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公司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公司要闻
铜煤故事征文 | 朱建锋:我的矿山记忆
作者:朱建锋   来源:玉华煤矿    发布日期:2022-08-10   点击次数:
分享:



作为一名铜煤子弟,铜川矿区不但是我的父亲母亲战斗的地方,也是我工作生活的地方。在与父母的多次交谈中,听着父母亲对往昔矿区生活的讲述,以及他们在铜川矿区生活的故事,不禁让我对父母和他们那一代人的创业奋斗精神感慨不已、心生敬意。如今矿区发生的发展变化,也更让我在岁月更替、时代变迁中,增强了作为一名铜煤矿工的自豪荣耀和责任担当。

上世纪七十年代,父亲刚参加工作,拖家带口到了焦坪矿。初到矿山,举目无亲。为使全家人在矿上安下身,父亲把焦坪露天二段的工友喊上,用三四天时间盖起了两间不到二十坪的土房,使我们有了栖身之所,也从此开启了我们的矿山生活。当时家里有父亲、母亲和哥哥,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我在焦坪矿出生并逐渐长大。

回想往昔,我家于70年代在焦坪矿盖起的土房子紧挨青龙山,背靠“二马路”,距离露天二段不到两里路,一放炮地动山摇,用报纸糊的顶棚,灰尘扑簌簌往下掉。父亲是炮工,二段的炮都是他放的,看着一个小山头都能崩掉,那种观感冲击很强烈,心中也是很惊讶和自豪的。

记忆里,父亲天天上班,似乎没有休过假,也从来没有时间带我们出去玩。当然,那时矿区的孩子都是“散养”的,那一辈的父母都很能吃苦,并以苦干为荣。

父亲忙得顾不上家,我就去找母亲。母亲当时在家属队捡煤,一大块煤压到母亲背上,头都快挨着地上了。看到这种情景,年幼的我心里真是害怕极了,想着把她压坏了可咋办。但一群家属队的姨们,嘻嘻哈哈丝毫把这不当回事,嚷嚷着“不比男人差,还要比他们强”。当时矿区的家属妇女确实强,白天干着各种活计,晚上回到家又洗洗涮涮,可谓十分的忙碌辛苦,但他们却很坚强,共同与自家的男人撑起了生活的一片天。

当时父亲有胃病,一疼一晚上,母亲就照顾一晚上,第二天两人还是照常上班。母亲常说矿上的人都一样“,谁家不困难,还不是咬咬牙就过来了”。但在生活的重压下,母亲和她的姐妹们很多人及至年老以后都因曾经的重体力劳动,有着手、腿关节变形等毛病。可即使这样,她们却从不喊苦叫累。

父母上班我上学。自打学前班第一天报名之后,认了学校门,就再没有家长送过。上学放学就啃蒸馍,家里攒下了饭票,一个月父亲能带着哥哥和我去职工食堂改善一次伙食,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父亲第一次带我和哥哥一起到矿上职工食堂“吃大餐”的情景,虽然与现在相比根本就不算什么,但我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遇到下雨天最高兴,顺着“二马路”那深深的车辙捡废铁、捡“铜核”,废铁攒起来卖钱换糖吃。那时路上只有拉煤车,数量还不多,捡废铁“可遇而不可求”,攒一个月能卖几毛钱。捡“铜核”也不知道能干啥,就知道有煤的地方就有它,装了一兜子,高高兴兴回家,想着可以换糖吃,就喜不自胜。

最爱去“小街”逛游乐园,苏式的电影院,节假日放烟火,过会街上熙熙攘攘,周末节假日孩子们自己去游乐园坐一次“登月火箭”,过年放一场《少林寺》《五郎八卦棍》,让我和小伙伴们甚感高兴。后来才得知,电影院、游乐园是叫焦坪煤矿俱乐部,长大后上网一查,可不得了啊,焦坪俱乐部在八十年代就是“全国煤矿系统先进俱乐部”,曾经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职工的学校和乐园”荣誉称号。

生活在那时的焦坪矿是很自豪的,因为当时的焦坪矿是铜川矿务局的台柱子矿,七十年代就达到了年产百万吨,养活了职工家属和周边群众几万人。如今在“转播站”的山上,仍矗立着一座索道混凝土墩子,它见证了自五十年代焦坪多个露天矿连续放出全国煤矿“卫星”,书写辉煌的一页。

我所熟知的焦坪人,都是与父母一样的普通矿工家庭,吃苦耐劳的乐天派。当时太小还不知道,焦坪矿出了一位名人“蕉萍”(姚筱舟),他创作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就诞生在铜川矿区的焦坪煤矿。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的还有出席党的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汪广平,出席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刘俊才等先进模范人物。

我的父母曾与这么多“大人物”并肩战斗在矿山,但询问起来,他们总是寥寥几句话,“认识、知道,都是每天上班,从苦日子里过来的,他们都能吃苦、讲实干,干活不惜力,当时的人都这样,没啥特别的”,然后就告诫我“生活不易,必须要吃苦才能把日子过好,只要肯吃苦,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在他们口中有的只是最普通的劳动者的朴素话语,很少有高大上的豪言壮语。多年以后,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些话中的道理。

当时,焦坪有两所小学、两所初中和一所高中,一个年级五六个班。为了生计父母每天都很忙,对我们除了给吃饱,其他基本上是管不上的。等我上了初中,记得最大的就是伙食改善了,可以天天吃干吃面、泡方便面,还能搭上一根火腿肠,百吃不厌。我也终于长大了,成为了家里的劳力,天天到三百米外的水泵房去担水,晃晃悠悠担了两年,后来家里通上了自来水,也就不用再挑水了。当时由于矿上人多,担水有的要排队很长时间,有的还要跑到几公里外的南塔去担水。

除了担水,矿区的男娃女娃长大了还要肩负起拾煤的任务,路边捡就攒着,推着比自己好高的二八大杠驮着三袋煤,摇摇晃晃朝家走,不敢停,停下就起不了步。家里都烧煤,矿上生产煤,童年到青少年,记忆里不是灰色就是黑色。

九十年代后期,由于资源枯竭,焦坪矿关闭,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这时我已外出求学。再后来,焦坪矿附近有了铜川矿区的新煤矿“玉华大井”。上学毕业后,我于2009年到玉华矿参加工作,成了一名新时代的铜煤矿工。下井六年,疲累的每天下班在房里躺下,连续很长时间每天只睡几个小时。脑子里只有“苦干”勉力支撑,“大窝子”铁锨挥舞一个班不歇气,手上满都是老茧,但这也锤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父亲退休,母亲年老,想要改变生活,只能靠自己,也只能靠苦干,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有了稳定收入,一万元买了一套铁路边的老旧单元房,圆了住楼房的梦。我也从杂工干到了电钳工,收入上来了,井下的活也适应了,感觉不那么苦了。再后来,结婚生子,城里也有了房安了家,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再后来,我干起了宣传工作。现在下井看着新一代的铜煤玉华矿工用着智能综采、快掘机,不用一锨锨攉煤了,住的都是矿上的公寓标间,很为他们高兴。再后来矿上不断加快智能化建设步伐,生产效率提高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矿井效益节节高,环境面貌日日新,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真是庆幸我们赶上了好时候。

企业发展、矿山兴旺,父母安康,生活美好。作为新一代的铜煤矿工,我们要继续朝前走,依靠与企业共成长、与矿山共进步,不断在铜煤奋进之路上,将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生机盎然、和谐美好。


责任编辑:彦荣 编辑:蓝图


上一条:党代会专栏 | 站在新起点 奋进新征程—写在公司第二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
下一条:公司职工石磊被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