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日报 2013年9月9日 第五版

督导组在井下执法
“刘书记、刘书记……”“哎,来了……”纪委书记刘贵平应声走出房门。8月15日下午14时20分,记者刚走进金华山煤矿办公楼楼道就听到党委书记武永发的声音。“落实公司安全紧急工作会精神,咱带领干部作风督导组下井走……”15时整,记者同武永发、刘贵平、赵红波等一行5人换上工作服,开始了千米井下的“执法”之旅……
走到井口安全信息站,武书记指着正在填写入井登记的人给记者说“这位是我矿的安全副矿长刘星河同志,今天4点班井下安全由他负责……”记者不解,为何4点的井,3点半就要下井时,在场的同志们异口同声地说:“这就是我们转作风的第一步……”
“罐笼”经过直线下行265米来到680安全长廊,记者为了向武书记多了解些情况,走在了与武书记并排的位置,这时同行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贵平走上前提醒到:不好意思,请列队行走。这时,对面走来一队职工,只见前排一名戴红帽子的(井下人员以帽子颜色区分,红色为干部,黑色为工人)走在最前面,手拿一面小红旗,旗上印着“金华山矿综采一队”,后面全体职工一字排开,排着整齐的队形向我们迎面走来……记者一脸愧色。
经过大概五分钟的行程,我们来到了680系统架空人车上车场,刚一到车场一名职工迎面走来,一个标准的军礼过后用洪亮的声音汇报道:“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岗位检查指导工作,我是680架空人车司机徐进锋,680架空人车正在运行,经检查一切正常,请领导指示。”
武永发向记者介绍道:“我矿自前年开始在井下推行军事化管理,先后制定了岗位报告制、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制、井下人员列队行走制和入井人员矿帽编号制,通过这一系统制度的制定,使职工的行为得到了统一,同时也使职工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井下以往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和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的遏制,这也是我矿安全生产2600多天,行之有效的一套好办法……”
行走至570大巷时遇到了8点班下井跟班的该矿生产管理科副科长赵国旺,赵科长用很简练且专业的语句将井下现场情况向领导进行了汇报,同时把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地质变化和自己的整改意见作出了评估,并征求领导意见。“升井后,请将情况及时向负责安全和生产的矿领导汇报,问题不能过夜,组织人员共同拿出合理方案及时进行处理。”武书记紧锁眉头,声音凝重地说。
“操作证是否带齐”、“压风机运转是否正常”、“现场瓦斯浓度多少……”一路上督导组对各岗位进行了抽查和询问,到达该矿东一系统3604综采工作面“井下超市”时,表针已经指向了下午7时40分。职工们正在轮班吃晚饭,记者没看见跟班领导刘星河。“这个工作面近期不正常,职工轮班吃饭,因为工作面没有停止作业,刘副矿长一直盯在现场没出来……”
两分钟后,督导组顾不得休息,直接向工作面进军。
在采煤工作面,刘星河正蹲在综采机组旁与职工一起抡着扳手,此时的他与井口信息站时的那位“矿领导”判若两人,汗水夹杂着煤油将整个脸上抹得活像个黑脸“包公”,看到我们一行到来,忙站起身来,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21时左右,督导组离开工作面。
在井底等罐时,武书记笑着告诉记者,突击检查不是为了抓人而检查,如果矿党政制定的每条制度都能不打折扣地得到落实,我们宁愿作风督导组、安全督导组天天空跑,“看到井下秩序井然,我当然高兴,证明我矿前几天的紧急会议没有白开……”
22时到达地面,正巧碰到刚参加完采区夜班班前会的矿长宁文卫。他与记者打了一声招呼便忙着问武书记“井下情况咋样?”
“好着哩,好着哩……一圈下来没有抓住一个‘三违’人员……”武书记一边填写检查记录一边有些兴奋地说。爽朗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