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行业动态
铲除煤矿事故滋生的土壤
作者:中国煤炭报评论员   来源:    发布日期:2013-08-28   点击次数:
分享:

穿袄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凡事抓住要害,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0个煤矿安全重点区县,是从全国226个产煤市(地、州)、772个产煤县(市、区)甄选出来的,按煤矿事故起数、死亡人数、重特大事故起数等六要素确定,是非法违规开采引发事故的“重灾区”。把好这道关口,就守住了煤矿日常监管最基层的防线,才能将安全管理理念、治本攻坚的一系列举措,真正贯彻落实在煤矿管理的每一道环节,才能达到以事故教训推动工作的效果,变后进为先进,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仅从今年前7个月看,桃子沟煤矿“5·11”瓦斯爆炸事故是在四川省肖家湾煤矿“8·29”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仅8个多月,在同一地区的惨剧重演。两起事故都是采用临时封闭巷道,两张图、两本账,提前封闭等手段。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一处非法盗采点,乡镇政府已于今年4月、7月两次炸封,矿主却于8月5日擅自组织人员下井盗采煤炭,导致发生瓦斯爆炸事故,8人死亡。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但在利益面前,总有人财迷心窍铤而走险。眼下,煤炭经济低位运行。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规律来看,煤炭市场发生较大变化、煤炭经济大起大落时期,往往也是煤矿事故多发时期。此时,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安全投入,排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煤炭赋存条件差,开采方式落后;灾害严重,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煤矿安全培训走过场,今天招来的工人明天就直接下井作业;管理水平低,以包代管问题严重等,是这些煤矿安全重点区县的共同特点。

归根结底,思想认识仍有差距,没有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没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没有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发展、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抓住了“牛鼻子”,还要勒勒“牛缰绳”。严守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开展暗访督查、“打非治违”、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落实《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异地交叉执法,加快小煤矿整顿关闭和淘汰落后煤炭产能……多管齐下,铲除煤矿事故滋生的土壤,才能给矿工撑起一片安全天。

编辑:郝 龙


上一条:陕西煤企现状调查:煤炭新政要给煤企减负
下一条:优质低价陕西煤或今年底进重庆市场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