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陈家山矿为积极应对危机,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营效果,及时调整了经营策略,将精细化管理与成本管理有机的进行了融合,深挖内潜,狠抓内控,严格控制了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实施了以信息化为基础,以动态预算管理为手段的成本管理体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完善了动态预算编制体系
为提升矿井经济运行质量,陈家山矿每年的11月份,都召开一次由财务部门牵头,生产等部门参加的经营测算会议,安排部署第二年的经营管理工作。各生产科室根据下年度的产量、进尺,测算所需材料、电力费用,劳资科测算工资费用,由财务科采用了零基预算法、增量预算法等方法,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汇总测算出全矿的利润情况,对不合理费用进行消减,再由各生产科室将指标进行分解,这样经过反复测算,确定出全矿的年度预算。局下达指标以后,我们又将局下达指标与自己测算指标进行比较,多次召开由各部门参加的指标测算会议,分析寻找相差原因,进行反复修改。最后,在局确定的利润指标基础上,形成了全矿的经营预算指标。
预算指标形成后,财务科将材料、电力、工资等原煤成本指标横向分解到各业务科室,各生产科室指标纵向分解到各区队单位,再由区队细化分解到班组、个人。此外,我矿还编制印发了科室承包指标表和区队纵向指标分解表,作为《陈家山矿经济运行管理办法》的附表,一并下达执行。
针对年度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生产情况的变化,如:地质变化、采面回撤和安装,各月的材料、电力、工资费用各不相同,实现的利润也不尽相同这一情况,我们采取了月度预算与全年预算相结合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每月27日,由生产科、计划科安排出下月的生产作业计划,作业计划具体到各区队的单项工作量、施工地点。各生产科室根据各区队的作业计划,预算出月度材料、配件、电力、工资等费用,由财务科统一对生产科室,费用测算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将不合理的费用审掉,将没有考虑到的费用增加上,预算出利润指标。然后召开成本预算会,进行研究、讨论,确定费用指标。最后,财务科将重新预算出的成本、利润指标反馈给计划科,编制出每月的生产作业计划,分发到各科室、区队。内部银行以生产作业计划作为费用控制的依据。
内部银行在月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实行旬报制度,每旬定期报告成本费用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各区队工作量完成情况,在月度预算范围内调整下一旬的预算,随时保证工作量与费用相互配比。工作量增加,预算费用增加;工作量减少,预算费用减少,把预算差异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二、加强了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管理,形成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控制体系。
内部银行利用“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先进手段,建立了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体系,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监督、控制,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
经管理信息化系统是我矿在局指导下,开发的一个企业管理软件,包括材料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电力管理、销售管理、计划管理、统计分析、日常办公等10个模块,利用我矿的网络资源,实现了经营管理信息化。材料审批、领用和发放,各区队工作量调整、预算资金增加减少等都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科室、区队及领导能随时、随地了解到情况,为动态成本预算管理提供了坚实基础。
内行以当月的成本预算为依据,以工作量的发生情况为基础,建立了成本超支预警体系。当工作量减少或增加时,由生产部门及时按程序调减、调增费用;当发现成本超支时,财务部门将及时发出预警,并将超支情况反馈到生产部门进行分析,为生产部门调整计划指标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当月预算的成本目标范围内,各区队因工作量变化进行指标调整时,由生产部、经营部协商办理,当超出预算范围以外的费用发生时,由矿预算管理委员会审定,确保成本控制始终保持动态管理。
实施区队三级核算制度,把区队的材料员、核算员纳入三级核算管理范围,在矿内行管理下,对区队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杜绝了浪费,减少了支出。深入开展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活动,加大了技术革新、回收复用力度,使费用支出控制在预算以内。具体操作方法:依据月初生产经营计划中下达给各单位的资金,结合生产作业量分解到班组,作为班组的收入(旬末按实际工作量调整),包括材料、配件、工资、电力和其他,支出根据实际发生额上账。每旬按照台账上的支出情况和实际工作量调整收入,编制区队核算报表,上报矿内行。该报表和内行核算出据的报表数据必须保持一致。
完善经营分析机制,定期召开经营分析会。每月召开一次由矿副总以上领导,生产、经营科室负责人及相关成本管理人员参加的经营分析会,分析节超原因,查摆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完善。今年一季度,我矿召开了由矿副总以上领导,生产、经营科室负责人及相关成本管理人员,区队主管、书记、材料员、核算员参加的全矿材料专题分析会,重点研究降低材料消耗的方法和经验,收效良好。
三、建立了成本控制业绩评价体系,各项成本预算指标与工资挂钩考核。
每月由内行负责把各项指标和工资挂钩考核,相互转化,充分利用工资杠杆作用,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将各职能科室、各区队的工资与其承包的经济指标、成本费用挂钩,相互转化进行考核,按比例上下浮动,达到了传递压力,提高经营效果的作用。
1、机关各科室工资和全矿安全、利润、产量进尺及其科室承包指标挂钩考核。
各科室的工资与全矿安全、利润、原煤产量进尺指标挂钩考核,每项指标占工资比例的10%,考核达标后上浮10%,否则下浮10%。其中:安全为否决指标,即当月安全未达标,即使完成了利润指标和原煤产量指标,工资也不予上浮。
各职能科室同时与其承包的指标挂钩考核(如:租赁费、电力、煤质、材料、配件等),按核定比例浮动工资。即:当完成指标时,按挂钩比例上浮,未完成时按挂钩比例下浮。
2、各生产单位均与安全和利润挂钩考核。安全占工资总额的30%,单位发生一次伤亡事故,下浮30%,发生一次重伤事故下浮15%,发生一次轻伤事故下浮5%;利润占工资总额的10%,按月兑现,当全矿经营利润指标完成后上浮10%,否则,按照减利或超亏比例进行下浮。
虽然,我矿在成本现场管理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也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但对照局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兄弟先进单位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为此,我们将以今天这次大会为契机,按照上级领导要求,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不断探索成本管理新途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出色工作业绩,为把我局成本精细化管理推向一个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编辑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