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川日报 2015年8月10日 头版头条
在煤炭市场持续寒冬,煤炭企业经济普遍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东坡煤矿坚持创新,以企业文化引领、质量标准化为抓手,大力增加生产,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做到矿井产量不降,职工收入不减,矿区面貌大变,职工队伍稳定,并从一个井下条件复杂、质量标准化建设滞后的矿井,一跃从陕西煤化集团30多个矿井脱颖而出,今年一举获得省级质量标准化先进矿井、全国煤炭工业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矿井多项荣誉。
东坡煤矿是一个有着45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井,经过多年改造和扩建,现有生产能力105万吨。2012年,全国煤炭市场开始出现低迷,煤矿经济开始走低。面对困难,东坡煤矿毅然奋起,在铜川矿业公司的全力支持下,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发展目标。该矿以扎扎实实的“三板斧”,两年即提前实现目标,创出了安全好、质量好、稳定好、生产好、效益好、企业文化好的“六好”局面。2012年至今年7月份共生产原煤3634079吨,吨煤制造成本从324.61元,降低至273.79元,吨煤减少50.82元,仅此一项,年节约成本达5336.1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保持在7万元左右。
东坡煤矿因为井下地质条件复杂,长期安全形势严峻。面对市场动荡,该矿第一板斧突出抓安全,把安全工作摆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位置,紧紧咬定安全“零”目标不动摇,将既定的产量、质量、安全考核标准,调整为安全、质量、产量,进一步完善了生产人员的出、入井验身和职工上下班列队的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实行了全员安全风险抵押,建立了全员安全账户。同时深化“亲情下井,平安回家”的活动,在全矿组织了10批257名家属下井体验活动,通过让女工、家属“地心”体会艰辛,将安全防线延伸到家庭,筑牢第二道安全防线,构建起矿井、区队、家庭、个人四级安全包保格局。目前,全矿已经实现安全生产四周年1460多天。
在煤炭黄金十年,东坡煤矿因为煤层薄事故多,质量标准化滞后,也严重影响了煤炭生产和安全工作。东坡矿极地反击第二板斧抓质量。全矿从硬件、软件两个方面入手,对年度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细致的规划,确保“每季上台阶,每月有亮点”,建成了企业、安全两条文化长廊和人行井安全文化通道;对井下600大巷、903、2103、2106进回斜进行了地板硬化;更换井下牌板和灯箱及四项技术标示应用;修建了东二人车场休息室;建成了井下超市、“清风苑”、宣传栏及区队办公楼一字一画;完善了600水泵房、南翼充电房标准化建设、“一通三防”设施和各斜巷跑车装备警示、警标及照明设施等,甩掉了质量标准化落后的帽子。通过质量标准化,改进井下工艺,优化909、2107采面设计,完善南翼开采、北翼开拓方案,将煤质提高到了月均5000大卡以上,2014年因此销售煤炭量达97.46万吨,创近年最好销售纪录,实现了增收提效;同时全矿在井上井下各个环节节支降耗,“抓大不放小”,既抱“西瓜”,又捡“芝麻”,有效节约生产成本。加大设备材料回收复用力度,能维修使用决不丢弃浪费,能自制加工的决不领新,在报废材料、设备配件里“淘宝”、“捡漏”,通过焊、补、喷、铆、配、改等十八般武艺,让废旧材料、设备配件“起死回生”,去年以来仅此一项节约资金在400万元以上。
市场低迷,提升企业士气最为重要。东坡煤矿第三板斧突出企业文化,在外在文化形象上,在获得“粉红矿井”美誉的基础上,以“激越、浪漫、唯美”为基调,在井下建成一、二部猴车“天之蓝海之蓝梦之蓝”梦幻井巷和1000多米粉色运输文化通道”、1800米采掘文化通道、1200余米“童话与飞天相媲美的一通三防文化通道”、800余米“笑脸与薰衣草共辉映的‘千张笑脸嘱安全’文化通道”。对4个主要运输系统停车场,进行了桃花系列彩色喷绘。对工业广场墙面进行了“草长莺飞”、“日出东方”等人工彩绘,营造“十里画廊美不胜收”的文化渲染力和熏陶力;在内在“精气神”上,独创“一区一品”文化品牌,让各采掘辅助区队自主选择打造,持续开展“一区一品”竞赛活动,选拔区队“形象代表”,选树“文化班组”,以各种形式彰显文化特点,形成了“一区一品见亮点、一头一面现特色”的良好创建氛围,树立了3个井下创建标杆,其中的回收安装队,彰显其“精益求精、回望安然”的文化品质,近两年间搬家倒面多达23次,无一失误,创出了连续10年安全为零、效益领先的好成效。
责任编辑:周彦荣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