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公司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公司要闻
玉华矿:奠基固本好扬帆
作者:张宏军 康建国 张一博   来源:    发布日期:2010-10-25   点击次数:
分享:

2010年9月30日晚10时,一个令玉华人激动的时刻,玉华煤矿副绞罐笼经过多天上百次的调试,各项数据显示经过检修和更新改造的各种机电设备一切正常,可以投入正常运转和生产。当机电矿长马铜生在指挥现场宣布:“玉华煤矿副绞电控改造正式完工!”,现场顿时掌声雷动,激动的泪水闪现在机电车间全体干部和职工的眼眶中,黝黑的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玉华煤矿原煤生产和安全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玉华人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从多措并举做到多级保障,检修工作全面提高玉华矿安全生产系数,南主斜井皮带更换更是对出煤系统产生了质的飞跃。

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大决战,多工种协同配合,矿运转队、机电车间、综掘四队与外委单位共同合作,检修时间之长,力度之大,开创了玉华自建矿以来工程量、技术量的先河。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通过对玉华南主斜井皮带更换、副绞首绳更换,副绞电控系统改造,玉华煤矿原煤运输安全得到质的变化,新数字化计算机电控设备的投入使用,对副绞提升罐笼的安全及速度都有了质的飞跃,罐笼上下井速度比以往提升了近1倍,缩短了职工上下井,物料的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系统的工作效率,使玉华的身影出现在现代化高产、高效大矿的行列之中。

20个日夜的奋力拼搏,20个日夜的不舍不弃,在铜川矿业公司党政领导的深情关怀下,各部门通力协作,190人的团队顽强拼搏,全力以赴,夺取一场与时间赛跑,与恶劣环境抗争的重大胜利,谱写出了一部煤矿工人战天斗地的英雄史诗。

热情无限 打造千米生命线

玉华煤矿停产大检修,这是玉华人多年来的心愿。

2008年12月28日,玉华矿主斜井皮带发生断带事故,玉华人不得不停产一个月对运输皮带进行修补。

2009年5月3日至7日,玉华停产5天对主斜井皮带进行接头硫化。

从2009年到2010年,玉华矿党政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商讨皮带更换事宜。作为铜川矿业公司的特一类矿井,矿业公司党政从全局的发展来考虑、希望玉华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克服困难,检修工作一推再推。

眼看着黄陵矿业、澄合矿业等其它兄弟单位,如火如荼的掀起大生产热潮,各地捷报频出,玉华人是有力使不出,整日为皮带的运输寝食不安。

南主斜井运输皮带是玉华的生命线,她像一条生命大动脉,将原煤源源不断的从井底输送到地面煤仓,经过火车、汽车销往全国各地,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的输送动力。

从经济上来讲,南主斜井皮带是整个玉华矿干部职工的衣食父母,每天从这里输送出去的原煤至少7000多吨,按每吨500元市值计算,停产一天,玉华煤矿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350万元。

一条全长2350米的运输皮带,一头关系着铜川矿业的年度生产目标,一头关系着玉华2300名职工的福祉,这是一条何等重要的运输带啊!

曾几何时,这条2007年8月投入使用的运输皮带,经过三年多的运行,多处出现烂边、漏绳、坑洞,虽经多次修补硫化,但内部构造已经发生变化,时刻威胁着了玉华原煤的运输,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高悬挂在玉华人的头顶

玉华人盼望着一次改变命运的检修,它关系着玉华的未来!

煤炭市场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已经炒的火热,玉华煤矿作为铜川矿业公司主力矿井之一,如果停产1天,公司就将损失高达几百万的损失,停产20天,将是7000万,这对于铜川矿业二次创业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但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掩盖一个本质的事实:玉华煤矿检修工作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

激情创新 多方助推检修

2010年7月28日,铜川矿业公司召开会议,按程序对玉华煤矿检修工作时间进行决定,8月20日,玉华矿党政领导班子召开会议,宣布矿井于9月11日至30日停产检修,并决定成立以矿长封华、党委书记董建成为组长的矿停产检修领导小组来全盘负责检修工作。

为了保障矿检修工作高质量的按期完工,矿党政组织相关专业技术部门,研究制定详细周密的检修计划和工期安排,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也紧锣密鼓的相继出台,紧张的检修工作有条不紊有序拉开帷幕。

矿停产检修领导小组每天按时召开协调会,通报各项检修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矿党政主要领导每会必到,坐镇指挥,现场决策,保证了各项检修工作的顺利进展。

承担此次检修任务的相关区队,根据矿下达的检修工作文件精神,积极制定施工方案,细化施工总体部署、说明、施工的组织和工期进度,以高标准来确定质量控制过程和保证措施。以达到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原则,调集玉华精锐的管理人员和最雄厚的技术力量,在力求先进、科学合理的原则下,坚持对施工现场全程严密监控,实行动态管理。矿各个参与检修的部门在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前提下,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综合考虑时确保留有验收时间,出台了详尽的施工突发预防方案和措施。

