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行业动态
为烧伤患者再造美丽人生的使者
作者:李琳   来源:    发布日期:2011-05-16   点击次数:
分享:

32年来,她一直深爱着让人“惨不忍睹”的烧伤病区,从风华正茂的小护士到鬓生华发的烧伤护理专家,她一直坚守在临床护理第一线;32年来,她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数十次参加大型车祸及不同地区矿难的救援工作,并出色完成救援任务;32年来,她全心全意,无私奉献,在最脏最累的岗位上,用自己的真心与爱心为烧伤患者再造美丽人生。她就是曾受到陕西省卫生厅通报表扬的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烧伤科护士刘喜珍。

全心全意 视患如亲 21岁的刘喜珍第一次踏进医院工作时,烧伤科病房里凄惨的情景让她不寒而栗。看着病床上躺着的一个个残肢断臂、面目全非的烧伤患者,闻着烧焦皮肤渗出液和涂抹药水的混合刺鼻味道,她没有选择逃离,而是坚持了下来。这一干就是32年。 烧伤科曾住过一位双上肢和颜面部被烧伤的残疾人,因为家里条件不好,他经常只啃干馍,经济的压力加上害怕病情恶化,患者出现了情绪抑郁。做为主管护士的刘喜珍就经常和他谈心,耐心宽慰他勇敢面对人生,积极配合治疗。为了能让残疾患者按时吃饭并且吃到有营养的饭,刘喜珍每天从自己家里端来热腾腾的饭菜给他吃,还几次为他捐钱拿衣,患者为刘喜珍的行为多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最终,患者的双臂和双手不仅恢复了功能,也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出院一个月后,残疾患者背着沉甸甸的袋子来到刘喜珍面前,对她说:“刘大夫,俺给你拿了些自己家种的洋芋,俺要谢谢你啊!”刘喜珍婉言拒绝后,又带着这个身有残疾的患者,帮他把洋芋背到市场上去卖钱。看到刘喜珍不但不要,还帮着自己卖洋芋,残疾患者再次流下了眼泪,嘴里一直说着:“这让俺怎么感谢你好啊……!” 一个夏天,烧伤科送来了因家中失火造成特重度烧伤的夫妻俩,烧伤面积达80%-90%,刘喜珍和同事们在充斥着强烈焦糊味的病房里迅速展开抢救,因为大面积烧伤没地方扎针怎么办?年轻的护士犯了难。时间就是生命,液体给不上一切治疗都是白费力气,刘喜珍迅速在患者肚皮上、前胸、甚至臀部这些平时根本想不到的地方寻找血管,最终在前胸的地方找到一根很难发现的血管,为患者及时输上了液体。接下来,两个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要持续用大瓦数的灯泡炙烤创面以减少渗出,刘喜珍每2小时就要全副武装的在这种湿热、蒸烤和刺鼻的环境下为他们仔细更换全身数十块烧伤垫以防创面感染,而一次更换就得花费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每次从病房出来,刘喜珍就像从桑拿房里出来一样,从头湿到脚。“虽然很难受,但看到病人痛苦的样子,就觉得什么都无所谓了”刘喜珍淡淡地说。

去年的一天下午,烧伤科转来两个被热沥青烧伤的年轻小伙,由于全身皮肤被热沥青烧伤并包裹,味道极其刺鼻,家属及其他人员呛得捂着鼻子,纷纷躲了出去,两个年轻小伙也因为热沥青长时间粘附在皮肤上无法剥离被烧得“哇哇……”直叫。刘喜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她和同事们都知道沥青是无法用普通液体擦拭掉的,而必须使用汽油才能将其剥离。在刘喜珍的带动下,全科齐动员,用汽油小心地对沥青进行剥离。因为汽油和沥青都具有腐蚀性,手套使用不了多久就会自己烂开,于是她们就不断的更换手套,为病人不停的擦拭。从面部到颈部,从前胸到后背,粘附在皮肤多处的沥青一寸一寸的被慢慢剥离掉,但刘喜珍和同事们却因为长时间受到汽油和沥青气味的刺激,相继出现眼睛、咽喉不适,头痛和头晕的症状,有的同事难受得不得不离开办公室,而刘喜珍一边忍受着头痛继续工作,一边还不停地给两个痛苦不堪的小伙打气,鼓励他们一定要忍耐一定要坚持。十几个小时后,当两个小伙子身上的沥青被全部剥离,已是黎明时分了,看着自己被汽油和沥青腐蚀得又红又肿的双手时,刘喜珍和同事们忍着疼痛疲惫的笑了。

尽职尽责 奉献社会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是刘喜珍32年中用自己的努力与坚韧谱写着全心全意忠诚护理事业的人生华章,她在平凡的岗位中诠释着自己对护理工作的热爱与执著。自上世纪80年代起,刘喜珍多次被医院和铜川矿务局授予新长征突击手、“四有”职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1991年,在当时惊动全省的中央民族学院学生集体发生车祸的事件中,做为科室骨干的刘喜珍正处在上有老、孩子小的困难时期。看到风华正茂的学生们,却被无情的大火烧得面目全非,刘喜珍忘掉了孩子,忘掉了家,一直在科室连续工作13天之久不曾离开病区,直到烧伤病员全部病情平稳,受到了矿务局领导的肯定。 1995年,刘喜珍成功参与了西北地区首例烧伤面积达98%患者的救治工作,使烧伤科对早期严重烧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水平提升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了同行们的认可。 2004年,在陈家山“11.28”矿难发生后,刘喜珍置备战在即正上高三的儿子于不顾,再次奔赴抢救伤员的第一线,并连续数十日吃住在重中之重的烧伤病区,与同事们不分昼夜的精心呵护烧伤矿工直至病员病情稳定。 2005年,韩城矿务局“4.28”矿难发生后,刘喜珍因为业务突出、工作能力强、烧伤护理经验丰富受到陕西省卫生厅指派,与其他同事一同前往参与救援工作…… 多年来,在面对缺乏救援经验和治疗器材的医院时,刘喜珍自始至终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烧伤患者进行专业护理,并且手把手指导当地同行们对烧伤患者不同部位的包扎与换药,受到地方医护人员的尊敬与称赞。因为每天不但要进行大量的护理工作,还要对基础条件差的医护工作者进行传、帮、带、教,以至于刘喜珍经常一工作起来就废寝忘食,每当大家已经吃过饭,休息完,准备再次投入工作时,刘喜珍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处。在韩城进行救援时,西安交大一附院的教授们曾对对刘喜珍赞不绝口:“虽然在医疗救援小组中她年纪最大,但是她的工作态度却值得我们每个小组成员学习。”卫生厅的领导就刘喜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由于出色完成了多次救援任务,卫生厅在全省对刘喜珍的工作进行了通报表扬。然而面对荣誉一次次的到来刘喜珍仍是淡淡的一句:“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一句朴实无华的言语道出了刘喜珍身为护理工作者的最大心声。

编辑:鱼聪玲


上一条:东坡矿特色活动给力创先争优
下一条:徐家沟矿推广应用新技术 实现企业跨越发展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