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媒体聚焦
陕西日报:2186个安全生产日 ——再访陈家山煤矿
作者:齐卉 王婕妤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7-27   点击次数:
分享:

陕西日报 2016年7月25日 第二版

7月21日,46岁的河南籍矿工刘卫子又开始他循环往复的下井准备:换上带着汗味的工作棉服、头顶安全帽、打开耀眼的矿灯、脚蹬绝缘胶靴,检查随身携带的安全设备:手套、防尘口罩、自救器……一切妥当后,他拿起一包准备下午在矿下充饥的锅巴,和二十几位工友一起,猫腰坐进了窄仄的蓝皮小火车,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论及采矿规模,铜川陈家山煤矿本不算声名显赫。但12年前的那场矿难,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陈家山”这个名字:2004年11月28日,陕西省陈家山煤矿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在井下的293人中,166名矿工遇难。

安全生产,在陈家山,尤显意义重大。截至7月21日,陈家山煤矿安全生产周期2186天,再有7天,就将连续6年无一重大事故,这对陈家山煤矿来说,是史无前例的。

陈家山煤矿党委副书记王矿奇告诉记者,现在的矿下和早些年比,早已是天壤之别。遇到紧急情况,矿下有着永久避难硐室,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容纳100人生存近20天左右。里边有医疗救护器材,有氧气自供设施,还有清水、食品饮料等。除了永久避难硐室,井下还配备移动救生舱,紧跟在矿工身后。遇到危险,矿工两分钟就可进入避险。井下的GPS人员定位系统、供排水系统、通风系统、通信系统、风电系统一应俱全。40多个摄像头把工作面的每个角落都照得清清楚楚。

矿下除了工作设备,超市、卫生间等一应俱全,空气质量也与地上无异。

“这几年对安全设备设施的投入非常重视,以科技支撑设备设施的保障,保障安全生产,来提效减员,工作面机械化程度高了,人减少了,更安全了。”王矿奇如是说。

除了安全设施的完备,女工家属还开展亲情式服务,通过提醒“三违”矿工家属,宣传安全知识,让矿工紧绷安全弦。

女工协委会会员罗明喜自己也数不清走进过多少户家庭了。刚开始,也受了不少委屈。一次,掘井一队王岩宏下井后没带自救器,罗明喜找到王岩宏的爱人便说:“王岩宏在矿井违规了,不带自救器是很危险的行为……”王岩宏刚好回家看到这一幕,破口大骂:“你们一群婆娘跑我家来干什么!赶紧走……”瘦小的罗明喜委屈极了,但从此也更讲求方式方法了。

在不断积累经验中,她掌握了技巧:先唠家常,在聊天过程中询问职工当班工作情况,岗位安全情况,有无安全隐患。让家属保证职工在家有充足的休息,不让带情绪上班;保证在丈夫耳边常吹安全枕边风,常敲“安全警钟”。

正是女工协管员们的走家入户,全矿人员的安全意识也转变了:从被罚款到现在自觉检查安全设备,从以前大家认为矿难是不可避免的,现在都认识到灾难是可防可控的。

问起罗明喜夫妇日后的打算,她沉思片刻回答:“健康、平安地活着,就是最大的期盼!”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


上一条:陕西日报:陕煤化下石节煤矿:在安全生产中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下一条:光明日报:一支山歌的诞生与流传——《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