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职工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的评判也更实在。给力2010,供应处乘风扬帆,激流勇进,跻身陕煤化集团文明单位行列,在人民大会堂激情放歌展豪情,从北京捧回全国企业文化重诚信单位的灿灿奖牌,这些“金杯”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口碑,让我们走近供应,倾听民声。
情景一:“三会”上的花絮 在供应处2011年“三会”讨论休会期间,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该处50余名离退休职工代表喜气洋洋,敲锣打鼓,手捧牌匾和锦旗走进职工代表中间,紧紧地握着处领导的手,传递着老人的心愿,给寒冬带来感恩企业的阵阵春潮。不需要奢华的场面,不需要华丽的词藻,不需要过多的话语,牌匾上“倾情为民、温暖人心”这八个大字倾注着该处700名退休职工对企业的感恩情怀,诠释着供应处民生工程的愿景,也体现了该处党政领导班子关注民生、惠泽民心的口碑。一位与会代表感慨的说,短短两年,供应处就实现了华丽转身。从当年的上访挡街到如今的欢送锦旗,从精神生活贫乏到百人太极拳队的组建扬名,从鳏寡孤独到老有所乐。这体现的是价值,彰显的是尊严,嬗变的是和谐之声。
情景二:火树银花不夜天 夜晚,当我们漫步铜川街头,你一定会被供应处沿街流光溢彩的灯光吸引,你也一定会对交相映辉的镭射灯赞口不绝。看,灯海长廊璀璨夜;瞧,镭射映月耀煤城。这些美丽的夜景都是物资供应处顺应民心,建设民生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和彰显。先后投入800多万元,实施环境治理改造工程,粉刷家属区外墙近3万平方米;更换改造塑钢窗、楼宇门、供排水暖管网等设施;改造临街景观,点亮城市夜景,整修亮化新和广场,增添户内外健身器材设施;响应绿色低碳趋势,在全局率先改造20台天燃气锅炉。有一位朋友看着火树银花的美丽夜景,曾这样告诉我。如果说陈炉不夜是历史的记忆,那么火树银花将是煤城璀璨的明星。
情景三:民心向暖递真情 “感谢党,感谢毛主席,感谢处党政的关心”。86岁高龄的离退休职工王澄泉紧紧握着该处工会主席朱矿生的手激动地说。听完这句话,好多人觉得好笑。但是对这位双目失明、病痛缠身的贫困老人,我们不能苛求太多。他骨瘦的躯干,颤动的手指,断断续续的话语,却是我听到人世间最朴素、最真实、最美丽的语言。因为企业没有忘记这些做出贡献的职工,依旧牵挂着他,关怀着他,温暖着他,让他体会到活着的价值和人格的尊严。虽然他无法看到世界的美丽,但可以感受到世间的真情。
情景四:文化名片惹人醉 2011年1月,省纪委监察厅副厅长岳崇来该处检查指导工作,当陪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供应处有两大文化主阵地,百人军乐队和百人老年太极拳队,现已是扬名铜川的一张文化名片。特别是正向和谐文化的熏陶下,职工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迟到早退现象减少,纪律性增强;下班喝酒打麻将现象减少,学习读书意识增强;随地吐痰扔垃圾现象减少,保洁意识增强;自由散漫现象减少,自律意识增强。他高兴的挥笔泼墨为该处企业文化展厅题下“文化是根本”,鼓励该处继续弘扬文化精魂。2010年7月,处长郜鹏对前来验收企业文化创建工作的专家学者说,“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我们班子成员达成共识,没有贪大求洋,注重表象。而是注重民生,造福员工,我们的理解就是职工的心,企业的根”。这一句话道出了供应处企业文化的实质。供应处的文化就是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就是要推动民生工程,擦亮民心走上康庄之道。
编辑: 鱼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