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头将尾”的典范
--记陕西省技术能手下石节矿综掘二队谢振南

憨厚的笑容,不善言辞的他,怎么也难让人把他和聪明灵秀的机电维修工联系起来,更让人意外的是,他的名字怎么会和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技术比武冠军、技术能手等这些荣誉有着密切关系?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下石节煤矿综掘二队机电检修班班长谢振南的世界,探究他这些荣誉背后的艰辛与付出。
百折不挠勤学习,煤海深处“许三多”
为了能早日实现自己“检修工”的目标,1983年刚从事电钳工的谢振南在工作现场,总是抢着干最脏、最累、最险的工作。因为他知道只有在实际的操作中才可以真正的积累经验,“书上看万遍、不如手上过一遍”是他的学习“秘笈”。老师傅看到他爱学习、爱钻研,开始传授他经验和技能。每个休息日,别人都去娱乐放松,可是他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和书本为伴;每天下班,别人都升井了,可是他还在工作面研究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修技巧。为此他总是天天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大家都笑他是个“傻子”,可是他心里知道只有学习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多年以来他在学习上用的时间超过了休息的时间。
时光飞逝,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下石节煤矿组建综掘二队时,谢振南因技术全面,工作责任心强被选调入队担任机电检修班班长,当区队领导宣布任命决定时,笑容在他脸上灿烂绽放,责任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他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自己的要求比平时更严格,处处以身作则,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坚持按规程作业、施工,干标准活、干放心活,他组织安装维修的设备基本没有返工的现象。
千方百计找差距,新时代的“李时珍”
“谢振南同志在检修岗位上不怕苦、不怕累、肯动脑,加班加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矿井设备维修方面,能够解决难题独挡一面,是我们队的技术骨干,中坚力量”。这是区队领导对谢振南的评价,可是谢振南他不这么想,他知道伴随着矿井的不断技改,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他的技能逐渐落伍了,连好多设备的说明书都看不懂了。为此,谢振南总是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本岗位的相关知识,对所管设备做到超前预防,定期检修,对运转设备常出现的问题能做到心中有数,维修起来得心应手。2010年,当时正是该矿219工作面掘进的重要阶段。一天,刚下夜班躺在床上的谢振南,就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接完电话,他二话不说冲出家门,奔向区队,匆忙换好工作服,来到现场,他一边向队友了解情况,一边迅速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初步方案。“综掘机开关无法启动,故障原因不明需要逐项排查线路……”,他边说,边来到综掘机旁,半个小时过去了,电动机没有问题,又半个小时过去了,设备各触点接触良好没有问题,此时所有的目光集中在了外围设备变压器上,经过检查,确认是变压器线路故障后,他便用那双灵巧自如的手,拆卸、更换、安装一气呵成,为219工作面正常掘进提供了技术保障。30余年煤海深处的淬炼,使他已经成长为综掘二队里能出大力,能挑重担,能攻关克难的技术能手,一名检修“尖兵”,被队友们尊称为新时代的“李时珍”,成为下石节煤矿全体技术工人学习的好榜样。
爱心奉献促团结,大山深处“活雷锋”
谢振南在担任班长的20余年来,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个班组就是一个整体一个家庭,家人只有和睦相处,才能让家安稳幸福,我作为一个家长、班长、兄长,照顾他们是应该的”。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为了带好队伍、营造班组和谐氛围,谢振南常想要把工友团结得像一家人,必须确保班组工作任务及工资奖金分配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合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情感人、爱心待人,倾尽全力为工友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因此,每遇遇到工友父母去逝或家属生病,他都要前去慰问;每逢工友家有喜事,他都要前往祝贺;谁工作上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将自身精湛的业务技能倾囊相授与年轻工友,帮助他们提高个人工作素养。工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好人”、“活雷锋”。多年来,他带出了一批又一批思想觉悟高,专业技能强的业务技能能手,为矿井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身为一名班长,这些都是我的应该做的,不值得一提”。 这是笔者在采访过程中,这是谢振南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可正是这句番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他甘于奉献,不骄不躁的高贵品质。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机电维修班会在以后的工作发挥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无穷动力,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