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集团公司确定的“成本管理年”,也是我局深化改革、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全面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 “十一五”目标的关键年。下面,我围绕安全与成本、生产与成本的关系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一、抓好安全工作,是企业最大的效益
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点大家已形成了共识。那么抓安全与降成本有什么关系呢?抓安全不仅可以降成本,抓安全还能出效益,这一点恐怕还不是人人都能认同。因为,平时大家一提到降成本,不是节能降耗,就是修旧利废、压缩开支或者是提高煤炭产量,增加产值。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原材料成本降低的空间越来越小,抓安全生产,需要投入人、财、物,表面上看成本是增加了,但是,这些投入用于加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设施,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下作业,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益,增加产值,成本自然也会降低。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从反面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佐证。特别是鸭口矿掘一队的“7.5”顶板事故造成两名工人死亡。这起事故给两名矿工家庭造成悲剧,给我局的安全工作蒙上了阴影,拖了全局安全工作的后腿。8月12日局党政召开联席会,对鸭口矿“7.5”顶板事故相关责任人做出了处罚决定,罚鸭口煤矿有限责任公司200万元,对班子成员经济处罚96万元,罚款总计296万元。这些费用既要进本矿成本帐,还要进个人的经济帐,难道安全成本还不算高么?特别是在集团公司上下全力以赴保增长、保目标的关键时期,发生这起不该发生的事故,使我们更加体会到,发生事故不仅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的。
假如企业管理者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堵住安全管理上的各种漏洞,不断完善安全设施,改善员工的作业环境,这样虽然要一笔不少的投入,但是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就没有产生这些安全成本费用,也就不会因小失大,造成巨大政治、经济损失,企业的形象也不会因此受到损害。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抓安全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是企业最大的政治和效益。因此,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重新审视安全生产的效用,更新观念,树立起“抓安全可以降成本,安全生产也能创效益”的意识,切实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员工安全,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做强做优。
二、抓生产技术管理,是降低成本最重要的环节
管理学家迈克尔皮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成本领先战略”理论,他说,“企业产品成本的高低,最终决定企业的命运”。可见成本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性。我局的主导产业是煤炭,煤炭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也影响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懂财务的同志都知道,原煤制造成本要占原煤完全成本的75%以上,也就是说,我们煤矿上挖潜降成本的关键应该在井下。因此,我们要树立“大成本”管理理念,抓住生产技术管理这个重要环节,既要捡芝麻,还要抱西瓜。
今年是集团公司“成本管理年”,为此,我局党政出做出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战略部署,下发了《铜川矿务局2009年生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矿井材料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旨在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金融危机,切实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今年1-7月虽然我们在成本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诸多原因,1-7月全局吨煤制造成本达到205.81元,比计划180元升高了25.81元,比同期162.83元升高了42.98元。吨煤制造成本与计划相比上升幅度大的矿井分别是: 东坡矿上升87.54元、玉华矿上升54.33元、王石凹矿上升39.12元、下石节矿上升21.16元,金华山矿上升19.72元、徐家沟、鸭口二矿成本基本持平。由此可见,吨煤成本上升的趋势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落实生产经营管理措施,降低原煤制造成本。
从我局煤炭产量完成中情况看,1-7月份全局共生产原煤586.26万吨,比计划多完成 28.98万吨;掘进进尺完成43956米,比计划多掘5494米。这是在玉华运转皮带断裂影响将近1个月,东坡矿检修停产20天的情况下,取得的良好成绩。后四个月我局除了徐家沟矿检修,玉华、下石节等几个矿井搬家、倒面、安装外,生产基本上正常。因此,后四个月我们在市场需求不旺、销售不畅的价格下跌的情况下,要保持平稳增长,保证利润空间不被过度挤压,降低成本的压力就会比以往大的。只有把成本降到最低,才能缓解市场低迷给企业带来的压力。要打破常规进行创新,从干毛巾里拧出水来,用常规的方法是不行的,还是要在大的方面做文章,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关键环节。我们要明白,市场价格我们不能左右,但控制成本的主动权却在自身。我们讲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人才、技术、设备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看我们的成本,成本是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丰田公司管理专家大野耐一也曾说:“降低成本只能依靠生产现场”。因此,我们要从抓现场管理入手,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创新工作思路,依靠科学决策降成本、依靠管理创新降成本、依靠技术进步降成本、优化成本支出,努力实现速度与效益的同步提高,同时,抓好煤质管理,加快采、掘机械化升级改造进度和 “掘、抽、采”平衡的调整步伐,强化生产过程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千方百计把原煤成本降下来,确保全局经营指标的完成。
一是加快东区采掘机械化升级改造进度和生产布局调整工作。目前东区金华山、徐家沟、鸭口三矿的采掘机械升级改造工作,进展较为顺利。装备的6套综掘设备已投入使用,加快了掘进进度。金华山矿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已结束,等待局验收后将正式投入试生产。徐家沟、鸭口矿也将在近期形成综采面、年底前,两矿综采面将全面投入试生产,形成“一综一悬”的生产格局,达到“一井两区”的要求,全局采掘机械化装备水平达到集团公司要求。
二是继续推进矿井生产布局调整。按照集团公司和《铜川矿务局水平接续及开拓管理办法》的要求,北区矿井要以掘进工作为龙头,整合劳动力量,加强掘进队伍建设,加大开拓掘进进度,提高单进水平,强化掘进支护和施工管理,确保玉华矿、下石节矿按期实现“掘、抽、采”平衡,为瓦斯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加快东区机械化升级改造进度,使我局八对矿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达到掘产提效,通过加快生产布局调整,使矿井系统更加稳定可靠。
三是加强机电运输管理。各生产矿井要围绕机电运输管理“人员无失误、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管理无漏洞”的目标,继续推行运输督导制度,加强小绞车五人联签安全运行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强化机电、运输专业技术培训,增强特殊工种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专业技术素质,形成作业人员遵章守纪、按章操作,提高全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抓好机电运输设备管理,不断完善机电运输设备管理制度,建立重点设备预防检修制度,加强设备的正常维修保有养,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特别要抓好综采、综掘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发挥机械化效能,加大提升系统检查力度,作到安全保护装置和设施完好,确保安全保护装置和设施状态完好。
以上谈那么多,就想说明一个问题,我们既要生产优质的煤炭,还要生产有效益的煤炭,用成本的最优化,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通过优化设计、提高机械化开采水平、推进矿井生产布局调整、加强机电设备管理,激活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收到1加1大于2的倍增效益。
总之,我们要乘集团公司“成本管理年”的东风,落实责任,严抓细管,抓好安全生产,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推动我局成本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实现安全稳定 “双零”目标,打造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做出贡献!
编辑 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