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铜川矿区,煤炭运销分公司一直被称为是矿区的“龙头”单位,这不仅是因为承担着所有矿井煤炭产品的销售任务,而且产品的售价、企业最终的经济效益如何,都要看运销部门的工作。计划销售部又是运销分公司对外经营的重要“窗口”,主要负责与用户的业务洽谈、签订购销合同、报批铁运计划、负责铁路煤炭销售及货款结算回收等业务,可以说是“龙头”单位中的关键部门。自2007年4月刘战龙成为这个部门的“掌门人”后,他从严要求自己,刻苦钻研业务,勤奋踏实工作,忠于职守,勇于创新,为圆满完成煤炭销售任务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了突出贡献。连年被评为运销分公司和矿业公司的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今年元月被陕西省运销集团授予“陕煤化运销系统先进个人”;4月份,又被铜川矿业公司党政树为“局级劳动模范”。
自幼在兰田农村生活的刘战龙,对于能到铜川煤矿工作倍加珍惜,从参加工作一开始,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干就要干出个样子。他先后在史家河煤矿、奥博集团等单位工作,矿区的快速发展,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使他深深认识到:知识是人生需要不断摄取和补充的精神食粮,参加工作并不等于学习的终结,而是向更高知识层次进军的开始。为此,他抓住一切机会,不断充实提高自己,调入运销分公司后,面对全新的工作,他虚心向老同志请教,熟悉销售业务流程和工作环节;找来《煤炭运销工作指南》、《市场营销管理》、《销售与管理》等专业书籍自学,还从网上查找与市场营销相关的资料,很快就掌握了煤炭销售计划制定、计划提报、煤质结算和签订购销合同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及具体操作要求,从一个销售的门外汉成了“行家里手”。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他在积极参加本单位和上级组织的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外,还先后多次参加由高等院校和职业培训部门举办的学习培训。在取得陕西省高等教育企业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大专学历后,2002年9月又顺利考入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取得本科学历;2009年9月考入西北大学MBA经济管理专业,成为在读工商管理硕士;并于2010年3月参加职业经理人培训班,获得了“高级职业经理人”资格证书。学习使他丰富知识,也使他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对于煤炭销售业务知识、国家相关能源政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于重点用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煤炭产品的性能、用途、煤质指标、煤款结算方法,他都熟记于心,为开展煤炭销售业务、创新营销模式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来,国内煤炭市场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产能大幅增加,运力“瓶颈”制约严重。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刘战龙带领本部门的同志从深入市场调研入手,加强市场走访及与用户的沟通交流,获取第一手信息情报,及时向上反馈,当好公司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加强煤炭销售管理,提高销售工作的运行质量出主意、想办法、提方案,牢牢掌握营销工作的主动权。2008年,在煤炭市场旺销的情况下,他分析当时形势和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及时提出要未雨绸缪,尽可能及早走访用户,巩固友好合作关系的建议,受到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当时公司就组成了高规格的走访团,深入到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山东等省与20多家重点用户座谈沟通、坦诚交流,加深了友谊,增进了理解和信赖,保证了在以后市场波动期间煤炭销售的正常运行。此外,他连续多年参与策划筹备煤炭供运需信息交流座谈会,组织省内外用户参加会议,供运需各方面对面交流,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在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中,他更是在深入领会国家有关能源政策的前提下,和有关人员一起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及时提出煤炭订货方案和意见,供领导决策,为确保煤炭销售打好基础。 产于东区矿井的焦瘦煤,一直以来主要供省内电厂作发电用煤,因含灰含硫高、发热量低,近两年来,在用户对煤炭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市场严重萎缩,销售难度加大。