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矿务局金华山矿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矿务局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生产理念,以安全“零”目标为己任,全面落实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一通三防”重点,加快生产布局调整步伐,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强化安全基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2009年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创建矿以来最好成绩,质量标准化工作始终保持局级一级标准。该矿通过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检查验收,跻身省煤化工集团质量标准化先进矿井行列。
2009年以来,该矿在总结上年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制定和修订完善了《关于加强2009年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9年安全生产奖罚实施办法》,《2009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办法》、《2009年安全基础管理实施办法》、《“四位一体”安全质量验收确认制管理办法》、《金华山矿“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等制度和办法。为进一步提升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制定印发了《金华山煤矿安全基础管理考核细则》,成立了以党委书记、矿长为组长的安全基础管理领导小组,为各业务科室配备了专职安全基础管理工作人员,设置了安全基础资料管理室,购置了文件柜、资料盒等,对各专业安全基础管理资料进行统一编号管理,使矿井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快布局调整,提升矿井安全生产能力。该矿以生产布局调整、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为主线,先后投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6500多万元,安装使用了2套综掘设备、1套综采设备、配备了1个悬移支架工作面,形成了“一综一悬”的生产布局,矿井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采煤机械化水平夯实了质量标准化基础。投资2600多万元,完成了2号风井通风系统改造工程;投资38万元,完成了选煤楼和红土排矸系统改造及828水平轨道更换,大巷实现了长轨无缝焊接。投资20万元更换副立井罐笼及罐道木;投资130余万元,购置了55台多功能气体检测仪以及通风仪器仪表、完善了KJ90NA监控系统,主要行人、过车风门增设了语音报警系统,增设了岩巷瓦斯传感器和主扇开停传感器,井下推广使用红外瓦斯传感器,确保了监控有效。加强井巷大修和维护工作,保障了通风系统畅通和行人安全;投资418万元,建设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和电网监测系统。
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打造标准化亮点工程。该矿先后修订完善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办法》、《安全质量标准化处罚实施细则》等九项及其它相应的配套办法与管理制度,先后投入安全质量标准化专项资金420万元,完成了副井底至东一采区系统标准化达标工程、建成5座标准化井下测风站、建成680石门标准化皮带巷及570标准化中央变电所及主泵房等重点工程,矿井质量标准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多措并举,创建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完善制定了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并按月考核落实,健立健全了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了瓦斯预测预报及总结分析工作,采用全方位立体交叉网络,对矿井瓦斯进行定点及24小时不间断监测监控,为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加强高瓦斯区域管理,针对不同地点实施了封堵、埋管抽放、调压控制板墙等多项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加强防尘管理,完善防尘系统,坚持测尘汇报制度,抓源头治理,改善了作业环境,实现文明、安全生产。在生产接续过程中不断优化通风系统,缩短了通风流程,降低了通风阻力。
强化职工培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以矿四级安全培训中心为平台,组织职工脱产、半脱产培训和特殊工种轮训,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制定和完善了《金华山煤矿隐患排查责任追究制度》,成立了运输安全管理督导组、安全督导组、干部作风督导组,对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以及井上下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并按“五落实”原则进行排查,隐患整改率达到了100%。对典型“三违”人员采取了井口喊话和区队巡回检查及举办“三违”学习班、家属帮教、领导谈话等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质量标准化工作顺利有序进行,为安全生产夯实了基础。该矿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全年产量突破百万吨大关,创建矿以来最好成绩,质量标准化工作始终保持局级一级标准。近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到该矿检查验收,综合考核达到省煤化工集团质量标准化标准,从而使该矿跻身省煤化工集团质量标准化先进矿井行列。
编辑: 鱼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