从9月11日开工,到9月30日检修完工验收,玉华人只有 20天的时间。对他们而言,工程进度的计量根本不能拿天和小时来计,而是必须用分分秒秒,秒秒分分来计算。

9月11日,一个晴朗的星期六,这是玉华三大检修项目开工的第一天。早8点,矿长封华、矿党委书记董建成亲临南风井主斜井皮带检修现场,进行战前动员,向奋战在检修一线的干部职工表示了亲切慰问。全体参与检修工作的区队干部职工心热乎乎的。

玉华的9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但也是一个天气转凉的季节,借着几场蒙蒙的秋雨,矿区气温骤降。然而在检修现场,在南风井主斜井皮带处呈现另一派火热的工作场面,矿运转队与一起协同工作的综掘四队、山西晋城金建公司正在紧张而有序的对南主斜井皮带进行更换。

这是一个怎样的工程呢?简单的形容就是将巷道里的旧皮带换掉,装上新皮带。但施工的时候并不是我们纸上说说那么容易,先看一组数据:

施工巷道坡度24.5度,新皮带全长2350米,带宽1.4米,厚2.25厘米,1米重75公斤,整个皮带全重是165吨;导向滚筒长2米,直径1.5米,重达11.4吨。

数字是最能反映工程量,完成这些工作则靠的是智慧和胆识。

矿运转队从接手更换皮带的指令时起,积极做好准备,队内多次召开队委会,班组长会,检修安排会,从更换皮带的技术措施、操作细节、安全措施、合理用工安排等方面都做以细致的统筹,每天分两个班,每班16个人,昼夜不停地赶工期。确保此次更换皮带工作的顺利完成。

9月11日早8时,玉华煤矿检修工作正式拉开帷幕,矿检修主管领导亲临施工一线安排部署,协调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保障检修工作有序地进行。为确保施工质量,有的干部坚持吃住在施工现场,眼睛熬红了,嗓子喊哑了,但他们依旧每天穿梭在施工现场,及时排除施工中的棘手问题。有的职工,十多天工作在现场,妻子催了一次又一次,他总是一句话工作很忙,再等等,再等等,毅然投身到检修工作中。

在检修过程中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方,总能看到玉华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处处冲在先,干在前,脏、重、累活总是走在了工人的前面,真正的发挥了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检修过程中,玉华人精打细算,对硫化平台后拆除的角铁、模钢等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在硫化皮带过程中,玉华的技术人员认真揣摩,虚心学习,安排人员和矿内施工力量,对给煤机环形带破损部分进行重新硫化,为矿节了约上万元维修成本。矿山正是有了这些可爱可敬的党员干部,他们充分发挥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使南主斜井皮带更换工作提前7天圆满完成任务,为后续硫化胶带巷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曾经在施工现场问过一位职工:在主斜井更换皮带最怕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24.5度的斜井,最怕在以旧皮带换新皮带时,新皮带控制不住,滑落到井下。”这样的施工难度在全国来说也属罕见。

面对南主斜井巷道坡度大、时间紧等实际情况,玉华的党政领导和运转队、四队、外委单位制定出一套合乎自身现状的施工方案,简单的分为拆旧皮带、新皮带上架、硫化皮带接头、皮带调试四个步骤。对于皮带下滑这一问题,专门配备了专用夹具,用来控制皮带下滑速度,并在皮带入口处安装专用滚筒,防治皮带跑偏,同时详细检查相关部件的运行情况,确认无误后,开车试运行。在施工现场配备无线电对讲机、哨子,统一指挥,确保皮带更换做到万无一失。

职工们是辛苦的,由于副绞首绳更换工作也在同期进行,运转队的干部职工的工作内容就又增加了一项——徒步下井。每天早上8点准时从南风井走下去,从地面到井下工作面全长1100米,顺着坡度为24.5的巷道每天走一个来回。在给煤机槽化床改造时,由于巷道水大,工人在工作的时候衣服都湿透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依然每天坚持在井下工作长达15个小时,更有技术人员、班长是连续24小时井下超负荷工作,他们的工作的热情和精神深深地触动参与检修工作的每一个人,整个玉华煤矿沸腾起来了,热火朝天的大干局面很快形成。

玉华的留守检修的干部职工,人人争先,个个创优,怀着我是玉华人,我要为玉华争光的万丈豪情,积极投入到检修的各项工作中去,以良好的姿态和崭新的精神面貌向外界展现出一个新玉华形象。

