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科学论断为我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方法,我们搞煤炭运销工作的同志必须认真学习,坚决落实。
建局以来,省内电煤就是该局的主要市场,一直要占全局煤炭销售总量的二分之一以上。但是,由于近年来因省内电12家电厂大部分机组都进行了改造,贫瘦煤需求大幅减少(目前只有两个电厂用贫瘦煤,却由三个局供煤),以及省内电煤价格问题、我们自身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等多方面原因,使该局在省内电煤市场的占有份额逐渐缩小;尤其是去年底以来,因五大电力集团价格谈判拖而不决,停发限发省内电煤,周边地方煤矿和小煤窑趁虚而入,致使该局省内电煤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小。今年1-8月仅发运省内电煤127.8万吨,只占总销量的19.6%,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01.2万吨。对于省内电煤市场重视不足,所引发的传统市场份额减少、贫瘦煤销售困难的问题凸显,已严重影响该局的煤炭销售和经济运行。因此,重新认识省内电煤市场,做到省内、省外两个市场统筹兼顾,是我们运销部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需要慎重考虑,并认真落实解决的问题。
从历史来看,省内电煤一直是该局的传统市场,我们与省内电厂已经保持了几十年的合作关系,应该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本世纪初,省内电是我们比较稳定的合作伙伴。我们不能忘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国内煤炭市场低迷,竞争激烈,国有重点煤矿与地方小矿为了抢占省内电煤市场,不惜低价倾销,给我们造成的巨大威胁。当时货款大量拖欠,矿井库存增加,影响了全局的生产经营和职工家属的生活,也给我们与省内电的正常合作关系埋下了隐患。
从现实情况看,煤电一体化已经成为今天发展的趋势,近年来国内大型发电企业以联合、并购和重组等方式,先后并购了一批大型煤炭生产企业,获取了大量煤炭资源储备。五大电力公司强力推进煤电一体化,全力圈占煤炭资源,在山西、新疆、内蒙等产煤大省占有煤炭资源2000多亿吨;华能、华电、国电明确提出:利用三年时间达到自供煤炭40%的目标,这些大型电力集团在陕的煤矿项目和煤电一体化项目也正在加快实施,这种煤炭市场格局的战略性调整,将会对省内电煤供应格局和市场配置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大批地方煤矿和小煤窑为抢占电煤市场采取低价销售,给我们造成了很大冲击。以亭南、燕家河煤矿为例,长焰煤出矿价为0.056元/大卡,送到户县电厂、西郊热电厂和渭河电厂,每大卡约为0.072元左右,对应热值为5000大卡/千克的吨煤售价约为350-360元。而该局按省上定的长焰煤装车价为375元/吨,对应热值5000大卡/千克到厂折价为410-417元/吨,在价格上,我们明显缺乏优势。
从我们自身的发展看,当前是我们陕煤化集团的快速发展期,通过二次创业,我们铜川矿务局的煤炭主业仍将快速扩张,产能大幅增长,预计煤炭产量将逐步提高。我们只有着眼长远,通过不断巩固开发市场,扩大销售量,才能实现产销平衡。而今后一个时期,受省外市场容量和铁路运力制约,省内电煤市场仍然是该局煤炭销售的主战场。对此,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
近几年来煤炭销售价格通过多次调整,省内电煤价已逐步提高,目前省上规定按375元/吨执行,而该局贫瘦煤销往河南等省外市场,到厂按每大卡0.085元结算,对应热值5000大卡/千克的吨煤售价为425元,但实际该局贫瘦煤热值一般在4300大卡/千克左右,到厂结算价也只有365元/吨。按目前价格情况看,已与省外市场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因此,我们在注重省外市场开拓的同时,应该重新认识省内电这一传统市场,我们务必从战略高度和科学发展的态度正确认识省内电煤市场,这不仅是确保我省经济平稳运行的需要,也是我们国有大型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同时,是保我们自身生存、谋求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保住市场占有份额,实现产销平衡、提高经济效益的正确选择。
当然在我们重新认识省内电煤市场的同时,对于省外市场也应有足够的重视。我们记忆犹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省内煤炭市场极度疲软,竞争激烈,当时我们把市场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省外后,在省外一些用户的大力支持下,终于使我们渡过了难关,保证了全局生产经营的运行。此后,又是省外市场的发展,使我们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特别是今年以来,在省内电煤合同迟迟未能签订,铁路部门经营理念发生重大转变的情况下,由于省外发运增加,出省运销量提高,使我们实现了“煤炭总销量减少,而经济效益不减”。为此,通过省外市场的开拓,实现增效益、求发展,仍是我们应不懈追求的目标。
当前,我们要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兼顾的方法,同时做好省内、省外两个市场的工作。尤其是对一度被冷落的省内电煤市场,要重新以积极的态度加强工作,搞好与省内电的合作;要根据省内电的需求,抓好煤质、争取运力、及时报批计划,努力稳定巩固省内电煤市场,实现省内、省外两个市场同步发展,确保我局煤炭运销工作平稳健康运行。
编辑: 鱼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