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布2010年度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名单,王石凹煤矿经过不懈努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长足发展,继2009年后,再次获得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称号,为老矿创新发展树立了标杆。
1961年11月建成投产的王石凹煤矿,是我国“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座机械化竖井,年设计能力120万吨,是铜川矿业公司骨干矿井之一。拥有现代化的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地面调度指挥系统和机电运输设备,两套综采、三套综掘设备,矿井机械化率100%。 进入2010年后,王石凹煤矿经历了自1998年矿井综采开采以来,罕见的困难生产条件,全年生产系统6次搬家倒面,采面相继出现簿煤、黄泥带、煤层分叉、断层等特殊地质变化,2502主采面断层影响达8个月之久,矿井正常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更给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带来巨大困难。面对前所未有的恶劣生产条件,王石凹煤矿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坚持“管理、装备、培训”三并重原则,突出安全重点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加大安全投入,落实安全资金1593万元,对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井下电网远程监测、GPS井下人员定位等安全基础设施进行了安装完善,提高了矿井装备水平和抗灾能力;根据生产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安全工作思路,加强干部跟班指挥,狠抓现场安全管理,实施“四位一体安全检查”、“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岗前安全风险评估”等针对性措施,有效地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确保了全年安全生产。 同时,针对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精心安排,制定达标规划,落实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通过对井底人行通道进行高分子材料装修、西三下石门双轨基座硬化、主泵机房等机电硐室改造、更新完善矿井五大系统安全警示牌板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完善,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了矿井达标工作。并将精细化管理纳入质量标准化建设,从上到下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兑现质量结构工资,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抓质量标准化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迈上新台阶。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矿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稳步提高,全年矿井生产原煤130万吨,超额完成任务指标,顺利实现安全“零”目标;相继获得陕煤集团“安全质量标准化先进矿井”、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称号,成为铜川矿业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榜样和旗帜。
编辑: 鱼聪玲