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铜川矿区铁路即将迎来自营20周年,而铜川矿务局铁路运输公司也走过了15岁生日。
运营里程为81.544公里铜川矿区铁路是衔接产运销平衡、发送煤炭、进入市场、连接用户的“黄金路”,是国有煤矿经营机制转换的“标志路”,也是两万多名矿工家属的 “希望路”。
曾几何时,这条路那么沧桑,那么贫瘠,那么脆弱。20年前,铜川矿务局先后对北区、东区、市区范围内的铁路收回自营,行使运输自主权,800多名煤矿职工转业成了“铁路工人”。然而,又有谁知道,这支队伍中懂得铁路、知道铁路的人却寥寥无几,矿区铁路的基础设施相当老化、运输设备相当落后,铁路环境相当薄弱,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再加上,管理经验生疏,人员构成复杂,其运输条件、管理条件、安全条件、生活条件可想而知。当时有人预言“铜川局能会把这条铁路管好吗?要不了几天,不出事都怪了!”。当时又有谁知道,这短短的一席话,不仅没有成为压在煤矿铁路人肩上的负担,也没有成为他们顿足不前的“绊脚石”。反倒成了他们艰苦创业的动力、艰辛创造的力量,艰难创新的干劲。
时到如今,这一切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矿区铁路自营20年来,铜川煤矿铁运人在风雨中摸爬滚打,在骄阳下一鼓作气,在寒风中顽强拼搏,不懂就学,不会就钻,不知就问,为的就是大涨志气,大显身手,大尽风流,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体面生活、快乐工作、活出意义,让世人对煤矿铁运人高看一眼,高看一等,高看一筹。
20年来,他们聘请铁路部门师傅传授技艺,现场指教;20年来,他们走进铁路学习技术,甘当学生;20年来,他们从又脏、又苦、又累的蒸汽机车上跨进了内燃机车上,使动力牵引实现了内燃化。那段“火车一响,烟熏火燎,煤尘四溢,黑雾冲天”靠蒸汽机车拉煤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时代的车轮滚滚,岁月的年轮桑桑。历史的鼓点敲响了崛起的煤矿铁运人,奏响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最强音符。
20年的风雨历程,20年的不懈努力。铜川煤矿铁路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期,铜川煤矿铁路员工迈向了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2005年以来,铜川矿务局党政领导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改变生产生活面貌,提振矿工自豪信心,提出了“实现安全与稳定‘双零’目标、创建‘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的“三大治企理政新理念”,将铁运公司列为创建以“安全高效型、和谐稳定型、学习创新型、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员工培训制度化、行为规范军事化、环境建设园林化”为主要内容的“三型五化”先进示范单位,对铁运公司来说真是及时雨,恰是奋进号,犹如战斗曲,把一个充满创业、极具创造、富有创新的铁运公司带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
有道是“安全生产,命悬一线,生死攸关”。近年来,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使安全生产由“零点“起步,向“零点”迈进,开展了“单机无事故”、建设“平安线”、等安全活动,连续实现了安全生产,多次被局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连年完成了上缴局管理费指标。职工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健全完善了稳定工作责任制。推行了亲情化、人性化管理,实现了稳定“零”目标。开展了 “文明车站、优秀机车组、优质工区”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2006年,公司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扎实推进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科室、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员工”活动的开展。强力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环境创新。每年组织开展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评出技术能手和岗位尖子。
推行了“三工并存”和“四卡闭环”的精细化管理考核体系,加强生产单位、机关科室、辅助部门精细化管理,每月评选奖励优秀员工、首席员工、明星班组进行奖励。投入上亿元,对需修的铁路线路进行了换轨大修。加固了铁路大桥。在内燃机车上安装了电子添乘系统。给东坡、红土车站安装了6502监控系统,结束了人工扳道的历史。线路的完好率达到92%以上,电力设备的完好率达95%以上,内燃机车正点出库率达100%。每年对5个生产单位职工进行了轮训。三年来累计培训职工达1000多人次。让准军事化管理进单位、进科室、进班组,提升了员工的执行力。对机关办公大楼进行了改造。沿途工区、车站危旧房屋得到了重建。公司职工公寓和食堂、北区段绿化、三里洞折返段检修库、油库、凉亭等一大批惠民工程的完工和在建让职工看到了煤矿铁运企业今非昔比的变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的铁运人,正乘借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劲东风,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在构建“三型五化”的大道上与时俱进,稳步前进,高歌猛进,再创佳绩,再谱新章,再奏凯歌,共同迎接矿区铁路美好明天。
编辑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