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王石凹矿在井下生产系统5次搬家倒面、两个主采面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特殊情况下,该矿全体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在圆满完成全年生产指标,顺利实现安全、生产“双赢”目标的同时,再次荣获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殊荣。
进入2011年以来,王石凹矿党政一班人面对50周年矿庆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入筹备实施阶段,井下2502主采工作面推采出现26度大坡度,2207工作面孤岛开采先后出现两巷变形严重、地板鼓起、巷帮受压空前、移进量最大时达1米多;294工作面软岩掘进先后遭遇薄煤层、断层、顶板破碎、24度大坡度、巷道压力大,以及运输战线长、运料劳动强度大等一系列不利因素,聚全矿上下合力,适时调整生产布局,确立了以“质量保安、管理促安、科技护安”的整体安全生产工作思路。
加快质量标准化建设。先后对井下副井口至650人车场等主要井巷进行美化、亮化、硬化,为人行斜井安装架空乘人装置,对井下所有空间区域,生产设施进行统一编码,对采掘、生产辅助1500余名干部职工实行实名制上岗,建成735中央变电所、650东一变电所两个高标准机电硐室和人行斜井、2503、2505、2207等多个标准化亮点工程和示范区域;为650下平台安装一套ZKSXJ-1矿用智能洗靴机,在各主要系统配置防爆型饮水机5台,在采掘一线工作面建成三个“爱心”超市,大大改善了井下职工作业环境。
突出培训与管理相结合。加大职工培训力度,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狠抓培训不间断,选送技术骨干赴三一重工、西安煤机厂等地培训8批52人次,全年矿内安全培训17期5715人次,有力地提升了职工整体技能水平;推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生产格局,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成立“特别督导组”,加大现场巡查力度,推行岗前“安全生产风险分析评估”制,落实“四位一体”开工检查和“手指口述”、“岗位描述”安全确认制,强化领导跟班、带班制度,建立“预防为主、自我约束、有效监督”的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实行全员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把安全责任与个人利益直接挂钩,使安全风险逐层分解人人共担,安全成果全员共享。
积极实施科技兴安战略。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召开首届科技大会,拿出10万元对近三年来的“科技功臣”和创新成果进行表彰奖励,持续开展科技攻关和职工小改小革创新活动,推广应用新技术装备、工艺流程,综采设备首次使用变频调整采煤机,主运输皮带首次使用变频电控装置,职工自行研制的“楔钉式顶板支护技术”、“简易电缆托移装置”、“网式捕尘门防尘设置”、“综掘机直接搭接皮带运煤方式”等一系列创新成果的积极推广应用,有力地保证了矿井全年安全生产目标的顺利实现。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