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石节矿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继续秉承“11256”工作思路,通过“高标准定位、动态化达标、持续化改进”多项举措,破立并举,以质量保安全,以安全促生产,以生产提效益,引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落地落实,保障矿井安全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定位 组织实施有保障

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创建工作,落实安全基础管理,该矿以持续保持国家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矿井水平为目标,坚持“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推进”的标准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突出重大灾害防治,强化各专业管理,不断提升矿井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落实“高标准定位、动态化达标、持续化改进”工作举措,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四大工作目标,构建“党政齐抓、部门监管、区队负责、班组落实”的责任体系,助推矿井动态朴素质量达标。
围绕安全基础管理、重大灾害防治、专业管理“三大部分”“十五个专业”,该矿领导班子成员先学一步,学深一步,融会贯通,按照专业分工,制定分层培训计划,对标2024新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办法》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进行辅导讲解,结合矿井安全生产实际分析,确保新标准具象化,落实新标准精准化,提升新标准执行力。
动态化达标 基础管理更扎实

该矿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融入安全管理全过程。突出煤矿通风、地质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调度应急和“三堂一舍”等关键环节管控,坚持“季度规划、月度安排、每周完成、每日督导、每班验收”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分区责任包保”制度,每周组织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业务部门对照标准,逐个区域检查全覆盖,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整改在一线、解决在一线。开展内部对标,月度评优评差,与当月安全质量结构工资挂钩兑现,全面拧紧安全生产标准化责任链条。
业务部室明确牵头负责和协同配合责任,对井上下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规划,统一标准要求,严格审核把关。基层各单位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主导作用,持续加压,勇于创新,从管线吊挂、系统优化、设备完好管理、现场环境、牌板设置更新、材料码放等环节入手,开展朴素质量达标专项提升活动,重点推进226采煤工作面、228及231掘进工作面朴素质量达标,持续提高地面机房硐室、工业场所标准化管理水平。
持续化改进 抓牢标准化建设主动权

该矿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持续深化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继续锚定“11256”工作思路,以安全生产主系统建设为主抓手,发挥科技兴煤优势,不断加大“四新技术”应用力度,利用AI视觉监控系统、在线式全景漫游智能巡检预警系统、矿压监测系统、地音监测系统等方面优势,将AI技术与安全管理体系的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矿井各系统、设备安全隐患及环境异常状态的动态化监测和可视化管控。完成矿井环网、井下无线网覆盖升级,主通风机实现智能化“一键启动”。
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开展主系统巷道高强度支护,落实水力压裂、断顶卸压技术,加大失修巷道维修力度,完成系统巷道起底维护2600米、架设U型钢棚79架,保证巷道顶板安全。推进电控系统升级改造,为供电安全添保障。积极投入巷道修复机、综掘机等新装备,开通950轨道巷人车,最大限度降低职工劳动强度。自制加工安全工具箱、井下车辆转盘、单人倒油桶装置、人车时刻站牌以及各类护栏、倒水槽等一系列标准化建设亮点,在矿井实际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和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