2009年初,由于省内电煤价格没有确定,供货合同迟迟未能签订,一度焦瘦煤销售不畅,库存积压增加。但是,刘战龙和销售部门人员毫不气馁,沉着应对,牢固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加大焦瘦煤市场的开拓力度。从2月份开始,刘战龙和有关同志不辞劳苦,短短几个月时间,足迹遍及省内和华东、华中等地,积极与省内外用户联系,深入了解情况,收集需求信息,寻找新的用户,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与河南、山西等地的多家用户建立了焦瘦煤供需合作关系,拓宽了焦瘦煤市场。为了进一步促进焦瘦煤的销售,他还向领导建议在安排销售计划时,做到科学、合理搭配焦瘦煤和长焰煤的销售比例,增加焦瘦煤的销量,较好地解决了焦瘦煤的销售问题,当年在省外就销售焦瘦煤98万吨。目前,全公司焦瘦煤销售稳定,东区各矿基本没有库存积压。由于刘战龙和销售部门人员坚持做好市场工作,密切了与用户的合作关系,保证了市场的稳定,促进了煤炭销售,煤炭销售总量逐年提高。2009、2010连续两年煤炭销量都突破了千万吨,尤其是2010年销售总量达到1142.11万吨,创建局以来最高纪录。
为了增强自身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近几年来,随着煤炭订货改革的不断深化,刘战龙同志在深入学习领会国家和行业出台的有关政策精神基础上,他大胆创新思路,提出“实施大用户战略,调整用户结构”的构想。积极建议从订货环节抓起,坚持把省内外电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主要合作伙伴,尽量减少中间环节订货,逐步形成规模性用户,提高了市场集中度。这几年的煤炭订货中,重点订货占合同总量达80%以上,所签合同品种结构、销售市场布局更加优化,合同价格也逐年增长。在市场结构上,由长期以省内电为主转变为省内、省外两个市场统筹兼顾,省外市场占有份额逐渐增多。经过长期实践,刘战龙同志深深感到:要提高营销工作运行质量,就必须由原来注重销售数量变为数量和质量相结合,不断优化运力和资源的配置。在实际工作中,他和销售人员一起大力开拓省外市场,坚持将长焰煤、洗精煤等优质煤种向售价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市场和客户配置的原则,在订货、计划、配车、发运等环节抓好落实,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009和2010两年,在铁路运力难以满足销售需要的情况下,与铁路部门紧密配合,仍加大了向东部地区市场的运销量,省外销量提高,重点兑现率有较大增长;其中2009年出省运销量达367.6万吨,占全年销售总量的36%;2010年省外重点计划完成318.79万吨,兑现率达75.9%,成为建局以来省外重点合同兑现率最高的一年。在省外销量增加的同时,也实现了煤炭综合平均售价提高,销售收入大幅增加,2010年出省煤平均售价达到465元/吨,较上年提高80元/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同时,他要求本部门人员严格落实预收货款制度,坚持“先款后货、现金为王”原则,把货款是否到位作为申报发运计划的前提条件,杜绝了无款报计划、欠款发运现象,他所在部门2009年回收货款19.35亿元,2010年收款21.69亿元,为建设安全稳定和谐新矿区作出了贡献。 在当前电煤价格低于出省和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刘战龙和营销部门的同志坚持以国家利益和大局为重,一直把确保省内电煤供应作为讲政治、顾大局的一件大事,认真落实上级关于保电煤的安排部署。从2009年底到今年初,无论是在“双节”、“两会”、“迎峰度夏”和保障冬季供电、供暖用煤中,都能克服困难,认真履行合同约定,落实好上级安排的电煤计划。特别是在电煤紧张时期,他与调运部门的同志多次深入矿井落实资源,督促装车,做到优先落实电煤资源,优先提报电煤计划,优先安排装车发运,2010年全年累计发运省内电煤392.07万吨,剔除无效合同和不具备发运能力的合同,兑现率达到106%。在保障去冬今春过冬电煤供应期间,他冒着冰冻严寒,到玉华、王石凹、陈家山等骨干矿井组织落实电煤资源,将一列列优质煤炭发往电厂,确保了所供电厂的安全运行。为此,省政府还通报表彰了铜川矿业公司。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刘战龙每年几乎都有三分之一以上时间在外跑市场,或奔走于铁路、矿井之间,经常出差在外和工作加班加点,他很少能顾及家务事,星期天和节假日根本没有时间陪同妻子、孩子一起去逛街、上公园,说起这些,他觉得特别愧对家人。但是,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眼中,他是一个对工作特别认真和执着的人,他常说,领导把我放在这么重要的岗位上,我只有用全部精力去干好工作,才能对得起组织对我的信任。商场如战场,通过这几年市场风雨的洗礼,刘战龙更明白了一个道理:市场竞争是无情的,市场不相信眼泪,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靠自己的智慧和才干,靠高度的责任感和顽强的毅力、刻苦的精神,迎难而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几年来,刘战龙就是这样怀着一腔热血,在市场这个大舞台上展现风采,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编辑:鱼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