只有在这里付出过艰辛劳动的人,才明白这一切都是建设者用汗水换来的。

豪情满怀 书写质量传奇

百年大计,质量奠基。狠抓工程质量,确保今后各项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成为此次检修改造的主攻目标。

在玉华矿党政会议上,矿领导在做出对停产检修的工作安排的同时,做出了三个坚决不动摇的决定:对按期完成检修任务的目标不动摇,对检修的高质量标准坚决不动摇,对检修期间的安全工作坚决不动摇,这三个不动摇是刚性目标,丝毫不能动。

9月6日,检修开工前,矿业公司黄河副局长、刘水利副局长来到玉华,在对停产检修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后,重点强调要在保证速度的前提下,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质量是内涵,是核心。

此次检修南主斜井皮带更换所用新胶带为ST4000抗撕裂钢丝网钢丝绳芯胶带由山东银河德普胶带有限公司提供。强度为ST4000行进速度为4米/秒,运煤量达到1200吨/小时。副绞电控改造采用中信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全数字直流提升机电气控制设备,操作方式为手动、半自动、检修等方式。拖动方式采用全数字直流拖动、恒磁控制、电枢可逆,操纵台应用新型桌式操纵台带数字深度指示,控制方式为PLC控制(采用S7-300),液压站为E160、E161。提升机提升高度为480米,提人速度4米/秒,提物速度6米/秒。该成套提升电控主要由高压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操作系统、全数字变流驱动系统及监控系统组成。选用国际先进的德国SIEMENS原装PLC(S7-300)为操作控制中心,实现对提升机的工艺控制和安全保护。安全保护采用软件、硬件两路安全回路实现双重保护。监控系统由工业计算机配置通讯软件组成,实现对PLC的编程调试和对提升系统的监视。全数字直流调速系统由西门子原装6RA70直流调速装置构成。

新皮带、电控设备等的投入使用,大大加强了玉华煤矿原煤输送的能力,提升了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了罐笼升降安全系数,有力的保障了玉华煤矿原煤产量的稳步增长。然而如何把控检修质量验收关,保证新设备顺利投入使用,使新设备将功效发挥到最好,是矿党政领导与质量监督人员所要思考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玉华停产检修领导小组的矿领导与技术人员一起亲临施工一线,对交验的工程以“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为原则进行全面质量复查,一旦查出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推翻重来。

压力就是动力,质量就是生命。

矿停产检修小组为保证副井电控改造、副绞首绳及南主皮带斜井胶带更换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狠抓施工现场安全过程控制,把施工质量与安全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保证了工程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把质量当成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来抓,注重每一个细节,科学施工,安全操作,一场捍卫质量的保卫战在玉华煤矿悄然打响……

深情守护,演绎生命安全

一切为了生命安全,在技术上作好各种保障,是玉华检修工作重点要考虑的问题。

玉华煤矿检修领导小组将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制定一系列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在资金、设备上等大力支持,保证此次检修工作达到安全施工。矿安质科、动力科、通灭区、抽放队、救护队等单位各司其责,互相配合,认真做好检修期间井下“一通三防”工作,确保安全施工。

9月11日下午2时,矿机电车间在副井广场进行了简单的首绳更换开工仪式,矿总工程师雷铁山对车间参与检修的干部职工说,玉华矿拿出20天的时间进行检修,从公司到矿都高度关注,副绞的两大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希望机电车间全体干部职工在确保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劲朝一处使、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在工作中多向厂家技术员学习请教,保质保量圆满完成副绞首绳更换和电控改造任务。领导的谆谆教诲和对安全的重视,让参与检修的每一个人将安全奉为天,牢牢将安全刻在心上,付诸在行动上。

车间在检修中,坚持“不安全,不作业”,在特别设备起吊、换绳期间,采取不平行作业,井下作业、井上禁止作业,井上作业,井下严禁作业。在施工中专门设一名干部主抓安全,在每班中设一名安全员,对安全施工操作进行监督,尽可能将安全事故降到最低点,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而在另一个战场,运转队除编写了详细的安全措施外,还利用每天的班前会时间对全队干部职工进行安全措施的学习,时时讲,时时抓,毫不松懈,在20天的检修过程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鼓角动地,风枪惊天,从运筹帷幄的指挥官到一线奋战的施工者,不管你是电气工,还是钳工,这里已经没了干部工人界限、工种界限,每个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苦干。机电车间每天分两班,12小时作业。在副绞首绳更换的关键时刻,有的干部、工人下井一次就带四顿饭,最长在井下连续工作48小时。

