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行业动态
金华山煤矿千米井下的温暖
作者:铜川日报记者彭冰 张明强 网上投稿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7-01   点击次数:
分享:

题记:一个已经下了班的矿工,眼看只有3、4分钟就能升井回到地面,但因为口渴难忍,只好蹲在路边,用黑乎乎的手从黑漆漆的水沟里捧起一口浑浊的水喝下去……过去在井下想喝口热水简直是妄想,而如今行走在上顺巷道,时而能闻到迎风飘来的热腾腾的饭香味。

——金华山煤矿千米井下的温暖

“现如今的井下和过去彻底是两个样子。”已在陕西陕煤铜川矿业公司金华山煤矿工作了22年杨宏民总是这样感慨道,每次下井他的心情总是很愉悦,用他自己的话说:“现在下井和从前相比,心情大不一样,尤其是到了用餐时间,整个巷道里都飘着一股子热腾腾的饭香味,停止作业的工友们在洗脸台前用清水洗掉手上、脸上的污渍,然后在休息室里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方便面,就着散发着焦香的葱花饼,再喝几口饮料或是刚沏好的热茶,最带劲了”。

2010年以来,金华山煤矿开始全力实施井下标准化建设,着力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先后在井下完成了巷道硬化、LED冷光源照明、语音广播、文化墙等,其中在井下每一个综采工作面都设立了职工休息室,完全改变了井下工人的就餐、小憩环境。然而,过去却是另一番光景。“过去在井下工作时,每个班组都会专门有一个人用布袋子背上一袋子馍,再提一桶10升的水,到了井下再分给大伙。吃饭时,每个矿工的脸、手全是脏的,但也没法洗,渴了大家轮流共用一个茶缸喝几口已不太热的凉开水。而且对于一个班的十几号人,10升水根本不够喝,渴急了,经常有人就直接喝井下没有净化过的生产用水。”杨宏民回忆道。说起从前的经历时,杨宏民的脸上难掩伤痛,他接着说:“记得是在1993年,我那年还在皮带队,有一次亲眼见到一个已经下了班的矿工,眼看只有3、4分钟就能升井回到地面,但因为口渴难忍,只好蹲在路边,用黑乎乎的手从黑漆漆的水沟里捧起一口浑浊的水喝下去,那个画面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时想在井下喝口热水简直是妄想。”

现如今,在每个综采面,离作业区不远处就有一间职工休息室,这个20多平方米的房间在井下发挥的作用,就如同专为学生设立的“小餐桌”一样。进入综采面,可以看到职工休息室门两侧分别写着“快乐工作”和“体面生活”几个大字,门口左侧有一个洗面台,台子下面放着洗洁精;门口右侧有一台防爆饮水机,旁边有几个蓄满开水的暖水瓶;正中间有张家用茶几大小的不锈钢桌子,两边是排整齐的椅子;正面靠墙处排放了6个乳白色的货架,玻璃间隔的柜子里整齐地放有各种口味的方便面、香肠、饮料等,货架右上角放着的急救箱里有各种常用药物及酒精、棉纱等医药用品。休息室有专人负责,班中职工使用休息室里的每件物品,只要在记录本上签字就可免费享用6元钱的食品。

面对崭新的变化,作为负责安全的副矿长刘星河深有感触,他说:“以前在井下喝冷水、脏水,吃凉馍是‘家常便饭’,因为这经常有人得胃病、拉肚子,影响出勤,还特别容易带来安全隐患。随着井下环境的不断改善,现在每名工人随时都能喝上热开水,人性化的管理使工人们感受到了人格的尊重和生活的美好,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充足的食物和水让矿工们能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安全生产中来。”话毕,似乎想到了什么的刘星河“扑哧”地笑出了声,说:“我现在每次下井,行走在上顺巷道,迎风飘来的饭香味特别诱人。”

编辑:郝 龙


上一条:下石节矿召开建党九十一周年老党员座谈会
下一条:金华山矿党建领航助推企业发展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