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石节矿地处渭北高原的蛇山腹地,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极大。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下石节人靠着开天不畏难,移山不移志的勇气和智慧,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和几代人的无私付出,硬是将这样一座煤气油共生,水、火、瓦斯俱全的超级灾害性矿井打造为全国百对百万吨高产高效矿井之一。正是这种困难面前不低头、成绩面前不止步的精神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下石节人攻克了一个有一个生产难关,取得了一个有一个发展奇迹……
困难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
下石节矿建矿三十多年来,历经了无数风雨,同时也创造了许多奇迹。从制服油气“拦路虎”到瓦斯发电实现环保再利用,从破解产量徘徊不前“瓶颈”到原煤产量突破180万吨大关,从注重安全生产到文化兴企战略的实施……这一个个精彩的蜕变如同凤凰涅槃虽经历万难千险却依然坚守成功的信念。矿井发展历经的每个困难,在下石节人眼里是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今年以来,该矿联合科研院所及有关厂家通过联合攻关,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广大干部职工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渭北地区首家一次采全高大型综采设备调试和2301工作面的安装工作,开创渭北地区先河。七月初,该矿在搞好2301一次采全高大型综采工作面初采的同时,坚持产量不减、回收不停、质量标准不降的原则,提前八天安全高效的完成了首个工作面“不反风”回收的艰巨任务。短短的半年时间,该矿交出的两份出色答卷,蛇山脚下的这座老矿又一次实现了完美“蜕变”。笔者每一次问及该矿领导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得到最坚定的答案就是:我们有必胜的信心和一支敢想敢干,敢打敢拼的干部职工队伍。
在当前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该矿深挖内潜,提能增效,细化经营指标,深化成本核算,深入开展全员创新、科研攻关、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加大自制加工、回收复用力度,多种渠道巧节支。抓好煤质增收和销售工作,进一步细化煤质考核办法,对采煤区队实行了含矸、全水超标扣产量,原煤产量与工资挂钩的管理办法,使该矿的商品煤发热量始终保持在5200大卡以上,以质量赢得市场。
成绩不是停步不前的理由
“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职工分享发展的成果。安全是职工的第一需要,若没有了安全,发展还有什么意义?”正是在这样一种信念的驱动下,到目前,矿井实现安全生产六年零八个月,各项工作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煤炭系统质量标准化先进矿井”等荣誉的纷沓而至,没有让下石节人沾沾自喜而放慢前进的脚步,反而激励着下石节人每一步要迈的更加坚实。该矿将“预防胜于抢险,过程重于结果,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植根于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矿党政矿领导干部坚持包保区队、包保班组、带班下井制度,实施干部走动式管理,班子成员带头深入井下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及时破解制约矿井生产发展“瓶颈”。落实安全风险评估分析法、安全自保互保联保责任制、全员安全风险抵押等制度,全力推行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积极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严格落实“三三整理”、“三工转换”激励机制、准军事化管理等工作,实现安全管理全覆盖、无漏洞、无缝隙、无盲点。通过“五精”管理、“四项”技术的应用推广,深入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及精细化管理工作,打造质量精品化工程。深入开展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文化推广活动,凝民心,聚民力,为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筑牢根基。
跬步相积行至千里,小流汇聚造就江海。正是这样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一年一年不懈追求,将困难与成绩转化为前进的最好动力,成就了下石节人的创业梦想,谱写出了下石节煤矿建设史上的华彩乐章。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下石节煤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编辑:郝 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