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六月,历史的都市,和谐的旋律,现代的西安。
走进省委党校,沐浴教育气息,笔者有幸参加了煤业化工集团新闻业务骨干培训,尽管时间短暂,课程也紧,但是培训班上的领导教诲、大腕所传、学员真挚却历历在目,难以忘却,感到自己像是一名战士,到了一次战场,期间那一段段、一幕幕培训瞬间给人以喜悦之情和丰收之感。
感触之一:就是“看到五个希望” 看到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蒸蒸日上好的局面。这方面,人们从党委书记、董事长华炜、总经理高仰才的工作报告、重要讲话可以看出来、从集团公司发展规划、结构调整、战略优势中可以看出来,从挺进全国500强企业的骄人业绩中可以看出来,从股份上市的势头中可以看出来。看到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敢为人先好的发展前景。培训班开班当天,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马富元参加典礼,讲形势,讲任务,让人倍受鼓舞,感到振奋,他在讲话中指出要使煤业化工集团在2—3年里实现利润1500亿元,职工收入年均达到10万元,在陕西省保持较高水平。看到了煤业化工集团党政领导的宣传理念。人们都知道,我们煤矿工人一直是默默无闻、特别能战斗,或者是只知道给别人“送乌金”,却不知道给自己脸上“贴黄金”,或者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在有些人看来,只知道煤炭的重要,却忽视矿工的存在,或者认为煤炭企业脏乱差、煤矿工人傻大粗,不了解煤矿,不认识矿工。甚至在2005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一位领导在参加全国性的会议时,人们还不知道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的招牌,更不知道我们煤化员工是干什么的。现在时代不同了,煤矿地位不同了,发展理念不同了,整个煤业化工集团的新闻宣传工作正在做大、做强、做优、做新,都在极力推介自己、展示自己、宣传自己,特别是华炜董事长在多个会议上提出了“让宣传成为竞争力”的全新理念,让自己的企业叫响海内外,让自己的员工成为企业主角,让新闻宣传变得更加强劲,使煤业化工这这支“航空母舰”从不知名到知名、从没有影响到有影响、从没有竞争到有竞争。看到了培训班提供的机会和条件。这次培训班是煤业化工集团组建以来第一次单独举办的新闻业务骨干培训班,煤业化工集团党委副书记马富元、党群工作部部长夏迎广、副部长孙鹏这些曾经在铜川矿业(局)学习工作的领导同志亲自和大家见面,共话友情,谆谆教诲,探讨交流。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韩隽、陕西工人报副主编、执掌煤化专刊总策划的韩庚、还有中国煤炭报驻陕西记者站站长、与铜川矿业有着深厚感情的明创森等资深专家教授前来授课。在铜川矿业公司派人参加培训之前,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志科详细询问了参加培训的人员情况,一再叮嘱要相互团结、注意安全、静下心来,搞好培训,这些都为参加好培训创造了难能可贵的机会和十分宝贵的条件。看到了自己发展的方向。新闻宣传战线的同志大有作为,大有地位,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有付出才能有回报,有贡献才能有公认,只有精于学习才能改变自己,只有勤于思考才能成就自己,只有善于实践才能发展自己。
感触之二:就是“找准四条路线” 企业发展要有目标,新闻报道要有线路。这次培训班一开始,煤业化工集团就推出了15个问题作为讨论发言的重点,明确了完成这些问题宣传报道任务单位,让我们找到了适合铜川矿业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四条路线图”。一是突出集团公司“十一五”末实现销售收入500亿的奋斗目标,搞好宣传新闻报道工作。年初,集团公司下发了关于宣传报道文件,党委副书记马富元在宣传新闻报道工作会议上也就围绕集团公司发展规划和目标搞好宣传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要求。我们铜川矿业认真贯彻上级会议精神,对宣传新闻报道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销售离不开铁路,铁路支撑着发展。我们铁路运输公司作为经济大动脉,作为经营先行官,就是要及时报道今年以来铜川矿业铁路运输的好形势,就是要及时报道安全生产的新成绩,就是要及时报道职工群众的新期待,为完成集团公司和矿业公司的目标任务鸣锣开道,摇旗呐喊,奏响号角。二是突出加快棚户区改造,搞好新闻宣传报道。因铜川自然因素加上客观条件,许多职工家属在山顶上、半坡间、山脚下居住、在沉陷区、棚户区、垮塌区居住。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煤业化工集团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职工家属的住房条件、人居环境正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特别是局长宋志刚在铜川矿业公司2010年工作会上提出了“让每个职工拥有一套体面住房,享受尊严,快乐工作”,使大家看到矿业公司党政的亲民之策、为民之本、爱民之心。