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工人报 2012年7月31日 煤业三版
(刘 伟)他不顾家人反对,子承父业,立足本职,刻苦钻研,熟练掌握采煤机械、故障排查等10多种技能,被誉为“检修专家,革新能手。”
他爱岗敬业,苦练本领,以平均每月25个班以上出勤率,奋战一线。外号“拼命三郎”。
壮实的身躯,黝黑的面庞。他就是人称“明星班长”的铜川矿业公司东坡矿综采队检修班长王军栋。
王军栋初参加工作,工种是采煤工,那时他就坚信“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手”的信条。区队领导看他踏实好学,很快将他调到综采检修班。他刻苦学习相关专业知识,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从简单操作到一般故障处理,再从一般故障排查到突发故障排除,一步步逐渐达到了熟练程度。
2009年9月,工作面机尾进行对接,支架倾斜18度,要实现前60架与后38架的准确对接,难度前所未有。他召集检修工、支架工等全班技术尖子出主意、想办法,根据机械性能、推采速度,以及加刀规律和大家的工作经验,大胆采用前60架前半部以1:2起刀,后半部以1:3起刀的推采工艺,经过12天的推采,成功完成支架、溜子整体单边摆采46米的大转弯。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有人如此形容检修班的紧张与忙碌。综采队承担着全矿55%的原煤开采任务,综采设备能否正常运转,检修班是保证。作为检修班长,王军栋知道光凭一股蛮劲是干不好工作的。粗中有细的他,善于钻研别人不曾留意的地方。
一次,在路过皮带减速箱时,他发现减速箱主动轴声音异常,就将主动轴拆卸对齿轮间隙做了调整,把部分机器零件进行加工,安装后进行观察,听声音,测温度,经改造过的主动轴连续工作240多天,无影响,无维护。同时,他发现一旦减速箱密封垫老化,将造成严重漏油,他不断揣摩、研究、实验,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密封垫,解决了这一难题,每年为区队节约资金数万元。
作为一班之长,王军栋在系统的学习了许多先进班组管理经验之后,结合实际,博采众长,形成一套自己的班组管理方法。以抓好班组文化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精神文化建设,以实施班前礼仪为突破口,规范班组成员行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组织学习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手册,并让有经验的老工人与8名新工人一对一结对子,老工人教操作,强德育;新工人说理论,求创新,新老工人互相学习,全班上下保持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安全生产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
“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练就常人难以练就的胆识,战胜常人难以战胜的困难,取得常人难以取得的成功。”面对众多赞誉,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王军栋“明星班长”的秘诀。在他的带领下,全班正在乌金滚滚的巷道中,开拓自己的“星光大道”。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