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登录陕煤集团铜川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当前时间:
最新文章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铜煤新闻 - 行业动态
【安全月征文】一次地心之旅
作者:铜川日报记者 张明强   来源:    发布日期:2012-06-16   点击次数:
分享:

如果不是“安全生产月”活动,我很难有这次“地心之旅”,更不会真切地感受到煤矿的魅力……

6月12日,我们一行3人来到了位于市区东北40公里处的东坡矿,此次东坡之行将是我们首次深入到千米井下,感知神秘的黑金子开采过程的地心之旅。

一下车我们立即来到了更衣室换衣,因为井下温度低,需穿秋衣秋裤保暖,真可以说是除去夏衣穿秋衣哦。穿上洗的干干净净、印有“东坡煤矿”的蓝色工作衣,蹬上胶鞋,戴好安全帽,在“矿灯超市”领取矿灯和自救器,让同行的师傅帮助“装备”好,讲解了必要的安全知识后,才算符合了下井条件。

通过百米的文化长廊到达的是入井口,在这里需乘坐入井的第一种交通工具——猴车(架空乘人装置也称矿山索道),随行保护安全的是拥有36年工龄的安监员郭占京,他告诉记者,“70年代投产初期,出入矿井用的是斜巷罐笼,载人数量有限,效率低下不安全,工人还需步行抵达工作面。现在的猴车为不间断循环运行,5米一架,每架荷载一人,输送人员效率极高,既方便又安全,还能大大节省职工体力,减少了职工上下班路途遥远造成的疲劳,直接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出现。”

坐在猴车上,听着井内温馨的音乐斜下行走438米后,随着电子声音“前方到站,准备下车”,我们来到人行井底候车室。本来想着应该黑暗一片的井下却被灯光照射的亮如白昼,墙壁上白色的瓷砖干净整洁,个性的安全提示醒目耀眼。在候车室等待的是人车,我们将乘坐人车进一步深入矿井。稍等片刻后人车到站,人车外形像火车一样,不过体型相对较小,每节车厢核定12人,由电机牵引机车。随着电机车跟车工“防护链已挂好,连接装置安全可靠”的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后,人车哐当哐当的向东2候车室驶去。

20多分钟后到达了东二候车室,这里除了拥有宽敞明亮的候车室外,还拥有着体恤入微的井下超市——职工之家,超市内为职工们提供了方便面、火腿、白吉饼及各种饮料,为他们恢复体力提供了有效保证。通过东二候车室,在东二进斜处我们再次乘坐猴车继续向井下深入,随着越来越深,井下巷道的风越来越大,温度也越来越低,口中的哈气随着矿灯的灯光清晰可见。下了猴车,通过600皮带大巷再次坐上人车到达600配风巷,通过配风巷到达的就是旅程最后一个区域903下顺掘进工作面。在这里一位拥有25年工作经验的掘进二队队长李铜川,继续带我们向工作面深处的掘进机行进……

“现在我们工作面巷道的顶板支护方式为锚网锁支护方式,是最安全,最先进的支护方式,顶板平均高度2.5米,工人可以直立着自由的行走。88年我刚刚参加工作时,巷道高度只有一米来高,工人需要猫腰或爬行,路面也是崎岖不平十分难走,和现在相比简直是天与地的差距。” 走在干净整洁的巷道里,李队长自豪地向我们介绍到。从煤仓算起我们行走了794米后到达了掘进机前,工人们正在整备机器和安装巷道支护,在简单了解了掘进机的工作原理后,我们按原路返回了井上。

当升上矿井,时间已过去了5个多小时,走在东坡矿的大道上,烈日照射的水泥路面有些刺眼,突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您好,请走人行道!”——这是东坡矿行为规范督察员在监督。

哦,这就是东坡煤矿,一支严谨务实、奋发向上的团队,一群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兄弟们,向你们致敬!

编辑 王莉


上一条:公司“安全月”采访小组走进王石凹矿
下一条:【安全月征文】千米井下的“大歌星”

打印】    【收藏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