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公司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公司要闻
“成本管理年”征文:节能降耗抓管理 深挖潜力促效益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09-10-18   点击次数:
分享:

我们东坡煤矿始建于1970年,至今已有近四十年开采史。近年来由于井下战场不断延伸,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生产一线对材料、配件需求增多,致使成本投入较高,对经济效 益造成一定影响。为降低成本消耗、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节能降耗,深挖潜力,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材料配件复用率,为提高矿井综合效益做出了贡献。总结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不断完善制度,严格控制成本

针对我矿井下生产系统点多面广,地质条件复杂的实际情况,年初我们紧紧按照局矿“三会”精神,认真测算材料、配件等各项成本指标,逐步将指标分解到科室、区队,实行目标成本管理。

首先,成立由生产矿长为组长,生产口领导和生产科、动力科、调度室、劳资科等科长为成员的原煤制造成本控制小组。主要职责是将原煤制造成本和储备资金控制在局矿规定指标之内。

其次,成立经营矿长为组长,财务科、煤销科、供应科等科室科长为成员的经营管理小组。主要职责是确保完全成本、利润指标等经营指标的完成。

第三,不断完善以生产部门为中心,财务部门参与、监督、控制的制造成本管理体系,通过加强内行的杠杆作用,控制和监督各项成本支出。生产单位实行工资与所承包的材料费、电费等互相转化的结算办法,工资总额同采掘任务、效益挂钩,实行全员目标成本管理。

总之,我们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得力的措施,完善了成本管理由上到下,由分管部门到科室,再到一线生产投入的各个环节的控制,为实现我矿各项经营指标提供了政策保证。

二、加强电力管理,降低电力成本

在电力管理方面,我们坚持节约用电,积极实行避峰填谷,严格落实电力管理办法,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考核,降低电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1、大力推广技术创新、指标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产量是节约电力成本的有效办法。为此我们不断加强对一线机电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充分发挥技术能手、业务骨干的带头作用。同时进一步加强各生产单位用电管理和线路维护,确保机械用电畅通无阻,并积极落实综采设备实行夜间生产,白天检修的措施,保证大功率设备避开高峰运转,切实做好节能和避峰填谷工作,降低综合电价,减少电力成本。

2、强化指标考核,严格奖罚兑现

我们按照层层分解和承包到户(单位)的做法,对全矿用电单位按月下达电力指标,严格实行分用户装表计量。并严肃了四项规定:

要求尽可能避免高峰期大功率设备负荷启动;

生产设备无有效载荷时,及时停止运行,严禁设备空运现象;

对无计量装置供电或更改计量装置处以3倍以上电量损失处罚;

④在工作面出现地质变化时,必须按照统一打眼、放炮,最后开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的程序开工。

为确保落到实处,到月底对超耗和节能单位进行月底奖罚兑现,这样不仅使职工树立“节支即是增收”,“节约即是效益”的观念,全方位落实了电力成本管理措施,杜绝生产设备空负荷运转情况发生,尽量减少设备启动次数,降低电力消耗,还及时了解到生产过程中的电力成本消耗投入情况,实行电力成本与车间、区队的经营效益相挂钩、落实全员目标成本管理。

3、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制定特殊时期目标措施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为确保局矿下达的各项指标完成我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首先制定了特殊时期的特殊措施电力考核目标,力争使电力成本在年初下达指标的基础上降低10%,完成指标给动力科每月奖1000元,未完成指标每月罚500元。其次强化成本管理理念,积极引导,科学管理,降成本、增效益,使全矿职工树立起节能降耗理念,积极在全矿职工中开展“堵漏挖潜降成本十个一”活动,使大家认识到节约一度电、一张纸、多进一寸道、多出一吨煤的重要性,使节支降耗进区队、进班组、进家庭,推动全矿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

三、加大了修旧利废,实现效益最大化

在修旧利废方面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管理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变废为宝,增加企业综合效益。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职工参与热情

首先教育职工养成工作中注重节俭的习惯。人人从小事做起,提高职工自觉参与“我为修旧利废做贡献”的活动,把我矿建成节约型企业。其次是加大对废旧设备、材料的修复、管理力度。使基层单位做到“有旧不领新,复旧不用新”,最大限度调剂使用和减少新材料投入。三是通过推广区队、班组修旧利废的好做法和经验,杜绝了“跑、冒、滴、漏”现象。四是制定措施,细化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消耗。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上台阶。

2、厉行节约深挖潜力,多措并举变废为宝

在工作中,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多方入手来提高材料配件的复用率。一是拓宽修旧利废的宽度。我矿井下生产系统的特点是:点多、线长、面宽。材料、配件投入使用多达数千种,可回收修复利用的空间也很大。我们抓住这个特点,一方面想办法、定措施扩展修旧范围,目前修旧利废的品种达到了数百件;一方面紧紧依靠技术加工,让废旧物资在能工巧匠的手里变废为宝。二是依靠理论创新挖深度。以前废旧皮带(1米-2米)扔了可惜放着又占地方。最后在几个部门的共同研究下,将废皮带头切割成一米长方块,代替荆笆使用,既牢固,又耐用。三是制订新制度。手动葫芦使用范围广、消耗量大,每年报废回收都在上百台。为提高使用率,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度修复,然后对基层单位实行租赁制,既提高了它的使用寿命又加快了它的周转速度,仅此一项每年就为矿节约资金十余万元。四是加强了“以旧代新”管理力度。我矿每年回收皮带数千米,对于回收的皮带,首先由动力科验收签定后,分类存放。用皮带捆扎整齐,用红漆标注米数,分为直接复用、降级使用、废旧皮带三类,使人一目了然。在实际管理中,能直接复用或降级使用绝不投入新皮带。对于回收的废旧漆泡线,我们一改直接出售废品价格低的方法,按一定比例换新漆泡线,为企业节约了资金。五是宣奖并举,对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对修旧利废贡献突出的职工给予奖励,调动了职工创新增效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2008年以来,累计修复投入使用废旧皮带6000多米,成品钎5吨多,修复手动葫芦200余台;直接复用钢管500多根,坑木1000多根,钢绳5000多米等等,共计节约成本130万余元。

3、严格考核抓管理,开源节流降成本

我们成立了修旧利废领导小组。每月由供应科牵头组织对机修厂、准备队、运输区、动力科等单位的修旧利废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将各单位修复好的电器、配件及材料及时验收入库,分类上帐。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持向管理要效益,扎实开展“节支降耗”活动。从制定活动实施办法入手,以清理废旧物资活动为切入点,对长期闲置的废旧物资清理造册、分类保管、修复利用;对长期占地、占库失去价值的废旧物资,上报处理;对边角余料集中存放,合理利用;对小仓库长期不用或损坏的材料、配件交回大仓库,修复后全矿调配使用;坚持交旧领新制度,不断扩大交旧品种,目前,交旧品种已达百余种。其中,2008年创造价值104万元,2009年1—4月份修旧利废27.8万元。

总之,我们在成本管理方面作出了努力,但距离成本管理年的要求还有差距,今后还要继续加大成本管理及修旧利废工作力度,加大维修范围,倡导节约理念,强化管理职能,杜绝无谓浪费,为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编辑 王莉


上一条:"稳定在我身边"征文:大中专学生争当铜川煤矿井下工人
下一条:铜川矿务局举办新闻通讯员培训班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