副绞首绳更换是在井下高空作业,距离老坑几十米地方,空间小,工作时间长,特别是在割绳、放绳时安全系数非常低,一旦有危险,很可能发生问题。但就是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玉华人不畏困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工人们先是把钢丝绳穿过换绳装置、导绳轮,拆大小罐防雨棚,之后井下搭接起吊梁、挂倒链,井上吊20吨倒链,之后是锁旧绳,提小罐,放新绳、收旧绳,之后是按照换绳顺序而来的各道工序——那一段时间,所有的干部职工都全神贯注的盯住换绳的每一个细节,他们不分昼夜,不辨饥饱,他们不分级别,不惜体力,精打细算地抠时间,算距离,一再地将副绞首绳朝纵深推了再推!在所有人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在支撑,也只有一个信念不可改变,那就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副绞首绳更换工作。

9月19日早8时,玉华停产检修三大任务的最后一项工作副绞电控改造系统正式开始。

机电车间总负责人徐群威将全体检修人员分成第一设备起吊小组、第二停送电小组和早班人员、夜班人员四组。在对副绞停电后,对控制罐笼上下井的馈出柜、副绞检测器、励磁柜、整流柜、液压站等八项设备进行破坏性拆除,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听从统一指挥,在施工现场,机电车间对四大机械电工的权力做了明文规定,他们的权力有时甚至超越了主管。

设备拆除与新设备安装过程中,有时需要在十多米高的梯子上进行拆线接线,对于工人来说不但要要精湛的技术,更要有过人的胆识。平时车间不间断学习的“安全高效”生产理念在危急关头以快捷稳健,雷厉风行的神韵得以生动体现,工人们在保护绳的牵引下,嗖嗖的就上到十多米高空,利索的进行作业。依据设备运输情况,设备拆除与新设备安装过程中,部分需要进行起吊,这需要高度的协作和号令的合一,要求人员有很好的现场把控力,车间技术人员在短短的半天时间内就编写了现场负责人起重指挥手令、口哨操作规定:右手心所对方向为被起重物运行方向;口哨:一声停、二声上、三声下;右手大拇指、小拇指分别代表速度快慢,手令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令必行、行必成、攻必克、战必胜” 的过硬作风和团队精神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机电车间电工万平打破对外来设备迷信的定律,大胆提出了对新设备质疑,对新运来的设备内部出现的线路问题进行检查校对,从配线到接线,前后数十次测试终于成功,使厂家技术人员也不得不佩服,有效保证了电控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正是有了平时这种大胆质疑、一丝不苟的精神,玉华煤矿检修任务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正是有了这样的职工,玉华煤矿检修才能安全顺利完成。

检修工作是紧张的、枯燥的、繁重的,为了让职工在工作之余放松精神,矿区工会利用运转队班前学习时间为职工举办安全知识竞猜活动,所问问题涉及安全、通风、采掘、运输、电气安全等领域,参与检修的职工们积极回答,香皂、牙膏、洗头液等奖品送到了职工手中,充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9月22日,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玉华党政领导带着月饼、牛奶、糕点等节日礼品,来到各个检修现场,为浴血奋战在检修一线带去了全矿干部职工的深情问候。

决战,一鼓作气而胜,正是有了平时这种大胆质疑、一丝不苟的精神,此次检修任务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正是有了这样的员工,此次检修才能按时顺利完成。这期间的酸甜苦辣更多并不被外人所知,也不必向外人道也,但这期间发生的一切都将留在他们心中,永远珍藏着。

真情依依 奏响凯旋华章

不管遭遇到多少问题的意外,也不管经历了多少艰难和困苦,2010年9月30日晚10时许,玉华煤矿停产检修工作终于按期保质保量完工了。

只有那些深深置身其中、俯下身子经历全程的人们,才能真正掂量出这次检修工作的份量、价值和内涵,品咂出它的艰难和不朽。

玉华煤矿三大检修工程对每一个玉华人来说,不仅仅是艰辛和挑战,它是一份理想实现的慰藉,是一种博大的胸襟,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史诗……

它也是一种机遇,是你今生遭逢的非凡命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它的可贵。

20天、480小时、2万8千8百分、172万8千秒,玉华人共计完成皮带更换2200米,胶带巷皮带硫化完近300米,回收旧皮带2300米,副绞首绳更换1920米,拆除各项电气大小设备16台……

我们不能忘记,战斗在20个日日夜夜最前沿的一批特殊的身影,他们既是指挥官又是战斗员,他们严于律己又宽于待人,他们头顶环绕着许多“劳模、“先进”的光环,但又是默默无闻的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这些钢铁意志的战士们,在与自然环境奋力抗争的时候,体现出中国煤矿工人的特有品质,他们是我们新时代激励职工奋勇拼搏的楷模与旗帜,永远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道路!

看,那一排排红色的头盔,像一盏盏黑夜中指路的明灯!像一面面火红的旗帜,组成了千尺井下一道钢铁长城!

编辑:刘孝文


上一条:公司团委组织专职团干赴上海世博会学习考察
下一条:铜川矿务局彰显人本理念 共享企业成果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