企业的所作所为,职工的所需所求不都是我们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吗? 三是突出文化建设,搞好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以前在陕西省有三个国有大型企业,一个是西北电管局,一个是西安铁路分局,一个就是我们铜川矿务局,我们有我们的辉煌,我们有我们的自豪,我们曾经是产量大局、采煤大局、掘进大局和销售大局,党和国家领导人姚依林、朱镕基、温家宝等都亲临我局检查指导和考察慰问。我们曾经红极一时,我们曾经身价倍增。但是,客观地讲,我们现在的规模、产量、产能、销售等不如煤业化工集团旗帜下的新型煤矿,安全压力、稳定压力、经营压力、职工生活压力依然存在。因此,铜川矿业公司党政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局”的全新理念,靠文化打天下,靠文化树品牌,靠文化显魅力,靠文化谋发展。特别是从2005年以来,铜川矿业公司党政确立了三大治企理念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叫响了“三型六化“企业品牌。杜树山书记、宋志刚局长、李志科副书记在《陕西日报》、《铜川日报》、《铜川矿工》等主要媒体刊发实现安全与稳定“双零”目标、打造“三型六化企业品牌和让职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大部头、大块头、大声势、大深度理论文章,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共鸣,在同行业引起巨大共振,得到了华炜董事长高度评价。践行三大理念,新闻义不容辞,作为宣传战线的同志就是要宣传好矿业公司“三型六化”企业文化品牌建设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宣传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典型经验、创新经验,宣传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厚度、力度、深度,让三大理念成为新闻宣传报道的主旋律,让职工群众看到“三型六化”带来的实惠,让铜川矿业的明天更加美好。四是突出创先争优活动,搞好新闻宣传报道。开展以“四强、四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的重要举措。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先进党组织“五个好”要求和优秀共产党员“五个带头”要求,达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要求。目前,建党89周年即将到来,整个活动已经在矿业公司启动,对于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同志来说,应及时把活动中的先进党的和优秀共产党员宣传好,报道好,为保证创先争优实效,推动科学发展营造氛围。
感触之三:就是“力争三个满意” 短短几天的培训,尽管学习的东西毕竟有限,学员的认识程度各不相同,有的课程在大学里往往需要2至3年才能完成。但是就这几天的时间里,人们收获确实很大,感慨也确实不少。从网络背景下新闻写作基础和发展趋势到写好人物报道、从消息写作到深度报道、从新闻摄影到媒体传播等等,学员们都开阔了视野,得到了教诲,汲取了养分,看到了新闻发展的趋势,看到了宣传报道的主流。从学员的学习里、交流中、探讨间,看以看出就是要通过培训力争 “三个满意”。即:多宣传、造声势、鸣号角,让企业领导满意;多写稿、出精品、创一流,让媒体新闻满意;多深入,重感情,常沟通,让职工群众满意。
感触之四:就是“实现两个转变” 现在我们的新闻宣传报道不单单是依靠纸质媒体,而是早已进入网络时代、手机读报,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习惯、阅读情趣已今非昔比,有句话说得好“不懂得上网,等于是瞎子,没有快捷的网络,就没有高效的企业”。也不是单单在报纸上发几篇稿子就完事了。它要求应“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由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从宣传型到品牌型转变,把新闻宣传报道做大、做强、做优、做新。
感触之五:就是“实现一个提高” 培训在学习,关键在实践,目的在提升,最终在提高自己的新闻宣传报道素质。提高素质离不开长期实践、勤奋学习、日积月累、离不开写作基础、文学基础、哲学基础,离不开新闻思维、新闻知识、新闻角度,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 “新闻心”,有一种“进取心”,有一腔“热爱心”,有一股“吃苦心”,这是新闻人的立足之基、立身之根、立命之源。新闻的舞台的确很大,宣传的平台确实不小,每个人都会有希望,每个人都会有成功!
编辑:刘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