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是个以煤兴局、以煤兴市的资源型工业城市。矿区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可上朔至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旧同官官办煤矿至今,也有70多个春秋。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成立了铜川矿务局,之后便开始了大规模开采煤炭的历史。到了“二五”初期,形成了以煤炭采掘业为主的国民经济结构,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生产生活设施初具规模,其中煤炭产量229万吨,相当于1949年的17.7倍;城市人口32万,比1949年增长了7倍;国民经济以年均12%的速度增长。1958年铜川市成立后,市矿以煤为纽带的联系更加紧密,团结一心、共谋发展,促进了全市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到1978年,铜川矿务局以其资产和生产规模等优势,跻身于全国大一型国有企业行列,最高年产量达到770万吨,煤炭产量占陕西煤炭产量的70%,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煤炭产业的带动下,铜川市的建材业、电解铝、日用陶瓷等主要工业迅速发展,工业总产值达到35142万元,比1949年增加了31倍,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铜川矿务局作为铜川主要大型煤炭企业,也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以“渭北黑腰带上的明珠”享誉全国,现隶属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对生产矿井,分布于铜川、焦坪矿区,核定生产能力1061万吨。全局现有职工24871人 ,离退休人员33900人,职工家属共计21.7万人。资产总额80亿元。年煤炭销售收入44亿元。54年来,铜川矿务局从蹒跚起步到茁壮成长,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形成了以煤炭开采、勘探设计、机修加工为主,铁路运输、建筑建材、电力火工、医疗等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的新型国有骨干企业。建局54年来,矿务局累计生产煤炭3亿多吨,为国家缴纳税金20亿元,为铜川的振兴和繁荣,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在长期的发展岁月中,虽然遇到了大跃进,文化革命极左思潮,煤炭市场疲软等困扰的不利影响,但是这些风风雨雨、艰难险阻并没有阻挡铜川矿务局前进发展的步伐。在科学发展下求索的铜川矿务局,几代矿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矢志不移地追求矿井机械化采煤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奋战在千尺井下,拼搏在百里矿区,将原始落后的镐挖筐拉、沉重的手工作业,改为电钻打眼、放炮落煤、电溜子矿车运煤的作业方式;后来,又先后推广了联合采煤机、浅截式滚筒采煤机、高档普采、综合机械化采煤等新设备、新技术。在采煤方法的革新中,先后推广了对拉工作面开采法、滑移支架放顶开采法、液压支架开采新工艺、中厚煤层分层开采法、无煤柱开采法、走向倾斜壁式开采法、长壁式采煤法等等,为采煤机械化开创了新路子,提高了工作效率等等,1973年,铜川矿务局机采率为20.63%,2004年,全局综采产量达到852.9万吨,占全年总产量的80.6%。玉华矿的一个工作面,年产量220万吨,工作面的攉煤、移柱、放顶等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现在全局采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0.3%和71.1%,五大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全员工效比1978年提高了4.4倍。在技术革新方面,矿务局先后投资10亿元,用于矿井扩能革新改造。更新综采放顶煤支架、开展高厚煤层加压注水、深孔预裂爆破,使得煤炭回收率不断提高。装备了信息监测监控和瓦斯抽放系统,改造了各矿井的运输、提升、通讯、供电系统。根据开采情况,适时关闭了煤炭资源衰竭矿井,全局生产矿井由13个减少为8个,职工总数由6.04万人减为2.4万余人,实现合理集中生产。2004年生产原煤1058万吨,实现了全局几代人千万吨局的梦想和希望。
在新的历史时期,新一届领导班子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抓住机遇、努力实现安全稳定发展,持续协调发展,全面和谐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的新型矿区奋斗不息。
旗帜鲜明地提出安全稳定“双零”目标。即 矿井无死亡,地面无重伤;无越级上访,无群体上访,安全稳定工作年初从“零”开始,年末到“零”结束。2007年,矿务局百万吨死亡率从2006年的0.43下降为0.11。2008年创建局以来最好水平,降至0.10。这是矿务局建局54年以来煤矿安全的最重大成就。
实现原煤生产 “千万吨”的目标,保持了矿务局持续协调的健康发展。实现“千万吨”的奋斗目标,是多少任领导班子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孜孜以求的夙愿,也是21多万职工家属梦寐以求、努力拼搏的梦想。2004年,在矿务局即将迎来建局50周年的时候,原煤产量突破了千万吨目标,这是建局以来、铜川建市以来最重大的跨跃,也是改革开放30年全局干部职工追求科技进步最重大的成果。2005年,由于进行11.28事故后的调整,产量稍有回落。2006—2008年,矿务局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和以科技求发展的理念,原煤生产连续3年达到上千万吨的高峰,保持了持续、协调的健康发展。
打造“三型六化”品牌,建设现代化的新型矿山,实现全面和谐发展。过去,煤矿给人的印象就是黑、脏、乱、差的环境,矿工住在山腰的土窑洞,穿着黑乎乎、脏兮兮的工作服,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井下,干着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了彻底改变矿工的生存生活环境,改变煤矿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2005年初,局党政高瞻远瞩,提出打造“三型六化”品牌,建设“三型六化”企业的战略目标。把铜川矿务局建设成为“安全高效型、稳定和谐型、学习创新型”的现代化煤炭企业。达到“基础管理精细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行为规范军事化、井下治理工厂化、地面建设园林化”。这一目标是铜川矿务局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改变煤炭企业形象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三年多的实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井下矿工的劳动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安全生产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矿井职工生活环境实现了净化、绿化、美化;道路平坦、树木成行、草坪如茵、鲜花盛开;文化广场、彩灯迷离、景观新颖;单身职工住公寓,家属住宅变小区;图书室、电脑室、洗衣房、标准化食堂;文化广场有演出,塑胶球场有比赛;职工收入增加,文化学习多样,“三型六化”建设使百里矿区形象大为改变,煤炭企业文化发展如火如荼,今天的矿工才真正实现了快乐工作,体面生活,铜川矿区迈上了全面和谐发展的新阶段,铜川的秀美山川增添了许多科学发展的新亮点。
我们坚信,正在崛起的铜川矿务局,在陕西煤化集团和局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安全稳定“双零”为目标,以“三型六化”学习型企业创建为契机,定能引领全局21万多名职工家属,驶向快乐工作、体面生活、和谐富裕新矿区的快车道,使这颗镶嵌在“渭北黑腰带”上的明珠,放射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编辑: 鱼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