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年披荆斩棘,距铜川市40公里的东坡煤矿,年产由45万吨提高到100万吨左右,职工收入由年人均不足千元,提高到5万余元,褪掉黑白色为主的企业形象,以家属区连片成景的粉红色花园型住户小区为代表,实现了“黑白大调”向“粉红大调”的激越变奏,被媒体誉为“粉红矿井”。
40年后,时代变化气象万千,社会生活缤纷多彩,充满希望和可能,也存在困惑和拐点。在文化变革的历史新起点上,东坡矿走向哪里?怎么走?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该矿提高文化自觉,提倡文化自强,提升文化自信,矢志开拓文化强企之路,奏响了“粉红矿井”持续发展的崭新乐章。开篇——自觉吟咏文化源动力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血脉。文化力就是生产力和发展力”。从这一认识出发,该矿自觉挖掘文化底蕴,吟咏文化源动力。以2010年东坡矿40年庆典为契机,以“40年东坡”为主题,传承东坡矿“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精心策划完成了八个系列的文化产品。
其中,《40年东坡前奏》,以公司实施“安全发展进矿区”为契机,联合省内外近十家媒体,进行“粉红矿井”系列宣传报道,讴歌矿区变化,记叙发展成果,在报刊、网络形成了集中宣传优势。
《40年东坡矿志》,以建矿40年历史搜寻为主线,用煤田地质、矿井建设、安全生产等13个章节,完整记录了1970—2010年矿井发展痕迹,再现了东坡矿40年的创业史、奋斗史和发展史,激发了所有“东坡人”爱矿爱企的自豪感和荣誉感;《40年东坡回眸》,以铜煤网站、《铜川矿工》报征文为主,得到了矿内外领导干部、职工群众及兄弟单位写手的积极参与,他们提笔抒怀,乐道东坡故事,畅谈东坡情感,讴歌40年东坡岁月,仅一月时间,形成84篇文采飞扬的征文,形成了“东坡文化热”现象。
《40年东坡掠影》,以图文画册为载体,搜集建矿40年影像资料,设置东坡之势、东坡之道、东坡之翼、东坡之志4大板块,内设12小块,展示了矿井40年人文风貌;《40年东坡崛起》,以电视专题片为载体,用形象篇、回眸篇、崛起篇、文化篇,勾勒40年沧桑巨变,演绎了东坡矿的崛起之路。
还推出报纸专刊《40年东坡特刊》,网站专题《40年东坡E彩》,大型庆典《40年东坡狂欢》,采用立体式、多维化、全方位演绎手段,开掘文化内涵,打造文化精品,升级东坡文化的影响力和含金量,切实提高了全矿干部职工的文化自觉,形成了浓郁的文化建设风潮。序曲——自强唱诵文化制动力
“一心为公,公心办事,才能提高全矿制动力,拓开文化强企之路,实现安全生产的持续发展。”从这一思路出发,矿党政立足自强奋进,着眼科学管理,力求务实高效,狠抓“四字方针”,带领全矿坚固文化制动力。
制度上突出一个“严”字。整合各项管理制度,完善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每周一全矿正科级以上干部大晨会、每周安委会议事、日常安全督查制度等,落实干部4:3:3下井跟班、“四位一体”、请销假制度等,严格安全管理,除名长期旷工职工,切实维护了制度的权威性和制动性。
思想上突出一个“紧”字。调整岗位配置,重新定编定员,努力改变一线缺员、二线多员、机关超员现象;执行井下定位系统考勤,严格控制出勤人数与质量,确保安全生产秩序”;整顿劳动纪律,规范安全操作,严格现场管理,细化“四项技术”和“双述”标准,改造主井变频,更换井下运输轨道,精细巷道开拓、管路刷漆标准,切实强化质量标准化工作;创新安全教育,委派业务科长每天到包保区队讲安全,组织伤残职工到采掘一线劝安全,强化特殊工种培训,千方百计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工作上突出一个“细”字。借停产检修之机,见缝插针,强化安全培训,推进准军事化管理,对职工进行集中军训。同时,走访医院伤病员,帮扶困难职工,整顿职工食堂,免收自行车停放费,上门治理冬季供暖问题,逐一核实、解决各项难点、热点与重点问题,于细致入微中推进安全生产发展步伐。
作风上突出一个“实”字。把发挥干部带头作用作为一切工作的切入点,整顿干部作风,出台补充管理规定,对业务科室重奖重罚,要求督导组每周至少进行2次突击检查,正科级每月跟班下井不少于7次,凡干部违规违纪的,从严、从快、从重处罚。如今,干部下井人人袋装一小本,随时记录问题,及时处理、汇报,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在此基础上,锁定经营管理中心,抓基础,着力提高原煤产量,降低材料消耗,清理财务呆坏账、紧缩一切非经营开支。细管理,严格职能部门责权利划分,对分管领导挂钩考核,打击各种疲沓作为,落实各项工作责任,努力打造一支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自强文化制动力,走上安全、稳定、持续发展的运行轨道。
高潮——自信高歌文化传动力
“文化不可复制,文化力不可小觑。在时代发展的竞争大潮中,文化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
矿党政身处时代竞赛场,深知“企业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这样的认识,促使东坡矿坚决贯彻公司党政要求,在党委主导、行政主抓、全矿推进的企业文化建设格局中,大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党建质量管理体系,打出“连环拳”,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高歌文化传动力。
第一环,打基础。结合实际,突出安全生产重心,完善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按照安全文化、廉洁文化、质量文化、和谐文化建设4大分支,下设8个分组,对企业文化建设规划、考核办法等,实行台账式督查与考核,每周通报上周进度,下达下周任务,推动建设步伐。
第二环,抓结合。结合党建质量管理体系,细化党的建设,注重整改提高,在全矿自查自纠基础上,逐步建塑企业文化建设PDCA循环体系,实现了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互相促进。
第三环,重特色。严格班前礼仪,精细“手指口述”,创新安全生产“百家讲坛”,在矿领导到一线讲安全课的同时,扩大讲课范围与对象,提倡管理干部人人都讲安全课,人人重安全、抓安全、促安全,在广播开辟安全生产专题节目,在全矿开展质量标准化知识竞赛、岗位技术大赛等,重点打造具有东坡特色的安全文化。
第四环,促互动。促进宣传思想、廉政文化和群团工作的互动性,坚持“五必访”、“六必谈”,落实干部“一岗双责”,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三深入”、青年志愿者爱心服务、“千企千村”扶助、扶贫助学等活动,征集了上千条有利于矿井发展的合理化建议,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文化力向生产力的转化。
第五环,强民生。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1442户职工住进了干净温暖的粉红色单元楼;实施户表工程,破解了40年供水难题;实施天然气工程,部分工程已经通气运行。同时,推动洗煤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完善后续工程,关心关爱职工,让职工群众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快乐工作,体面生活,自觉建设健康、向上、正向的企业文化。
“自觉才能自强,自强才能自信,自信才有未来!”站在文化发展变革的新起点上,响应公司党政文化强企的号召,东坡煤矿更加坚定文化强企的战略思路,将以更加自觉、更加自强、更加自信的姿态,围绕安全、稳定“双零”目标,迎难而上,铿锵奋进,坚决开创各项工作的崭新局面,开创东坡煤矿的辉煌未来。
编辑:鱼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