对待工作的严谨。他一边组织人员及时进行封堵,悬挂临时风障,引导风流吹散瓦斯;一边打电话向生产调度室、瓦斯调度室等相关部门汇报。他盯在现场组织人员对下隅角进行封堵,不间断地进行瓦斯检测,告诫工作人员注意事项。封堵完成后,杨兵年及时测试瓦斯浓度情况,直到符合正常生产条件后,他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工作面现场瓦斯情况后,得到肯定后,才允许工作面正常生产。
为了提高工人们对瓦斯危害的认识,增强安全意识,杨兵年总是利用工作间隙,向大家讲述瓦斯事故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危害性,消除大家麻痹思想。他说:“我心里明白大家为了抓生产、赶任务。但是,煤矿安全生产法规和矿领导多次强调,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坚决不生产。我的确只是一名小小的瓦斯检查员,我的职责就是发现危险及时协助消灭,我要对你们的生命负责,如果我不管不问,我的责任感呢?更觉得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如果出了事情,我就成了千古罪人?”工人们默不作声……
近年来,金华山矿党政始终重视技术人才和技术工种人员的培养,在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培训的基础上,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等学习教育培训形式,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聘请厂家技术人员进车间、到生产现场,理论实践相结合,职工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不定期的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提高技能,切磋技艺,激发了职工巨大的创造活力。同时,深入开展“双述”活动,认真借鉴外单位的经验,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杨兵年牢牢把握每一次机会,充分利用企业搭建的各类学习阵地和成才平台,先后参加局(公司)各级安全部门的安全知识培训和“一通三防”知识培训,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提高。
杨兵年对工作的那份热忱和一丝不苟,区队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安排他兼任测风员。干上测风员之后,杨兵年的工作时间成了老八点,可他的心依旧牵挂着井下的瓦斯风流等方面的情况。2011年12月14日,忙碌了一天的杨兵年下午六点半刚到家,才把妻子做的热腾腾的油泼面端到手上,区队的电话来了:“西一轨下工作面有一段风筒需及时更换”,杨兵年挂了电话,油泼面一口也没吃,疾步跑到区队。他马上换上工作服,背上新风筒,奔向西一轨下。到现场后,他先是询问当班瓦斯检查员情况,对现场瓦斯情况、风流量等环境因素进行了详查。之后,和当班瓦检员,区队跟班干部一起快速将风筒换上,杨兵年再回到家里已经是夜里一点了。第二天早上来到区队。值班领导让他回家休息。他说:“没事,这点小活儿算什么?”有人劝他说:“小杨,你昨天下了两次井,够辛苦的了。领导关心你,让你回家信息,你就回家吧!”“呵呵,休息好了!没事。”说完,换上工作服,背上仪器和同伴们一起下井了。
有时候,杨兵年在朋友家聊天,忽然接到区队值班领导的电话,安排他下井。朋友们好意提醒“兵年,你就说你喝酒了或者不在矿上不就没事了!地球离了你还不转了!”杨兵年笑着说:“呵呵呵!服从领导安排,正当一名优秀员工。哈哈哈哈,改日再聊……”
无论白天黑夜,班前班后,只要有任务,杨兵年总是义无反顾。他的这种精神让领导和同事大加赞赏。于是,杨兵年成为了该矿矿山辅助救护队的一名成员。这样一来,杨兵年开始新的知识学习了,通过努力学习和队员们的帮助,杨兵年掌握许多安全救护知识。平日里,他经常和同事们一起拆卸、组装氧气呼吸器。积极参加公司救护大队举办的救护队员培训班,配合矿山救护队进行实战演习活动,像一名战士那样时刻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杨兵年荣获陕西省“铜煤杯”煤矿职业技能大赛瓦斯检查专业第二名,同时被省委组织部、省总工会等六部门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的消息在金华山矿一时传为佳话,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